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养成类打造独一无二的景区 > 第120章 九鼎镇邪与玉玺投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0章 九鼎镇邪与玉玺投影

互联网的战场,率先被华夏民众的怒火与智慧点燃。社交媒体上,不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化作一场史无前例的全民科普盛宴。

* 一篇名为《榫卯的前世今生:从河姆渡到紫禁城》的长图文,用清晰的图解展示七千年前的木构遗存如何演变为唐代殿堂复杂的斗拱体系,对比棒子国景福宫那相对简单且年代晚近得多的结构,高下立判。

* 美食博主发起 #舌尖上的源流# 挑战,复刻《齐民要术》中的“腩炙”(烤肉)、《山家清供》里的“蟹酿橙”,与景区改良美食同框,配文:“祖宗的味道,岂容篡改?”

* 历史爱好者则深挖《三国志·魏书·倭人传》、《隋书·倭国传》中关于樱花国“遣使奉贡”、“多请中国典籍”、“其王始制文字”等原始记载,配上出土的刻有“汉委奴国王”金印(明确显示臣属关系)的高清图,形成精准打击的“史料炸弹”。

国外正直学者的加入,让这场舆论战更具公信力。牛金大学东亚史教授艾伦·沃森在《泰晤士报》撰文:“某些国家对历史的臆想式重构,是对学术伦理与国际文化交流准则的践踏。华夏文明连续性与丰富性的证据链,在全球古文明中罕有其匹。” 樱花大学名誉教授田中宏一(顶着巨大国内压力)发表声明:“将杨玉环、孔子与我国历史强行嫁接,是极端民族主义对历史的亵渎,令人不齿!”

然而,面对这铜墙铁壁般的证据链与全球声讨,棒子国与樱花国的某些势力,竟祭出了“选择性失明”与“诡辩逻辑”的终极法宝,在国际论坛上胡搅蛮缠,试图混淆视听。消息传回,景区内外却一片肃杀般的平静。

逸一坐镇指挥中心,眼神锐利如鹰。她的指令清晰而高效:

* “考古队!立刻调取三星堆新出土青铜神树与景区仿唐建筑‘藻井’纹饰的放射性碳十四对比报告!要高清!”

* “古籍组!将《唐六典》中关于鸿胪寺接待倭国、新罗(棒子古称)使臣的仪轨章节,连同现存唐代‘职贡图’中使者卑微形象的摹本,扫描上传最高清版本!”

* “语言学组!整理先秦雅言发音复原成果,与棒子语、古樱花国语基础词汇对比图谱!证明其语言底层大量借自古汉语!”

与此同时,吕雉、上官婉儿、班昭等精通多国语言的“古代外交天团”,身着庄重得体的现代改良汉服,身影活跃在全球各大主流媒体的视频连线和新闻发布厅。

* 吕雉在bc直播访谈中,以流利英伦腔回应主持人刁钻提问:“剽窃?这就像指责罗马继承了希腊文明一样荒谬!华夏文明对东亚的辐射是历史事实,是‘赠予’与‘学习’的文明交流史,而非‘窃取’。某些国家今日的行为,是对其自身文明源流的背叛与不自信!” 她展现出的逻辑锋芒与历史底蕴,让主持人哑口无言。

上官婉儿在NK专题节目中,用优雅而精准的日语,逐条批驳樱花国右翼学者的谬论,并现场展示唐代宫廷画师绘制的《倭国贡使图》,图中使者匍匐献礼的姿态清晰无比。她最后淡淡反问:“若杨玉环真是贵国先祖,为何贵国所有正史古籍、皇族谱系对此只字未提?这‘认祖归宗’,未免太过一厢情愿?”

* 班昭则在搬到电视台,以娴熟的阿拉伯语向中东观众阐述华夏文明的包容性与独创性,对比某些国家“文化无根”的焦虑性掠夺行为,赢得广泛共鸣。

反击的最高潮,是一场在景区新落成的“华夏文明之光”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根源与流变:东亚文明共同体特展》。全球顶尖的汉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云集于此。展厅内,从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甲骨文,到秦兵马俑、汉画像砖,再到唐三彩、宋汝窑、明宣德炉……一件件国宝级文物或高精度复制品,在现代化展陈灯光下,无声诉说着五千年从未断绝的文明谱系。巨幅LEd屏幕滚动播放着关键史料的高清影像与多语种解读。

吕雉作为首席讲解员,正引导着国际学者团,在一组展示唐代中日、中韩交流的文物前驻足。她指着玻璃柜中一枚刻有“开元通宝”字样的铜钱和旁边几枚形制粗糙的仿制品(倭国“和同开珎”、新罗“乾元重宝”),声音清晰而平和:“货币的模仿,是文化影响力最直接的体现。华夏文明如同大树,周边诸国曾是其枝叶,汲取养分而成长。这本是文明互鉴的佳话,而非……”

“佳话?笑话吧!” 一个尖利而充满挑衅的声音,突兀地打断了吕雉的讲解,也打破了展厅肃穆的氛围。

只见一群身着棒子国、樱花国传统服饰(明显是现代舞台化设计)的人,簇拥着几个神色倨傲的中年男子,强行挤开人群,来到展柜前。为首一个棒子国金姓“学者”,指着那几枚仿唐钱币,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大声道:“这些货币形制独特,明明是我国先祖独立创造的货币体系雏形!你们硬要说是模仿唐朝?荒谬!”他身旁一个樱花国的山本“专家”立刻帮腔,指着旁边一幅展示遣唐使在长安太学学习的壁画复制品:“这幅画恰恰证明,是我国优秀的学者将先进文化带回了大唐!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你们这是文化霸权主义!”

