###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汉高祖刘邦皇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统治者**
吕雉,字娥姁(xu),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汉惠帝刘盈之母。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掌握实权的女性统治者,在刘邦死后临朝称制,实际统治汉朝长达15年(前195-前180年)。其执政手段强硬,既巩固了汉初政权,也因残酷诛杀功臣和刘邦子嗣而饱受争议。
---
## **一、早年经历:下嫁刘邦**
### **1. 出身与婚姻**
- **吕氏家族**:吕雉出身富户,其父吕公因避仇迁至沛县,与县令交好。
- **相面许婚**:吕公善相面,认为刘邦(时任亭长)面相贵不可言,不顾妻子反对,将吕雉嫁给他。
- **艰苦岁月**:刘邦早年游荡,吕雉独自抚养子女(刘盈、鲁元公主),并曾因刘邦造反被秦朝囚禁。
### **2. 楚汉战争中的磨难**
- **被项羽俘虏**:彭城之战(前205年)刘邦大败,吕雉与刘太公被项羽扣押两年多,险被烹杀,后因鸿沟议和获释。
- **政治成长**:这段经历使吕雉变得坚韧冷酷,为日后掌权埋下伏笔。
---
## **二、刘邦称帝后的权力斗争**
### **1. 封后与保储**
- **立后之争**:刘邦称帝后欲废吕雉之子刘盈,改立宠妃戚夫人之子刘如意,吕雉联合张良、叔孙通等大臣,请来“商山四皓”辅佐刘盈,迫使刘邦放弃废立。
- **诛杀功臣**:吕雉助刘邦铲除韩信、彭越等异姓王,彭越被杀后,她将其肉酱送给英布,逼其造反。
### **2. 报复戚夫人**
- **“人彘”之祸**:刘邦死后,吕雉毒杀刘如意,将戚夫人砍去四肢、挖眼熏耳,丢入茅厕,称为“人彘”,甚至让汉惠帝刘盈观看,致其精神崩溃。
---
## **三、临朝称制:女性统治者的铁腕政治**
### **1. 汉惠帝时期的幕后掌权**
- **刘盈即位(前195年)**:吕雉尊为皇太后,因惠帝仁弱,朝政皆由她掌控。
- **压制刘氏诸王**:
- 毒杀赵王刘如意。
- 饿死赵王刘友,逼死赵王刘恢。
- 齐王刘肥(刘邦长子)献城阳郡才得以活命。
### **2. 汉少帝时期的直接统治**
- **惠帝早逝(前188年)**:吕雉立幼帝刘恭(前少帝)、刘弘(后少帝),自临朝称制,开创中国历史上女性公开执政的先例。
- **重用吕氏家族**:
- 封侄吕台、吕产、吕禄为王,打破刘邦“非刘氏不王”的白马之盟。
- 让吕氏女嫁刘氏诸王以控制宗室。
### **3. 治国政策**
- **延续黄老之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社会经济持续恢复。
- **稳定边疆**:延续与匈奴和亲政策,避免大规模战争。
---
## **四、死亡与吕氏覆灭**
### **1. 吕雉之死(前180年)**
- 病逝前叮嘱吕产、吕禄牢牢掌握兵权,但吕氏子弟无能,未能稳住局势。
### **2. 诸吕之乱**
- **周勃、陈平政变**:功臣集团联合刘氏宗亲,诛杀吕产、吕禄,灭吕氏全族。
- **迎立汉文帝**:废杀少帝刘弘,拥立代王刘恒(刘邦之子),开启“文景之治”。
---
## **五、历史评价**
### **1. 正面贡献**
- **巩固汉初政权**:清除威胁中央的诸侯王,维护国家稳定。
- **发展经济**:延续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为“文景之治”奠定基础。
### **2. 负面争议**
- **残暴诛戮**:虐杀戚夫人、迫害刘氏宗亲,手段极端。
- **外戚专权**:重用吕氏家族,几乎颠覆刘氏江山。
### **3. 历史地位**
- **中国首位女性统治者**:比武则天早800多年,以太后身份实际统治帝国。
- **复杂的历史形象**:既是权谋家,也是治国者,后世对其褒贬不一。
---
### **总结**
吕雉从一介民女成为汉朝的实际主宰,其政治手腕与残酷手段并存。她维护了汉初政权稳定,却也因诛杀宗室、外戚专权埋下动荡隐患。她的统治为后世女性参政提供了先例,但也成为外戚干政的警示。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列入本纪(帝王专属体例),足见其历史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