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转眼到了初八,李家的铺子恢复营业。

年前金玫瑰和百惠鞋业又添置了不少东西。

假人模特、落地镜,金玫瑰还隔出了一个试衣间,灯也都十分明亮。

两个铺子看起来比之前高端了不少。

老爷子三人这回进的货,也跟上次有区别,上次好坏新旧混着卖,看不出档次。

这回拿的货没有货底子,最多是南方去年的秋装,拿回来当春装卖,也算新款。

另外还有港城吹来的那股风,大喇叭牛仔裤,皮夹克,风衣应有尽有。

蛤蟆镜,大耳环等配饰放在孟秋喜那边买,金玫瑰和鞋店只摆了样品,用来引流。

玩具店也新上架不少新款,不得不说南方人做生意脑瓜子是真好使,花样层出不穷,有些玩具大人都乐意玩。

王楚红昨天就跟秦东生要了钥匙,过来搭配新款,熨烫衣服,装饰门面。

还顺手在外边给老五擦了下积灰的橱窗,把田螺大嫂的优良作风发挥得淋漓尽致。

黄晓盈和王楚红都学会了化妆,穿着样衣,一个青春靓丽,一个女人味十足。

秦东生穿的是呢大衣那一身,看上去沉稳干练。老五穿的是港风那一身,骚包又新潮。

四个人往店里一站,就是活模特。

黄玉珍今天没去店里。

农科院开始上班了,两口子带着李和顺父子俩,跟杨美玲去农科院参观鸡舍。

杨美玲给几人介绍,“鸡舍有平养舍,笼养舍,散养舍。品种上,又分为种鸡舍、蛋鸡舍和肉鸡舍。按照生长阶段来分,又分为育雏舍、育成舍、成鸡舍。”

“蛋鸡舍大多是笼养舍,也有专门用来养殖肉鸡的,这种鸡舍养殖密度最大,效益也是巨大的,当然鸡舍整体投入也是很大的。”

“养殖初期,处于学习摸索的阶段,我建议你们先尝试平养舍,鸡舍盖起来之后,在地面上铺设一层垫料,然后将鸡放入鸡舍内养殖,从雏鸡开始,一直养到成鸡。”

“我们农科院这边主要是试验需要,分别建了好几种不同的鸡舍,来试验不同条件下,产量的变化。”

李和顺跟文祥听得很仔细。

中午杨美玲直接带几个人在农科院吃食堂,章亮忙完了跑过来找他们,还带着自己种出来的蜜薯给他们品尝。

蜜薯是蒸的,黄玉珍吃到嘴里,眼睛一亮,“挺甜啊!这要是放烤炉里烤,肯定好吃。”

杨美玲有些嫌弃,“甜倒是挺甜,但口感不好,水了巴嚓的,章亮种了好几亩地,也没人要,都在地窖里堆着呢!”

“你们要是用不上,不如卖给我吧!”

章亮一愣,“黄姐,你该不会是想替我分担才要买的吧?”

“当然不是了,我大侄女开早餐店,我女婿还有个凉皮店,你这蜜薯比普通红薯甜,用途还是挺多的!或者直接卖烤红薯!”

章亮一听自己的蜜薯能用得上,很是高兴,“那行,回头我先送一百斤过去。”

“一百斤够干啥的,你先给我送三百斤,用完了我再上你那进货!”

一百斤红薯听着挺多,但这东西水分大,比较占分量。

几人走的时候,杨美玲贴心地准备了几本书,给李和顺父子带回去学习。

告诉他们建鸡舍需要准备的那些材料,到时候她带着学生专门过去指导。

李和顺乐坏了,下午就带着文祥回去琢磨了。

老二一家赚了钱,把老爹老娘都给拐跑了,现在弟媳妇给他琢磨了个来钱道,他能不乐吗!

黄玉珍拿到蜜薯,先是自己在家做了红薯鸡蛋饼、红薯糯米饼和红薯糕,给女婿秦东生和侄女秀荣试吃。

红薯糯米饼需要油煎,成本高且麻烦,被两人放弃。

秦东生选择了红薯糕,秀荣平时进货也需要用到鸡蛋,所以选了红薯鸡蛋饼。

之前黄玉珍教给女婿做的盖浇饭,卖得就很不错,秦东生现在全方位相信丈母娘。

黄玉珍还另外教秀荣做了皮蛋瘦肉粥。

时不时地增加新品,提高顾客粘性。

随后黄玉珍让弟妹林艳华帮忙,从废品收购站弄回来一个大汽油桶,自己动手改装了一个烤红薯的炉子,放在老头老太太的玩具店门口。

烤地瓜大人小孩都爱吃,过来买玩具的基本都顺手买一个,黄玉珍拿出一只烤好的,掰开放在烤炉上边。

蜜薯跟普通的地瓜不一样,烤熟了之后不仅色泽金黄,皮里面像是被烤出了一层蜜。

商业街一走一过地闻到香味,都忍不住过来问。

“烤地瓜咋卖?”

“大的3毛,小的两毛!我这可不是普通烤地瓜,这叫蜜薯,只此我一家有卖的,别的地方可没有,给你们尝尝。”

黄玉珍把之前掰开的红薯,分给过来询问的姑娘一人一块。

两人尝了一口,顿时眼睛一亮,“好甜!”

“比普通的烤地瓜好吃太多了!”

两个姑娘都想买,但3毛钱一个不便宜,两毛的又有点小。

黄玉珍就说,“大个儿的,我卖你们5毛钱两个,你们可以合买。”

“行,那来两个!”

两个姑娘一人两毛五,高高兴兴地捧着报纸包好的地瓜走了。

旧报纸也是黄玉珍从废品收购站收来的,一张报纸裁成好多张,烤红薯抱在里面不会脏手,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周围站着观望的,见两个姑娘尝过之后痛快地买了,也有些心动。

黄玉珍见一个妇女带着三个孩子,就说:“五毛钱三个小的,孩子都能分得到!”

本来妇女还在犹豫着大大小小的怎么分配,闻言直接掏出5毛钱,“那来3个小的!”

黄玉珍特意挑了几个稍微大点的,妇女见状真心实意地谢了一声。

一大两小三个孩子馋得口水都流下来了,拿到蜜薯紧紧抱在怀里跟妈妈走了。

客人一波一波地,黄玉珍一边卖一边往炉子里放,还是供不应求。

老三想吃一个,来转了好几圈都没排上号……

“妈,咱家人手本来都不够了,烤红薯还单独占一个人,是不是不划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