展厅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群不速之客身上。国际学者们皱起了眉头,记者们的镜头立刻对准了冲突中心。吕雉面沉似水,正要开口驳斥。

“轰——!”

一声沉闷如惊雷的巨响,并非来自音响,而是展厅那两扇高达数米的仿古青铜大门被一股沛然莫御的力量猛然推开!沉重的门轴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一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威压瞬间席卷整个空间,如同寒潮降临!所有的窃窃私语、相机快门声、甚至呼吸声,都在这一刻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

嬴政到了!

他未着衮冕,一身玄色暗金夔龙纹常服,腰悬太阿剑(仿品,但气势惊人),头戴简单的通天冠。没有多余的仪仗,仅有两名沉默如铁塔的黑甲侍卫(景区安保扮演)按剑紧随其后。他的步伐并不快,却每一步都踏在人心跳的间隙上,玄色袍袖无风自动,如同裹挟着千军万马的无形风暴。那久居至尊、生杀予夺蕴养出的帝威,如同实质的重锤,狠狠砸在每一个人的神经上!

他无视了所有人,冰冷如万载玄冰的目光,如同两柄淬毒的利剑,精准地钉在那几个跳梁小丑身上。被这目光扫过,金姓“学者”和山本“专家”脸上的倨傲瞬间冻结、碎裂,化为无法抑制的苍白和惊惧,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

嬴政在距他们五步之遥处站定。他没有咆哮,声音低沉、平缓,却带着一种足以碾碎山岳的绝对力量,每一个字都如同冰珠砸落玉盘:

“朕,扫六合,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疆域所至,文明所被,皆有典册可稽,有金石可证!”他缓缓抬起右手,掌心向上。身后一名侍卫立刻躬身,将一个打开的黑檀木盒呈上。盒中红绸衬底上,静静卧着一方温润如脂、螭龙钮的玉玺(高仿品,但工艺极精)——正是象征华夏正统的传国玉玺形制!

“此玺,承天命,镇山河。”嬴政的目光掠过玉玺,再次锁定那几人,嘴角勾起一丝极尽轻蔑、如同看着蝼蚁挣扎的弧度,“尔等口中之‘先祖独创’?不过蕞尔边鄙,化外之民,习我衣冠文字,效我礼乐制度,方脱蒙昧!此乃恩泽,非尔等可篡!更非尔等可窃!”

他猛地一挥手!展厅穹顶的射灯瞬间聚焦于他身前的地面,一道幽蓝色的全息投影光幕骤然亮起!那并非普通的图像,而是一幅动态的、精度极高的秦代疆域图!地图之上,大秦的黑色疆域如巨龙盘踞,清晰无比地标示着“辽东郡”、“象郡”等边陲重镇。而棒子半岛的南端(三韩之地)和樱花列岛,在地图上被特意标记为醒目的、臣服状态的浅灰色区域,旁边用秦篆标注:“东海外藩”、“倭人地”!

“此图,”嬴政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九天龙吟,震得整个展厅嗡嗡作响,带着不容置疑的终极审判,“乃朕之大秦疆舆!尔等立足之地,昔年,或为朕之郡县,或为朕之外藩!尔等今日所着之衣冠,所书之文字,所论之‘文明’,根在何处?源在何方?!”

他踏前一步,那投影的秦疆巨图仿佛随之压来,幽蓝的光芒映照着他如石刻般冷硬的侧脸和那双燃烧着千年帝焰的眼眸。金姓“学者”和山本“专家”双腿一软,若非同伴搀扶,几乎瘫倒在地,脸上血色尽褪,只剩下无边的恐惧和茫然。他们精心构筑的谎言堡垒,在这位千古一帝携煌煌青史与无上帝威的碾压下,脆弱得如同纸糊!

“妄称源流者,”嬴政的目光扫过全场惊骇的学者和闪烁的镜头,最终定格在那几个面无人色的挑衅者身上,一字一句,如同刻在青铜上的律令,“非蠢即妄!蠢者,可教;妄者,当诛!朕,不屑与尔等争口舌。” 他袍袖一拂,转身,玄色的身影如同融入历史的阴影,只留下那幅幽蓝的秦疆巨图在展厅中央无声地燃烧,以及一句回荡在死寂空气中的冰冷箴言:

“九鼎之重,岂是瓦釜可量?历史之真,自有山河作证!”

展厅内,长久的死寂之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来自那些被震撼得无以复加的国际学者,来自激动得热泪盈眶的华夏工作人员,来自每一个被这铁血帝威与如山铁证所折服的灵魂。那幽蓝的秦疆图,如同最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历史的篡改者脸上,也如同一座无形的九鼎,镇在了华夏文明源流的根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