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在小林家阳台表明心意后,我和她的关系就像“风火家人”卦一样——上卦巽为风、下卦离为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透着股顺理成章的暖。
周末学易经的队伍,也从“师徒三人一猫”,变成了“两对组合一猫”——我和小林并肩记笔记,张大爷和老橘负责点拨,日子过得比蜜还甜。
这周六,小林说她爸妈想把次卧改成书房,让我们帮忙看看布局,顺便“验收”下上次挪完的鱼缸效果。
我特意提前半小时到她家楼下,刚停好车,就看见小林穿着浅紫色的卫衣,站在单元门口等我,手里还提着两杯热豆浆:“刚买的,你趁热喝,一会儿调布局得费脑子呢。”
我接过豆浆,指尖碰到她的手,两人都有点脸红,又忍不住相视而笑——这种心照不宣的甜,比张大爷说的“阳上加阳”还让人暖和。
进了门,小林妈就拉着我往客厅走:“唐坤你看,鱼缸挪到东边后,我这心里踏实多了,连看电视都觉得顺气!”
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看,鱼缸放在东边角落,旁边摆了盆绿萝,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的,确实比之前对着电视时舒服。
张大爷也跟着点头:“水属阴,东属阳,阴得阳生,气场就顺了。现在调次卧,重点是‘文昌位’——书房要聚气,才能让人静下心来读书写字。”
我们跟着小林爸去次卧,房间不大,放着一张旧书桌和一个衣柜,窗户朝西,下午会晒到太阳。
张大爷掏出罗盘测了测,指着书桌的位置说:“书桌现在对着窗户,西晒属‘燥阳’,容易让人烦躁,得挪到北边靠墙的位置,北边属阴,阴能制燥,还能让人静下心来。”
我和小林赶紧动手挪书桌,她抬桌子腿,我扶桌面,配合得格外默契。
小林爸看着我们,笑着对张大爷说:“您看这俩孩子,干活都这么有默契,真是天生一对。”
小林脸一红,我心里也美滋滋的,手上的劲都大了几分。
挪完书桌,张大爷又指着衣柜说:“衣柜属‘阴滞’,别对着书桌,往南边挪挪,跟书桌形成‘阴阳相济’的格局。再在书桌上摆个文昌塔,木属性的,能助文气,以后不管是孩子写作业,还是我们看报纸,都能静下心来。”
小林妈赶紧从抽屉里拿出个小木塔:“早就准备好了!上次听您说文昌位,我就特意买了一个。”
说着就把文昌塔摆在书桌左上角,位置刚好在罗盘测的“文昌位”上。
忙完已经到了中午,小林妈做了一大桌菜,红烧肉、糖醋鱼,全是我和小林爱吃的。
吃饭的时候,小林爸突然问:“唐坤,你和小林现在处得挺好,以后有啥打算啊?”
我心里一慌,刚想开口,小林就碰了碰我的胳膊,笑着说:“爸,我们现在只想好好学易经,好好工作,以后的事,慢慢商量。”
张大爷也跟着打圆场:“易经讲‘循序渐进’,感情也一样,慢慢来,才能走得稳。”
吃完饭,我和小林送张大爷回家,路上老橘跟在我们后面,时不时蹭蹭我们的脚。
小林突然停下脚步,看着我说:“唐坤,我觉得跟你一起学易经、调风水,特别踏实。以后不管是调家宅,还是过日子,我们都一起跟着张大爷学,好不好?”
我握紧她的手,认真地点头:“好!不光学易经,以后的日子,我也想跟你一起过,像张大爷说的‘阴阳相济’,一辈子都顺顺利利的。”
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老橘在旁边“喵”了一声,像是在祝福我们。
我摸了摸兜里的桃木卦牌,又看了看身边的小林,突然觉得,易经教会我的不只是卦象和风水,还有怎么去爱一个人,怎么去过好一辈子——这大概就是张大爷说的“易理即生活”,最朴素,也最珍贵。
回到家,我给张大爷发了条消息:“大爷,谢谢您教我们易经,也谢谢您让我们遇到彼此。以后我们会好好学,好好过日子。”
没一会儿就收到回复:“好小子,懂得珍惜就好。易经讲‘家和万事兴’,你们俩好好的,比啥都强。下周咱们学‘家人卦’,刚好跟你们的事配得上。”
我看着消息,忍不住笑了,小林凑过来看,也笑得眉眼弯弯。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我们握在一起的手上,温暖又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