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货卖完还要拿货,曲大娘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小童,去京城拿货,还得麻烦你给指一下地方。”
现在京城日杂批发没有形成规模,市场上就零零散散几家。
童欣颜把市场名写上,怎么坐车都写上,给了曲大娘。
“这几天你们跟食品厂的车去看一下,这边货没有广州全,看能拿点什么,文具和油盐酱醋从厂家批发,要多少,我给捎带。”
“我让广州那边再给带点货。”
曲大娘感激的道:“小童,谢谢你呀,又麻烦你了,一会过去我把钱给你,货你看着拿。”
“没事,现在拿货的地方不聚集,你们没法跑太多地方,方便我就顺带给捎点。”
杂货铺得有货卖,小童能帮忙带,曲大娘也没跟她客气,他们家现在就指望杂货铺挣钱。
两人走后,童欣颜睡了个午觉。
下午和曹敏去当时内涝严重的几个村子看了看,排水及时,没大影响,她也松了口气,这要减产严重,公粮都交不上。
回来的时候曹敏开车,曹敏开车很专心,不聊天,童欣颜坐在后座,没打扰她。
今天是赶集日,一路上看到三三两两赶集回来的,看到小丫穿着她送的塑料凉鞋和小裙子,顶着大太阳,跟几个成年人走在一起,也没落下。
童欣颜让曹敏把车停下,小丫也看见她的车了,见车停下,迎面跑到车门旁。
童欣颜从车上下来,笑着问:“小丫,赶集来了?”
“童阿姨,我跟我娘来卖鸡蛋,我娘给我买头花了。”小丫高兴的把小胳膊伸到童欣颜跟前,让她看胳膊上的头花。
很普通的碎花头花,对于小丫来说却很珍贵,童欣颜笑着说:“很漂亮,你扎上肯定好看。”
得到夸赞,小丫更高兴了:“这是我自己挑的。”
童欣颜从车里拿了两个面包给小丫,又往她小裙子兜里装了六颗大白兔奶糖。
现在很多人真的是纯赶集,大人有买卖需求,小孩子央求很久,大人才会带来赶集,不舍得在集上吃东西。
那对小孩子来说也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有些因为能去赶集,头天晚上都兴奋很久。
“童阿姨,东西我不能要,你拿回去。”小丫抱着两个面包,咽了下口水,忍痛拒绝。
“这是镇上食品厂生产的毛毛虫面包,阿姨特意给你的,阿姨要回去了,你们也快点赶路吧。”
童欣颜跟几个妇女打了招呼,上车走了。
几个妇女看着渐渐远去的吉普车。
“童干部长得好看,穿的裙子也漂亮,人还和气,还有耐心,没有干部架子。”
几个人边赶路边聊天:“这叫人美心善。”
“服装厂招工,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来应聘?”
“童干部说了,42岁的都可以去应聘,听说工资还不低,这要应聘上了,一个月旱涝保收有五六十块钱,那可太好了。”
“咱们离得远要住到厂里的宿舍,家里一堆事,能应聘我也不能去。”
她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屁大点事就找娘,找媳妇,谁不想有一份工作,每个月有工资拿,还不用风吹日晒的。
可惜家里脱不开手,这就是已婚妇女的悲哀!
“我家男人说了,能应聘上就让我来上班,家里他操持。”
“那你爽了,我们家不行,我就在家里搞养殖。”
小丫小心翼翼的抱着两个面包,没把面包放在娘的背篓里,走一段路,她就把面包拿到鼻子下,嗅一下香味。
她嘴里含着大白兔奶糖,甜到了心里,脸上的笑容一直没停过。
“小丫,我们也没吃过面包,你的面包也让我们尝一下什么味道?”有妇人笑着问小丫。
“不行,面包我要分给哥哥和妹妹,还有黄小弟他们,不够分了。”小丫抱紧面包,大胆的拒绝。
虽然童阿姨说面包和糖是给她的,但是黄小弟最先认识童阿姨,面包肯定要分他一块。
回到镇上,童欣颜先去了曲家杂货铺,曲大娘给她拿了八百块钱,一百补中午的货款,剩下的托她从广州拿货。
从杂货铺出来,童欣颜和曹敏溜达的往出租院走,快到时,看到对面一辆飞驰而来的吉普车,霸气的停在院门口。
驾驶室上下来的男人身高腿长,五官冷峻,简单的白衬衫黑西裤,袖子随意挽起,露出精壮的手腕,气质沉稳,姿态慵懒而矜贵。
童欣颜看着朝她走来的男人,眼底氤氲着笑意,响水镇成陆江辰第二个故乡了,一个月跑几趟。
“陆总辛苦了。”童欣颜笑着打趣。
陆江辰伸出大手,亲昵的揉了下她的脑袋:“你不回去,只能我来看你了。”
杜阿姨领着孙子严知礼也来了。
“杜阿姨,小礼,坐车累不累?”童欣颜微笑着看向两人。
杜阿姨神情温柔:“很近,不累,小礼在家没事,我带他出来走走。”
“放假出来走一走行,元宝他们都跑东北去了。”
严知礼问童欣颜:“童阿姨,阳宝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他刚跟阳宝他们练了武术正起劲呢,放假武术课停了,马师傅也跟阳宝他们跑了。
童欣颜笑着回答:“还有一周回来了。”
还有半个小时下班,童欣颜不回办公室了。
周围三个镇纳入助学计划范畴,递上来的资料整理好,杜阿姨准备去这三个镇考察一下。
远的地方去不了,近的要去学校考察,跟校长沟通好,确保资助金都用在贫困学生读书上。
“往报社寄寻求资助的有27封信,我给回了信,让村里或街道办开一份贫困证明,所在学校老师和校长签字。”
“已经收到22封回信,我把资助金寄过去了,湳岭县下学期的资助金也寄了。”
童欣颜说:“这个工作很细致,杜阿姨辛苦了。”
杜阿姨笑着回道:“元宝资料整理得很好,我这工作量也不大。”
聊了会助学计划,严知礼去院子里看他们养的鸡,屋里就剩陆江辰夫妻和杜阿姨。
杜阿姨说起了儿子:“这些年毅诚跟着我们没少受苦,西北环境恶劣,也多亏了他,不然我和你叔叔不一定能熬的过来。”
“后来他认识了小礼的妈妈,小礼妈妈是个好姑娘,在西北农村她们一家对我们挺照顾,结婚后她跟我们没过上好日子。
生完小礼一年多就走了,回城后她已经去世三年半,我劝毅诚再找一个,他说生活不稳定,不考虑个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