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青弋江的水面泛着淡青色的微光,岸边的老樟树把影子投在湿漉漉的石阶上,像幅晕开的水墨画。星虎踩着露水走来时,王一一正蹲在码头边系防水袋,橘色的冲锋衣在雾里格外显眼。
“检查过气压阀了?”星虎把沉重的铝合金艇往水边推了半尺,艇身擦过青石板的声响惊飞了石缝里的麻雀。他指尖还沾着机油——凌晨三点就起来调试船尾机,那台二手的四冲程发动机昨晚突然熄了火,折腾了整整两小时才找到故障点。
王一一仰头抛给他一瓶矿泉水,瓶盖在半空划出弧线:“早试过了,从油箱到螺旋桨全查了三遍,比检查我那把弹簧刀还仔细。”她腰间的战术腰带挂着多功能钳和防水打火机,裤脚扎进防滑靴里,露出的脚踝上还留着上次雨林探险时的浅疤。
脚步声从身后传来,月末路背着巨大的登山包快步走来,包侧挂着的折叠帐篷蹭得树干沙沙响。“物资清单最后核对,”他展开手机里的表格,声音里带着惯有的严谨,“压缩饼干十二包,净水片六十片,急救箱两套,还有星虎要的强光手电——备用电池装在红色防水盒里,别和你的工具混了。”
“知道了知道了,月末管家婆。”星虎笑着接过递来的船桨,金属桨叶映出他棱角分明的脸。作为团队里最擅长野外生存的人,月末路总能把琐碎的准备工作打理得滴水不漏,就像去年在沙漠里,若不是他提前藏了应急水,他们恐怕熬不到绿洲出现。
叶影是踩着雾散的时刻到的,她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码头拐角,黑色速干衣衬得身形愈发挺拔。“上游三公里处有浅滩,”她把无人机的遥控器塞进背包侧袋,屏幕上还停留在今早侦察的画面,“昨天的暴雨冲下来不少碎石,过会儿得绕着走。”作为团队的斥候,她总能提前摸清路线上的隐患,那双总是含笑的眼睛里藏着远超常人的敏锐。
“亏得你凌晨去飞了一圈。”王一一往艇里铺防潮垫,“不然咱们说不定要在浅滩上磨半天船底。”
说话间,月初十骑着电动三轮车轰隆赶来,车斗里堆着泡沫箱和折叠桌椅。“新鲜的活鱼!”他掀起泡沫箱盖子,几条鲫鱼在清水里摆着尾巴,“刚才路过早市特意买的,中午就在河滩上煮鱼汤喝。”他把车停稳,麻利地把物资搬上船,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却笑得一脸灿烂——这个总能找到美食的乐天派,是团队里当之无愧的“后勤担当”。
星虎踩着艇沿翻身坐进船头,船身微微晃动了一下。“都上船吧,趁现在风小。”他握住舵柄,指尖感受到熟悉的纹路——这把舵陪他们划过怒江的激流,也漂过太湖的碧波,手柄处早已被磨得光滑。
月末路最后一个登艇,他细心地把登山包固定在座位下方,确保重心平稳。“天气预报说午后有阵风,咱们得在十二点前赶到下游的芦苇湾扎营。”他打开卫星导航,屏幕上的航线沿着江道蜿蜒向前,“那里有天然的避风港,还能看到江豚。”
王一一已经迫不及待地拨弄起船尾机,引擎发出沉稳的轰鸣,惊得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出发咯!”她欢呼着拉动节流阀,小艇缓缓驶离码头,船尾划出一道白色的水痕,渐渐融入开阔的江面。
晨雾彻底散开,阳光穿透云层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得像撒了把碎金。星虎稳稳地掌着舵,小艇在江面上穿行,两侧的芦苇丛随风摇曳,偶尔有水鸟扑棱棱飞起,掠过头顶时留下清脆的鸣叫。
“星虎,你看那片云!”月初十指着天边的鱼鳞云,手里还把玩着刚摘的狗尾巴草,“我妈说这种云一出现,准是好天气。”
“别光顾着看云,”叶影忽然指向左前方,“注意水里的暗礁,昨天的水流把它们冲得露出来一点。”她的目光锐利如鹰,轻易就捕捉到水面下隐约的阴影。
星虎立刻调整方向,小艇擦着暗礁边缘驶过,船底传来轻微的擦碰声。“谢了,叶影。”他松了口气,要是撞上暗礁,这趟行程怕是要提前泡汤。
月末路趁机拿出地图,在膝盖上摊开:“过了前面的弯道,江面会变宽,水流也会缓下来。到时候咱们可以停船休息会儿,顺便试试月初十买的鱼新不新鲜。”
“好啊好啊!”王一一立刻响应,“我带了便携炉,煮鱼汤正好。”她已经开始盘算着要加多少姜片,上次在湖边煮的鱼汤太腥,这次说什么也得改进配方。
星虎看着身边吵吵闹闹的伙伴们,嘴角忍不住上扬。从第一次在雨林里并肩作战,到后来穿越沙漠、攀登雪山,他们五个早已不是简单的队友,更像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他抬头望向远方,江风迎面吹来,带着水汽的清新气息,小艇在水面上稳稳前行,朝着未知的旅程驶去。
船尾的水花一路飞溅,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般的光泽。月初十已经哼起了不成调的歌,王一一跟着打节拍,月末路在一旁默默整理着装备,叶影则不时抬头观察着四周的环境。星虎握紧舵柄,感受着江水流过船底的力量,知道这趟江河之旅,又会留下一段难忘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