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易经智慧:开启人生新境界 > 第20章 第二十回 易理伴余生圆满 烟火续新篇传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章 第二十回 易理伴余生圆满 烟火续新篇传承

一年后的周六,向阳里小区格外热闹——我和小林的婚礼就在张大爷家楼下的小广场办,没有复杂的仪式,只有亲友和邻里,还有被装扮得喜气洋洋的梧桐树。

我穿着浅灰色西装,手里攥着那枚乾卦牌;小林穿了件绣着牡丹纹样的中式礼服,坤卦牌用红绳系着,挂在颈间。

张大爷站在我们身边,穿着崭新的蓝色中山装,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还是攥着那个旧罗盘,只是罗盘边缘多了圈新缠的红绳——是小林特意给缠的,说沾沾喜气。

“吉时到!”随着张大爷的声音,广场上响起掌声。

他举起罗盘,对着太阳的方向测了测,笑着说:“今日辰时,太阳在东,属阳;微风在南,属巽,巽为风主‘顺’。天地阴阳调和,是个好日子,祝唐坤、小林‘乾坤相配,白头偕老’!”

我和小林对着张大爷深深鞠了一躬,又给在场的亲友鞠躬。

小林妈擦着眼泪笑:“多亏了张大爷,不光教他们学易经,还让他们找到了彼此,这日子啊,肯定越过越顺!”

婚礼简单却温馨,邻里们送来的礼物全是实用的:王大妈的手工鞋垫,李叔的自制酱菜,还有之前找我帮忙找表妹的同事,特意送了幅手写的“家和万事兴”。

老橘蹲在桌子上,面前摆着个青花瓷碗,里面盛着它最爱的猫粮,时不时抬头看我们,尾巴晃得跟小旗子似的。

中午吃饭时,张大爷拉着我和小林的手,从口袋里掏出个线装本,封面写着“易理生活记”:“这是我一辈子的笔记,里面记着怎么用易经断小事、调家宅、处人情。

现在交给你们,不是让你们当‘半仙’,是让你们记住,易经的道理从来不在书里,在生活里——夫妻相处要‘阴阳相济’,待人接物要‘巽风谦和’,遇到坎儿要‘震雷破困’,把这些记在心里,日子就不会差。”

我接过笔记本,封面还带着张大爷手心的温度,里面的字迹苍劲有力,每一页都记着生活里的小事,旁边还画着简易的卦象,比如“王大妈丢鸡,得‘地泽临’卦,断在西南柴房,果得”“李叔孩子考试,得‘火天大有’卦,断能及格,应验”。

看着这些,我突然明白,最好的易理,从来不是玄乎的预言,而是把日子过顺的智慧。

婚后的日子,就像张大爷说的“风火家人”卦——我在公司负责文案策划,小林做行政,下班回家一起做饭、看易经笔记,周末跟着张大爷学新的卦理,偶尔帮邻里调调家居布局。

有次楼下张婶说孙子总哭闹,我和小林去看了看,发现孩子的婴儿床对着镜子,属“阴冲”,帮她把镜子挪走后,孩子果然不闹了,张婶特意送了袋自家种的西红柿,说“比吃药还管用”。

又过了两年,我们有了个女儿,取名“唐易安”,小名“小卦象”。

张大爷特别疼她,每次来都抱着她在小区里转,教她认太阳的方向:“小卦象你看,早上太阳在东边,是阳;晚上在西边,是阴,阴阳转一圈,就是一天,跟日子一样,有顺有逆,都得好好过。”

有天傍晚,我带着小易安在楼下玩,她手里拿着个小罗盘,是张大爷给她做的迷你版,学着张大爷的样子蹲在地上画卦象,画得歪歪扭扭,却格外认真。

张大爷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用树枝帮她把卦象改整齐:“这是‘乾卦’,代表天,以后小卦象要像乾卦一样,刚健又温柔,把日子过亮堂。”

我站在旁边看着,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老橘蹲在旁边,慢悠悠地舔着爪子。小林走过来,挽着我的胳膊,笑着说:“你看,咱们的小易安,以后肯定是张大爷最好的徒弟。”

我点点头,心里满是踏实。从失业蹲在便利店啃凉包子,到跟着张大爷学易经,再到遇到小林、组建家庭,这一路的顺与逆,都藏着易经的道理——不是靠卦象预测未来,而是靠智慧把当下过好。

晚风拂过,带着梧桐树的清香,小易安举着迷你罗盘跑过来,奶声奶气地说:“爸爸,爷爷说我画的卦象能让日子顺,以后我要教小朋友一起画!”

我抱起她,摸了摸她的头:“好啊,以后咱们一起跟爷爷学,把易经里的道理,一代代传下去,让大家都能把日子过顺、过暖。”

远处,张大爷看着我们,笑着挥了挥手,手里的旧罗盘在夕阳下闪着光——那光,不是罗盘的光,是日子的光,是传承的光,是易经里最朴素也最珍贵的光,会一直照着我们,照着往后的岁岁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