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方同伟虽然不知道黄玉珍是怎么帮了张怀山,但可以想见,这是多大的人情。

国棉一厂的事,他可一直在场。

随着交情又深入了几分,气氛当然更加和谐,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窦彦民也跟着众人一起吃了顿饭,从头到尾都处于匪夷所思之中。

李家这人脉,让人看了直迷糊啊!

等人都走了,黄玉珍才跟家里人说起国棉一厂的事。

当然,用的也是做梦的借口。

她这还是受到了老六李秀兰的启发呢!

众人都懵了。

李和平问:“妈给你托梦?”

黄玉珍尴尬一笑,“可能她老人家在地底下当官了吧,要不咋这么操心民生呢……回头多烧点纸,给她老人家招兵买马。”

众人:“……”在封建迷信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周一。

黄玉珍带着秦东生和老五又去了一趟工商局。

她没吵也没闹,态度寻常地找到负责办营业执照的办事员,“同志,我们要办营业执照,到底是什么地方不合格?”

个体户和体制内,地位简直是天壤之别,来办事的哪个不是小心翼翼点头哈腰,生怕得罪了办事员。

黄玉珍面带微笑,不跳脚不暴躁,却没有一丝讨好,目光直直地看着办事员,非要对方把事情说个清楚明白。

办事员被黄玉珍的目光盯久了,不免有点心虚,恼羞成怒道:“不合格就是不合格,你自己的是自己去弄清楚,什么都要麻烦国家,一点自觉性都没有!”

黄玉珍一本正经地看着办事员。

“我响应国家政策,甘愿冒险当个体户,为国家积累经验,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添砖加瓦,不给国家增加负担,这叫麻烦国家?”

“倒是你,身为人民公仆,竟然觉得群众办事是麻烦国家!请问你能代表国家吗?”

黄玉珍的话掷地有声,不大不小,刚好让屋子里所有人都听到。

办事员漫不经心的态度顿时变了,脸色难看地斥责,“你别胡说!”

这话要是在单位传开了,领导怎么看他,同事又怎么看她!说不定还会挨处分!

黄玉珍真起身,靠近办公桌。

“难道人民公仆的作用,就是把普通老百姓逼成刁民吗?同志,希望你能认真审核一下我的资料,明天我再来,希望你能明确地告诉我哪里不合格,我一定积极配合改正!”

黄玉珍把自己带来的一沓资料拍在办事员面前,转身离开。

周围其他办事员和个体户都愣愣地看着黄玉珍。

指着人家的鼻子,骂得狗血淋头,还指望能过审啊!

老五有些纳闷,妈这么一搞,不是要把这办事员往死里得罪?那营业执照不是更办不下来了?

秦东生若有所思,丈母娘几句话把工商局的办事员说得跳脚,是要把事情闹大吗?

黄玉珍在工商局搞得一出,引得徐慧芳脸黑。

她知道继兄徐满江,在营业执照上,给李家使绊子了,这几天一直关注着这件事。

这么一点小事,根本就不用徐家出面,只随便打发了一个亲戚去办。

对方只是工商局的一个小科长,但办这件事是足够了。

只需要给办事员打个招呼,这种刁难心照不宣,办事员也熟能生巧。

一张薄薄的营业执照,愣是磨不下来,卡住就是卡住。

啥时候给办理,得看徐家啥时候不追究。

徐慧芳以为李家会焦头烂额束手无策,结果黄玉珍根本不按套路出牌,直接跑到局里闹了一场。

心照不宣的刁难,黄玉珍非得揭露到台面上。

工商局又不是徐家开的,不能一手遮天,那几句诛心之话传到局里领导耳朵里,领导肯定要过问这件事。

黄玉珍的手续是合格的。

铺子的手续,门店的装修改造,并没有违规的地方。

就像黄玉珍说的,改革开放是国策,大家可以瞧不起个体户,但个体户要按照国家政策合法经营,愿意给国家缴税,难道国家要把这样的积极分子拒之门外?

黄玉珍要是再跑去税务局闹一场,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税务局说不定还要把她当典型给好好表扬宣传一番。

黄玉珍不按套路出牌,把事情捅到台面上,徐慧芳就知道这件事为难不了李家了。

营业执照肯定要给办的。

不过,徐慧芳现在也没什么心情去管李家的破事了!

徐满江被抓了!

国棉一厂安全部门的副厂长林建业,跟徐国忠来往密切,当初,也是林建业安排徐满江进国棉一厂安全部门的。

林建业若是贪污被别人,会不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徐慧芳不着调继父有没有拿什么不干净的钱,知道这件事后,根本就没敢回徐家,她在观望!也怕被连累!

要是徐家倒了,她更得考上大学了!

黄玉珍闹的那一出,果然是有用。

她那几句话让办事员受了严重的批评。哪里都有这种小人,也有真正办实事的领导。局里面一发话,黄玉珍那营业执照特批办理,速度特别快。

李和平担心硬碰硬,会让徐家更为恼怒。

秦东生却觉得丈母娘做得对,一次赢未必次次都赢,但一步退,就得步步退。

他们都已经是最底层的老百姓了,再退还能往哪退?

先把事办了再说。

黄玉珍也是这么想的。

她是要开铺子,是要在工商局的威慑之下,可谁又知道徐国忠这厂长是不是当不了几天呢!

那个办事员,还把她拔高到和“国家”一个高度,真是太看得起自己。

她只要把惹事的源头解决,就没有人会追着她找麻烦。

星期一,李文国去上班,王楚红送完两个孩子上学,两只脚就不受控制地去了婆家买的铺子。

她想看看铺子收拾得在怎样了,有没有自己能插上手的地方。

一过去,就看见李和顺领着老五和文庆正往铺子里搬东西。

李秀荣和张南要在铺子里住,昨天在旧货市场,淘了两张单人床,一张旧书桌,一个放东西的柜子。

有点破,但胜在便宜,李和顺帮着修修补补,不耽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