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忍回来的时候,见到的却是同时站在院里的许延跟老太太。
更让他没料到的是,他们似乎聊得很好。
老人其实很愿意很愿意跟人讲话,因为到了她们这个年纪,虽然知道的东西很多,能说的人却不多了。
年轻的人当然也应该多跟他们讲话,尤其是那些心里苦闷的人。
因为这样毕竟可以把苦闷甩给他们,也就是能吸点老头老太太的阳气,让自己精神一些。
“既然正主回来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动身了?”
许延道。
李忍连忙过来将老太太扶住,老太太却略带不满地将他推开。
“我已能走了,为什么还要扶着我?”
李忍道:“是,可毕竟是第一天,还是小心些的好。”
老太太道:“你叫我小心些,倒不如自己快些收拾东西,唐大人已在此等了很久了。”
许延道:“只要把必要的东西带了就好,至于生活所需的便不必带了,郡里都会给你准备的。”
老太太也赞同道:“唐大人要的是你这个人,而不是你的那些琐碎物件。”
李忍只得苦笑,在这么两个上级面前,他倒好似个提线木偶似的,只能乖乖听命。
“娘,你跟丽云的东西可收拾好了么?”
老太太只是微微一笑,旋即看向许延,“还是让唐大人跟你讲吧。”
许延道:“你们五个直接跟我走,至于老夫人跟夫人,过些时日我再派人来接。”
“这……”
李忍看起来有点欲言又止。
老太太立马板起脸严肃道:“这什么这,唐大人让你去做就去做,我又不是之前那副样子了,用得着你担心什么。”
许延闻言笑道:“是啊,凤仙郡那么多人还等着呢,再不回去,可就要出麻烦了。”
李忍连忙道:“是,可大人,此处离凤仙郡也不是十天半个月就能到的,咱们……”
许延摆摆手,“今天就得到。”
“今天就到?”
李忍像是一下子懵了。
许延没过多解释,只是随口道:“我已经通知好其余四个了,把东西收拾好,跟老夫人和夫人说说话就差不多动身吧。”
他转而看向老太太,“老夫人,等我回去再派人来接你。”
老太太和善一笑,“唐大人不用太关照我,只要不要误了郡里的事就好。正好院子里的菜还没收完,我可以留下来收完再走。”
午时已过。
门前。
李忍犹豫片刻后开口道:“大人,我还要去拜访几位朋友。”
“什么事?”
“家母病重,因此欠了些外债,虽说都是很好的朋友,可总要跟人家先交代一声才好。”
许延微微一笑:“不必了,我已替你还过了。”
李忍不禁愕然,“大人……怎么会知道我的债务?”
许延淡淡道:“看你家这副样子,我就知道你一定欠了外债,不过好在你的朋友并不算多,因此打听起来实在很容易。”
李忍立马躬身道:“大人,请从我的俸禄里扣。”
“不用了,好好把事做好比什么都强。”
说罢,许延带着他去了一片空地上,其余四人此时已在等待。
九头虫直接化出原身,庞大的身躯直接将几人吓得倒在地上,差点就要落荒而逃了。
他们都是每日埋在书卷里的人,何曾见过这等异象。
许延率先爬了上去,招呼了一下其余人,“不要怕,都上来,摔不死你们的。”
李忍率先爬了上去,他虽然也害怕,却多少要沉稳些。
看着他上去,其余四人这才一个个慢慢爬上去。
为了照顾他们几个,九头虫刻意飞得慢了许多,硬生生用了小半个时辰才回去。
一路上几人也算熟悉了一下彼此。
最小的那个年轻人名叫龚杰,书读的好,家庭殷实,就是不会说话,容易得罪人。
另一个跟李忍年纪差不多大的名叫风晓声,看着老实巴交的,也不肯多言语,像是个老黄牛。
他们这三个虽不算熟,但多少还算认识。
另外两个则是藏书阁就职的年轻人,也就二十五岁上下。
其中一个是个高个子,名叫高长寿,家里是一等一的穷人家,出个他这样的都算光宗耀祖了。
据说是这小子从小身体就差的很,因此取了这么个名字。
另一个是个矮个子,不过长得很清秀,名叫徐容,最大的特点就是话多,结果还不会说什么好话。
这么看下来,最靠得住的居然还要属李忍。
郡府。
许延坐在主位上,正堂内几乎已坐满了人。
“既然人差不多到齐了,那么咱们可以正式讲一讲该怎么办了。”
许延看向黄风怪,“老黄,这两天施粥的情况怎么样?”
“至少没饿死人。”
黄风怪道。
许延看向新来的五人,“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今天喊你们来,就是正式讲一讲要怎么办。”
李忍主动开口道:“总是施粥,也不是长久之计。”
许延点点头,“这话说的是,我已经跟邻国商量好了,要在两国之间同一条要道出来,一来是给这些农民找些事做,二来之后也好从那边运粮过来。”
“因此这条道至关重要,目前要尽可能多的派人去搞,最好要在冬天前就打通,不然真到了冬日……修起来可就麻烦了。”
李忍点头赞同,“这的确是个办法。”
许延转而看向八戒,“八戒,鼍龙,郡内的水利方面,查的怎么样了?”
鼍龙道:“问题不少,还得详细安排,我跟师兄已经找好了几个专门搞这种事的人才,开春之前,应该还是能办好。”
许延道:“不要急,好好安排一下,水利工程冬日也能搞,暂时不算急。”
鼍龙点头应下。
李忍道:“这么说来农民还是有事可做,大人的意思,可是要给出工的直接发粮?”
许延摇摇头,“直接发粮也许他们也能活下来,但别的行业就难办了,因此还是要发钱,让他们自己去买粮。”
李忍微微蹙眉,“可大灾之地,粮食一定很贵,他们能买得起么?”
许延道:“你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在我来之前,这地方的米价已然上天了。
一斗粟要百金之价,一捆柴火要五两之资,十岁女子只能换米三升,五岁的男子更是随人带去。”
那个跟李忍差不多年纪的风晓声忽然开口道:“粮食少了,米价自然就贵了,只要粮食够人们吃,米价自然会慢慢下去的。”
许延道:“如果他们不肯卖呢?”
李忍道:“大人的意思是,他们会囤粮不卖?”
许延不答,只是转而看向黄风怪,“老黄,粮商那边怎么样?”
黄风怪答道:“郡内一共八家米行,近来郡里施粥,因此寻常百姓没人去买,去买的都是些富户人家。”
六耳忽然冷笑一声:“人家一点都不急,都等着咱们粮食用完,看咱们的笑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