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易经智慧:开启人生新境界 > 第210章 “那……那你觉得……我们现在……算不算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0章 “那……那你觉得……我们现在……算不算是……”

匿名玫瑰那事儿,在我俩坦诚心意之后,就像一阵烟,一下子散没了。

我和宋悦确定了心意,感觉像是身上的一层无形的东西被拿掉了,整个世界都变得亮堂堂的,人也轻快起来。

在图书馆,我们还是并排坐着,可这会儿空气里飘着的,不再是那种偷偷试探的暧昧劲儿,而是明明白白的心照不宣的甜蜜。

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连手指头不小心碰一下,心里头都能泛起一圈圈暖和的涟漪。

离火的暖和兑泽的润,这会儿可算是彻彻底底地融合在一块儿了,变成了一股又温暖又坚定的水流。

不过呢,生活可不只有甜蜜。很快我们就发现,这感情一好起来,连我们学易经都受影响了。

“师兄,你看这个‘中孚’卦(风泽中孚),卦辞说‘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就是说讲诚信能感化万物,连小猪小鱼都能沾上吉祥……噗,小猪小鱼……”

宋悦指着书上的字,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脸有点红,眼睛却亮晶晶地瞟向我,一看就知道她心思没全在卦象上。

我本来正琢磨着“观”卦(风地观)里的“观我生,进退”呢,被她这突然一笑给打断了。

看着她笑得那么好看,我的心也跟着晃了一下,刚刚想好的思路一下子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只能跟着傻笑:“啊?哦……是啊,小猪小鱼……”

像这样的事儿越来越多。讨论卦象的时候老是走神,两个人一对视,话题就不知道偏到哪儿去了;以前专心学习的时间,现在有时候都被小声聊天和偷偷笑给占了。

虽然甜蜜,可师父布置的作业,完成得明显没以前好了。

我们就像两只刚尝到蜂蜜甜头的小熊,光知道陶醉在那股甜味儿里,都忘了还得一步一步稳稳地走路。

师父啥都看在眼里。他没批评我们,就在一个讲“履”卦(天泽履,意思是做事要小心谨慎)的下午,好像不经意地说了一句:

“易经的道理又深又远,咱们学起来得像走在薄冰上一样小心。

两个人有了感情,本来是好事儿,可要是光知道沉迷在感情里,把学习给耽误了,那就像踩在老虎尾巴上,老虎回头咬人,可就危险了。大家都得小心啊,可别犯这错。”

师父说得很温和,但这话就像一口钟,在我们心里轻轻敲了一下。

“踩老虎尾巴”那吓人的画面,一下子让我们从甜蜜的迷糊劲儿里清醒了点。

“师父,我们……”宋悦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弟子知道错了。”我也觉得挺惭愧的。

师父摆摆手,脸上没生气,反而好像很明白我们似的:“感情和学习能一起进步,这才是正路。今天呢,我就给你们讲讲‘咸’卦(泽山咸),你们可得用心体会。”

“‘咸’卦?”宋悦一下子来了精神,“上面是兑(泽),下面是艮(山),泽山咸,我记得是讲相互感应的吧?”

“没错。”师父点点头,“‘咸:亨,利贞。取女吉。’泽和山相互感应,山上有泽水,泽水滋润着山,山接着泽水,这就象征着阴阳相互感应,万物生长。

这个卦的关键,就在一个‘感’字上——相互感应、心意相通,还有感情。”

师父讲得特别明白:“泽水滋润山,就像柔的去滋养刚的;山接住泽水,就像刚的包容柔的。这就是刚柔搭配,阴阳和谐的样子。

用到人身上,就是两个人心意相通,情投意合(取女吉)。不过‘咸’卦能有好结果,是因为‘利贞’——得坚守正道。相互感应但不过头,有感情但不沉迷,这样才能顺顺利利、长长久久。”

师父话锋一转,看看我,又看看宋悦:“感情这事儿,也跟‘咸’卦的感应一样。两个人互相喜欢,心意相通,就像泽和山靠在一起,这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事儿。但这种‘感’得往上升华,得和咱们学易经的这条路结合起来。

要是只知道沉浸在小情侣那种甜甜蜜蜜里,就像泽水一下子涨起来,把山都给淹了(艮,有停止的意思,这儿代表学业、志向),那就感应过头,失去正道了,反而会变成拖累。

反过来,要是能把这种互相理解、珍惜的感觉,变成一起研究易经道理、一起追求更高境界的动力和支持,那感情就能帮着学习,学习也能让感情更好,泽和山相互感应,一直发展下去,这才是‘亨,利贞’的正路。”

师父这话,就像一场及时雨,浇在我们因为感情有点浮躁的心上。泽山相互感应,感情和学习一起进步……

原来真正的“咸”卦感应,可不只是心里喜欢的甜蜜,更是两个人灵魂能产生共鸣,在人生路上互相扶持。

“弟子明白了!”我和宋悦一起说,眼睛里又有了专注的光。

师父讲的“咸”卦,不光解决了我们的困扰,还告诉我们感情和学习一起前进的方向。

从那以后,我们就开始有意把新产生的感情用到学习里。

在图书馆,我们还是挨着坐,可眼神碰到一起的时候,不再是害羞地躲开,也不是光知道甜蜜地沉醉,而是互相鼓励,默契地告诉对方要专心。

要是有一个人对着卦象想不明白,另一个人就自然地凑过去,小声讨论:“你看这个‘艮’山,在这儿是不是代表想法卡住了?试试用‘兑’泽的灵活变通来想想?”

