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落在浮云峰的山巅,整座浮岛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天外之境。王沐阳一行人站在传送阵的边缘,脚下的灵纹石板仍在微微震颤,余温未散。
他深吸一口气,鼻腔里是高空特有的清冷气息,带着一丝金属般的锋锐。李欣烨站在他左侧,手指轻轻抚过储物袋,那里面封存着《九转玄功》的玉匣,符文依旧稳定。黄文杰走在最后,胸口的封印隐隐发烫,像是某种感应即将被触发。
“到了。”林冲低声说道,语气中少了些警惕,多了几分敬畏。
前方,一座恢弘的殿宇依山而建,青灰色的屋檐下悬着一面铜匾,上书“天机阁”三字,笔力遒劲,仿佛能压碎虚空。两名身着素袍的弟子迎上前来,神情温和,却无半句寒暄,只做了个引路的手势。
穿过一道雕花门廊,众人踏入主殿。殿内宽广无比,穹顶高悬,地面铺满刻有星图的玉石砖块。正中央设有一圈圆台,十几名身穿长袍的老者与年轻修士已分席而坐,见他们进来,目光齐刷刷扫来。
王沐阳脚步一顿,感受到几道神识悄然扫过自己的经脉。他没有躲闪,任由对方探查,心中却警觉起来——这些人,修为都不低。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缓缓开口:“诸位远道而来,果然非同凡响。”
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一股莫名的压迫感,仿佛每一句话都经过推演,精确到毫厘。
“晚辈王沐阳,来自清源村。”他上前一步,抱拳行礼,“此番前来,只为求知、交流,并无他意。”
老者微微颔首,示意他们入座。
交流会随即开始,话题从修真体系谈起,逐渐深入至术法理念、灵力运用乃至天地规则的理解。王沐阳坐在席间,听着几位天机阁长老对修行路径的分析,眉头渐渐皱起。
“……灵力效率为第一要务,心性虽重要,但终究无法决定突破瓶颈。”
“术法推演才是根本,唯有不断优化灵力运转路径,才能真正提升战力。”
王沐阳终于忍不住开口:“前辈所言,我不能苟同。”
众人一怔,目光纷纷投来。
他站起身,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我曾于桃花林中得传承,也曾在绝境中挣扎求生。一路走来,我深知,术法再强,若无坚定信念支撑,便如断线纸鸢,终将坠落。”
“灵力可以枯竭,身体可以残破,但只要意志不灭,便仍有希望。”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异色,轻声道:“愿闻其详。”
王沐阳遂讲述自己如何在生死之间领悟桃花仙子的意志,如何以坚毅之心突破重重阻碍,如何在修炼《九转玄功》时感受到体内灵力的变化。
他说得并不激昂,却字字有力,听得不少人神色微动。
待他坐下,李欣烨接续发言:“我也认为,天地规则并非一成不变。我们在那片秘境中所经历的一切,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修炼之道,不是去适应固定模式,而是学会在变化中生存。”
她语调平稳,逻辑清晰,将他们在秘境中的遭遇化作理论依据,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规则适应性训练”的设想。
这一番话,在场不少年轻修士露出思索之色,甚至有人悄悄记录下来。
“你们的观点很有意思。”那位主持会议的老者沉吟片刻,忽然笑道,“天机阁自创立以来,一直秉承‘推演’二字,认为一切皆可测算。今日听二位所言,倒是提醒我们,有些东西,或许无法用术法衡量。”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王沐阳与李欣烨对视一眼,皆看出彼此眼中的惊讶与欣慰。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修士突然举手:“敢问,你们是否愿意留下一段时间,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新理念?”
王沐阳尚未回答,黄文杰忽然轻咳一声,胸前的封印猛然一震,竟泛起淡淡金芒。
他脸色微变,立刻低头掩饰,但那一瞬的波动,还是被人察觉了。
老者目光微凝,却没有多问,只是缓缓点头:“诸位今日之言,令我受益匪浅。若愿留,自然欢迎。”
王沐阳沉思片刻,正欲开口,忽听远处传来一阵钟声,悠扬深远,仿佛从云端落下。
钟声响起的同时,整个大殿内的灵纹石板骤然亮起,一圈圈光晕扩散开来,映照出星辰轨迹。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
只见殿中原本空无一物的中央,缓缓升起一座虚影——那是天机阁历代阁主留下的影像,此刻竟同时浮现!
其中一人,赫然穿着白袍,眉目间隐约与王沐阳梦中见过的身影极为相似。
他心头一震,呼吸一滞。
那人,分明就是桃花仙子的模样!
而就在这一刻,虚影之中,传出一句低沉而古老的声音:
“玄功既醒,主归将启。”
殿内顿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王沐阳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发白。
这句话,他曾两次听过——一次是在秘籍中,一次是在昨夜使者口中。
如今,它竟从天机阁的祖影中再次响起。
这意味着什么?
他尚未想通,耳边忽然传来李欣烨低声道:“小心……封印……”
他猛然回头,只见黄文杰的脸色苍白如纸,胸口的封印剧烈跳动,几乎要破体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