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 第638章 对他而言终究是件好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8章 对他而言终究是件好事

待李岳退下,不消片刻院中便挤满了人。青林县不愧商贸重镇,前来打探消息的富户竟有百人之多,将庭院堵得严严实实。

敞开的大门处,可见外头人群摩肩接踵,挤不进院的仍在高呼\"李大人\"。

\"青林县当真富庶!\"

周明玉视线掠过人群,耳畔似有银钱碰撞之声。

平乐县的百姓面如菜色,目光躲闪畏缩。

再看这些青林县富户,绫罗绸缎加身,腰腹 ** 如鼓。只是近日被邪祟所困,人人眼下乌青,唇裂渗血,鼻翼旁还生着红肿的疖子,哪还有半分往日威风。

\"三年前平乐县也曾繁华。\"

张承顺口接话,随即意识到失言,赶忙补救:\"不过有大人坐镇,定能重现盛景。\"

周明玉浅笑:\"人太多不便议事,让他们选几个代表。\"

青林县衙役出去传话,外头顿时炸了锅。

\"李大老爷!\"

\"李青天!\"

呼喊声连绵不绝。

张显气得直捶廊柱:\"分明是大人主事,倒喊起李青天来了——\"

\"虚名罢了。\"周明玉浑不在意。

张显低声抱怨:\"大人您也太宽厚了......\"

外间衙役朗声道:\"大人只见代表,速选三人入内。\"

人群静默片刻,很快推出三位富户代表,随县令一同进入厅堂。

\"李大人——\"

几人刚高声呼唤,却见厅内空荡无人。

只见两侧站着青林县差役,主位端坐着一位女子,身旁立着两个身形魁梧的孪生汉子。

\"这......\"

富户们面面相觑。

\"李大人去哪儿了?\"

引路的使者在旁低声提醒:\"这位是秦大人特意邀请的贵客。\"

\"本官是望江县的令司,此次前来文林县,专程为此案奔走。\"

孙远山含笑说道。

\"望江县?\"

一听她自报家门,几名乡绅中当即便有人惊呼:

\"莫非是孙大人?\"

孙远山略显意外,侧身看向说话之人:

\"阁下认识我?\"

那人年约六旬,穿着一件靛青绸衫,比起其他三位体态丰腴的乡绅,他的身形更为清癯。

他蓄着灰白胡须,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只是唇边几处裂口随着说话沁出丝丝血痕。

孙远山略一打量,心中了然:

\"阁下是周先生的好友?\"

\"正是!\"

老者闻言如释重负,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果然是望江县的孙大人!\"

他连忙正了正衣冠,郑重行礼:

\"老朽黄景明,久闻孙大人断案如神,周兄曾提起,大人执掌望江县后,短短时日便连破三起妖邪之案,以霹雳手段平定乱局——\"

\"岂止三起。\"

韦无咎出声补充:

\"大人临行前又破一案,如今已是四案在身。\"

\"四案?!\"

黄景明瞠目结舌,惊得胡须直颤。

其余几人窃窃私语,脸上写满震惊。

按照常理,驱邪者的实力并非以年岁论高低,而是观其周身邪气判定厉鬼的凶险程度。

比起满脸阴鸷、鬼气森森的秦河,孙远山年纪轻轻,言笑晏晏,周身不见半点邪气萦绕,仿佛与厉鬼毫无干系。若非此刻身处文林县镇邪司正堂,且有多位令司在场作保,众人几乎要怀疑她的身份真假了。

见众人将信将疑,孙远山也懒得赘言。

四位乡绅眼神交汇,最终推举黄景明代为发言。毕竟有周先生这层渊源,由他出面最为妥当。

\"老朽听周兄说起,大人您——\"

\"闲话免谈,本官尚有公务在身,直言来意便可。\"孙远山衣袖一挥,干脆利落。

黄景明一时语塞,环视众人,在几位同僚催促的目光下,他咬了咬牙,硬着头皮问道:

\"不知大人为何离开望江县,亲临文林县?\"

见孙远山不答,他踌躇片刻,又试探着开口:

\"大人可曾听说,文林县近日发生一桩离奇命案......\"

这次孙远山没再沉默,颔首道:

\"知晓,本官正是为此案前来。\"

\"当真?\"

她的话令满座哗然。

秦河对妖邪案件避之犹恐不及的态度,早已在平日行事中显露无遗。

白河县的判官对这桩案子不管不问,张明远等人根本没想过青林县的判官周文盛会主动揽下此事。

\"大人专程为这桩案子跑一趟?\"张明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本能地环顾四周,想从同伴脸上得到印证。

周文盛点头道:

\"正是为此事而来。\"

\"大人此话当真?\"

