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辽国公 > 第548章 故意不小心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浙东集团那些官员,心中惶惶不安,赶忙设法清理手脚,收拾首尾,一心想瞒住罪行,不让锦衣卫察觉分毫。

只是他们浑然不知,锦衣卫早将他们的恶行查得清清楚楚,一丝不漏。

只不过,要处置这些人,还得朱元璋点头下令才行。因此,锦衣卫虽已掌握罪证,却也只能暂且按兵不动。

锦衣卫已将主要罪证搜罗齐全,只是还有些细枝末节也得弄明白。毕竟要连根拔除浙东集团,光处置那几个主犯可不成。

浙东集团很快回过神来,寻思着要打听朱元璋为何动怒。

他们想着,找不着毛骧,找牛达也是一样。

毕竟这事的由头还是牛达,要是牛达没把那文书呈上去,哪会有这一连串的事儿。

只是浙东集团的人不好直接去找牛达,便寻思着得找个中间人,去牛达那儿摸摸底,探探口风。

只要晓得朱元璋为啥发怒,那往后处理这事儿,回旋的余地自然就多些。

浙东集团众人焦急万分,思来想去,便找上一些在朝中保持中立的官员。

他们先是满脸诚恳,跟这些官员大谈往日交情,言辞恳切,说得那是情真意切。

紧接着,又许下诸多好处,金银财宝、美宅良田之类的,诱惑满满。

如此这般,晓之以情,动之以利,只求这些中立官员能去牛达那儿,替他们探探口风,摸摸底,好知晓朱元璋发怒究竟所为何事。

在朝中,有些官员素日里保持中立,不轻易站队。

然而,浙东集团深谙“财帛动人心,利益熏人志”之理,对这些中立官员又是送礼,又是许下重诺。

果不其然,还是有那么些官员没扛住诱惑,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这些被说动的官员,各自寻思着法子,前往牛达府邸拜访。

到了牛达府上,他们先摆出一副轻松的姿态,与牛达闲聊家常,营造出轻松氛围。

言语间,时而提及近日朝中诸事,旁敲侧击。偶尔装作不经意地刺探情况,想从牛达口中套出朱元璋发怒缘由。

可牛达何等精明,哪能轻易让他们得逞。

这些官员虽费尽心思,却也只能在牛达的含糊回应中,暗自琢磨,不知能否探出有用口风,内心既期待又忐忑。

有个平日里与牛达交情尚可的官员,来到牛达府邸,二人于厅中饮茶。这官员开口道:“牛兄啊,此番你可是掀起了不小的风浪呐。”

牛达闻言,缓缓说道:“这朝堂里头,向来暗流涌动,风浪处处都有,不过是分个大小罢了。”

那官员劝道:“牛兄啊,朝堂之上行事,不可太过锋芒毕露。常言道,留条后路,才能全身而退。你这次如此直接,可得罪了不少人,往后可如何是好?”

牛达神色坦然,说道:“这有甚可怕?大不了把这身官袍一脱,回辽东种地去,总不至于饿死。”

那官员赶忙劝道:“牛兄,你这话说得忒轻巧了。想咱们当年,十年寒窗苦读,吃了多少苦,费了多少心力,方才有今日这一官半职。怎能说弃就弃?你得罪这么些人,往后仕途怕是艰难。不为自己想,也得为多年的苦读思量思量啊。”

牛达听了,却反过来道:“我读书,为的是明理明智,可不是单单为了做官。能有这官职,不过是因缘际会罢了,哪是什么最终所求。”

那官员闻言,不禁夸赞道:“牛兄果然豁达,非一般人可比。只是这朝堂复杂,诸多时候,身不由己啊。你此番行事,怕是已惹下不少麻烦,日后还需多加小心才是。”

牛达轻抿一口茶,缓缓说道:“多谢提醒。但我做这些事,心中有数。我还不至于蠢笨到主动把刀递给别人。”

那官员犹豫片刻,终是忍不住委婉试探起来。

他放下茶杯,脸上堆起几分关切又带着点小心翼翼的神情,说道:“牛兄,实不相瞒,如今朝堂因你呈给陛下的文书,人心惶惶。我也着实担心会无端被殃及。牛兄能否稍稍透露,那文书之上究竟写了些什么?也好让我心里有个底,早做些准备,免得稀里糊涂遭了牵连。你我相交一场,总不忍心看我蒙在鼓里,陷入困境不是?”

说罢,目光紧紧盯着牛达,眼神中满是期待,似盼着牛达能网开一面,给他指条明路。

牛达说道:“你担的哪门子心?这事儿与你又不相干。”

那官员又道:“难不成是江南那边出了事?”

牛达默不作声。官员又试探:“莫不是江浙那边?”

牛达依旧不言语。

可这官员眼尖,从牛达些许细微神色变化里,像是捕捉到了什么,心中暗忖,看来此事八成和江浙脱不了干系。

他忙道:“哎呀,不聊这些烦心事了。难得来我这儿一趟,今日就在我府中用膳。当然喽,可不能像以往那般招待你,不然万一朝会上又有人弹劾我,说我生活太过奢靡。虽说对我也没啥实质损失,可听着总归心烦。”

那官员笑着说道:“牛兄,你这话讲的。但凡有点眼力见儿的,都晓得那是有人故意给你使绊子,想让你不痛快,你又何苦为此动气呢?”

牛达哼了一声道:“我可没那般豁达,平白被人算计,还不许我生气?我又不是个没知觉的死人,更不是根木头!”

末了,那官员到底在牛达府邸用了膳,饭后牛达将其送出府去。

待牛达回转后堂,管事的赶忙凑到跟前,低声道:“老爷,今儿个为啥有意露出破绽?倘若那帮人提前有了防备,往后行事岂不是要多生波折?”

牛达微微一笑,道:“非也,就是得让他们知晓一二。如此一来,他们忙乱之中反倒易出错,露出的马脚与狐狸尾巴只会更多。”

牛达接着说道:“况且如今锦衣卫已然接手此事,咱特勤组的人,能不现身,还是尽量不现身的好。”

管事的紧接着问道:“老爷,那咱府上日常用度,当真要削减些?”

牛达哼道:“削减?削减个甚!这钱来路清白,都是咱自己挣下的,难道还花不得了?”

牛达可真不怕旁人又拿这事儿弹劾他,心想着大不了丢了乌纱,回辽东去。相较在京师当官,他更钟情辽东的日子,少了好些勾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