要是讨论出结果了,我们相视一笑,那种感觉比单纯的甜蜜腻歪更让人开心。

师父也在合适的时候给我们指导。他布置的作业,开始故意弄一些要我们俩一起配合着推算的复杂卦象,或者是讨论易经里关于人和人关系、感情方面的深刻问题。

我们一起研究,互相启发,不光对易经的道理理解得更透彻了,我们俩之间的心意,在这种智慧的碰撞和交流里,也变得越来越深厚、越来越坚定。

有个周末,师父提议:“听说城南栖云观后面有棵千年银杏树,一到深秋,满树金黄,好看得不得了。树底下还有一眼清泉,正好应了‘泽山’的卦象。

今天咱们就去那儿,好好体会体会‘咸’卦感应的真正意思。”

栖云观在半山腰,周围大树多得很。我们绕过几座道观的大殿,那棵传说中的千年银杏树一下子出现在眼前。

正好是深秋,大大的树冠就像着了火一样,全是金色的,成千上万片扇子一样的叶子在太阳下面闪闪发光,还跟着风“簌簌”地往下落,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就像金色的地毯,软软的。

树旁边,真有一眼清泉,从石头缝里“汩汩”地冒出来,形成了一个清澈见底的小水潭。

金色的叶子飘到潭水里,顺着水波轻轻晃荡。山(艮)稳稳当当、实实在在,泽(泉潭,代表兑)又灵活又清澈,金色的叶子飘来飘去,就好像天地间的灵气在交融,把“泽山咸”那种和谐、相互感应的样子,展现得淋漓尽致。

“太美了……”宋悦仰着头,看着那遮天蔽日的金色树冠,小声嘟囔着,眼睛里全是惊叹。

“是啊,泽山相互感应,一直生生不息……”我也被这天地间的美景给震撼到了。

我们坐在厚厚的银杏叶上,背靠着古老的树干。

阳光透过树枝树叶的缝隙,洒下一块块光斑,照在身上暖烘烘的。周围特别安静,就听见风吹过树林的沙沙声,还有泉水叮咚叮咚的响声。

“师兄,”宋悦轻轻地开口,打破了安静,声音里带着一点点紧张,还有点期待,“你还记得师父说的‘咸’卦吗?‘取女吉’……”

我的心一下子跳得快了起来,扭头看着她。

金色的光斑在她长长的眼睫毛上跳来跳去,她那清亮亮的眼睛里映着金色的树影,也映着我。

她的脸有点红,就像秋天的晚霞。

“当然记得。”我说话的声音也有点紧张,带着点笑意,“泽山相互感应,心意相通,坚守正道就能长长久久。”

宋悦的脸更红了,她低下头,手指头不自觉地卷着一片金黄的银杏叶,声音小得像羽毛飘:“那……那你觉得……我们现在……算不算是……‘咸’卦感应很深,‘利贞’也有盼头啦?”

她这话,就像一滴清泉掉进心潭里,激起一圈圈的波纹。

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词,就是在易经道理熏陶下,简简单单的心意,还有小心翼翼的确认。

在这千年古树和泽山清泉的见证下,这份情意显得又纯净又庄重。

我伸出手,轻轻地放在她凉凉的手背上。她轻轻颤了一下,可没躲开,反而把手翻过来,和我十指交叉。

手心里贴着的温度,比太阳照的还暖和。

“算。”我看着她,眼神又坚定又温柔,清清楚楚地回答。

“泽山相互感应,就是我心里向往的。悦儿,从现在起,我们不光是同门,更是心意相通、志向一样的道侣。

在学易经这条路上,咱们手拉手一起走,泽和山一直靠着,好不好?”

“道侣……”宋悦把这个词重复了一遍,眼睛里一下子满是亮晶晶的光,比满树的金色叶子还耀眼。

她用力地点点头,笑得像秋天的太阳一样灿烂:“好!师兄……不,唐坤!咱们说好了!一起学易经,一起领悟道理,泽和山永远相伴!”

金色的叶子在我们身边飘来飘去,泉水叮咚响着,就好像在给我们这个郑重的誓言伴奏。

古树不说话,泽山好像有灵性,它们都看着两颗年轻的心,在这深秋的美景里,用易经做媒,用大道做约定,许下了一起相伴、一起探索深奥道理的承诺。

泽山相互感应,道侣刚刚结成。这份感情、这个场景,还有这个心意、这个誓言,都刻在了秋天,也永远印在了我们心里。(第十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