倒不是张明远多疑,实在是因为他们已经被王大海搪塞了整整十天。

如今白河县的鬼祸迟迟未解,众人都活在恶鬼的阴影下,邻县的判官突然要来办案,简直像是王大海随便找个人来糊弄他们。

\"这么着吧。\"

周文盛懒得废话,直接对四人说道:

\"光说无凭,待会儿我要去李家查看现场,你们既然是乡里代表,就跟我走一趟。\"

听到这话,四人顿时面如土色,刚要推辞,周文盛却不容置疑:

\"这案子你们必须全程跟着,亲眼看看我的手段。青林县正缺人手,等案子结了,你们干脆随我回去当差。\"

\"......\"

陈氏兄弟见他 ** 乡绅搬迁,不由得心头直跳。

几位乡绅代表闻言大惊失色,连忙摆手:

\"万万不敢耽误大人办案。\"

谁不知道处理鬼案凶险非常?

他们常与水镜司打交道,深知判官办案总要带上几名随从——那可都是要命的任务。

周文盛嘴上说是让他们见识见识,难保不是想拿他们当挡箭牌。

\"万万使不得!\"

\"老朽年老体弱,实在帮不上忙——\"

其中一位穿官服的老者更是吓得连连作揖:

\"大人明鉴,下官还要处理白河县政务,实在分身乏术。\"

\"那你们想怎样!\"

方才还和颜悦色的周文盛突然变脸,厉声喝道:

\"我要办案,你们不信;请你们同去,又百般推辞,莫非是故意消遣本官?\"

\"不敢!绝无此意!\"

几人慌忙否认。

张明远急中生智,连忙上前:

\"在下年迈体衰,恐怕要拖累大人办案,但大人不辞辛劳从青林县赶来,不管案子能否了结,这份情谊都让我们感激万分。我愿献上白银十万两——\"

话没说完,他瞥见周文盛皱起眉头,立刻改口道:\"五十万两,给大人接风洗尘!\"

见他带头,其他人顿时会意,跟着表态:\"我也出五十万两——\"

四人刚进门,正事还没谈,就已经凑出两百万两白银。原本板着脸的周文盛听罢,双手一拍,笑容满面:\"这话说得在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她侧身对张铁山道:\"张大哥,把他们的姓名记下,待会儿让他们签份契约,等事情办妥就去领钱。\"张铁山依言照办。

周雪梅没想到此次金光县之行收获颇丰,不仅得到一枚奇特的保命铜钱,还意外获得两万两白银,实在是笔不小的财富。她挥了挥手:\"若没有其他事,大家就散了吧,趁着天色尚早,我要出去一趟。\"说罢起身离开正堂,在金光县差役的带领下从偏门走了出去。

她刚离开,留下的几位富商代表和县官便面面相觑,不约而同露出苦笑。其中一人忍不住问道:\"李兄,这位真是青林县新上任的捕头大人?\"

李明德摇头叹道:\"旧友来信时确实提过青林县新来的捕头是位女子,可捕头向来受官印制约,擅自离开辖地哪有这么简单?\"

另一人沮丧道:\"看来这银子是打水漂了。\"

众人沉默片刻,脸上满是忧虑。他们在金光县都是家财万贯、有头有脸的人物,虽说五千两银子不算小数目,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真正令他们恐惧的是,妖物作祟一日不除,他们就随时可能遭遇不测。若是全家遭殃,留下金山银山又有何用?

富商们愁眉不展,周雪梅却无暇顾及他们的心思。她从衙门侧门出来,只见门外停着一辆马车,换过装束的王大川正坐在车里,同行的还有戴着斗笠的孙志明。孙志明是金光县派往青林县的联络人,曾与周雪梅有过接触。王大川带着他,既是为了讨好周雪梅,也想借 ** 听青林县的近况。周雪梅假装不知情,直接登上马车。

金光县财力雄厚,王大川备好的马车比青林县的宽敞许多,车厢内能轻松容纳十余人,座椅更是柔软舒适。

她刚坐定就问道:

\"听孙志明说,最早出现怪事的地方是城外的道观,据说报官的是住在杨柳巷的?\"

王大川早已从孙志明那里得知此行缘由,知道孙志明曾被周雪梅所伤,而她此来确实是为处理妖物作祟一事。

虽满腹疑问,但面对周雪梅的问话,王大川仍答道:

\"正是如此。\"

既然躲不过这桩怪事,且周雪梅愿意接手,对他而言终究是件好事。

近日县里富商步步紧逼,其中不乏曾在京城为官者,甚至有传言说有人要将此事上奏朝廷。王大川正为此焦头烂额,周雪梅的到来反倒让他松了口气。

这桩怪事虽让他深感不安,但他并未怠慢调查,闻言便继续道:

\"那道观名叫清风观,原本是座破败的野观,只有几个老道士守着。四五年前,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民在此出家,香火才渐渐兴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