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凌秦原本是打算将事情的进度放缓一些,这样便能拖延些时间,好为后续的计划争取更多的周旋余地。
然而,负责挖井的人员竟是那些作恶多端的山匪,这可让他犯了难。
他可是绝不可能容忍这些山匪,在干活时偷懒耍滑,毕竟每一份赈灾粮食都来之不易,要是因为他们的怠工而造成浪费,那实在是天理难容。
于是,在宋凌秦的严格督促下,几口井的挖掘工作迅速展开,并很快便完成了初步挖掘。
此时,工人们正在按照要求对井壁进行加固,以确保这些井能够长期稳定地使用。
由于近期干旱情况严重,水源愈发稀缺,所以此次挖的井比平常都要深上许多,这无疑增加了不少挖掘难度和危险系数。
考虑到山匪们罪行累累,这打井的危险工作便都交给了他们。
宋凌秦可不会对他们心生怜悯,毕竟这些人以前杀人抢劫,坏事做尽,
在他看来,让他们在临死之前修桥铺路、打井造福百姓,也算是一种赎罪的方式。
可是,那些山匪却不这么认为。
他们心里想着,反正横竖都是一死,
在这最后的日子里,是像咸鱼一样躺着舒服,还是累死累活地干活,其中的轻重利弊,他们还是能分得清的。
所以,大多数山匪都不太愿意认真干活,能偷懒就偷懒,能耍滑就耍滑。
不过,负责监督的侍卫们可不会对他们心慈手软。
一旦发现有山匪消极怠工,侍卫们手中的鞭子便会毫不留情地抽下去,伴随着一声声怒喝:“都给我好好干活!别想偷懒!”
山匪们虽然心有不甘,但在侍卫们的严厉监督下,也只能不情不愿地继续劳作,现场充斥着山匪们的抱怨声、鞭子的抽打声以及挖土的劳作声。
宋凌秦眼看着这最后一个水井马上就要弄好了。
怎么圣旨还没到,一点消息都没有。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却始终不见半点消息,他的心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越等,那股焦虑的情绪便愈发浓烈。
实在是等得不耐烦了,宋凌秦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趁着旁人不注意,偷偷将一名亲卫拉到一旁,低声吩咐道:“你赶紧去城外找找传旨的侍卫,看看圣旨到底到哪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那亲卫心领神会,深知此事的重要性,立即领命,脚步匆匆地朝着城外走去。
亲卫知道自家主子有多着急,所以一出城,便瞪大了眼睛,在城外四处张望。
他在城外等了足足一个时辰,可依旧不见那传递圣旨的队伍的影子。
他站在原地,心中暗自思忖,这样干等下去可不是办法。
要知道,当时他出城的时候,为了不引起城中各种眼线的怀疑,是打着赈灾的名义,连马匹都没敢骑。
此刻,他望着空荡荡的道路,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决定朝着十里亭走去。
他身形一闪,凭借着身上那还算不错的轻功,飞檐走壁间,很快便来到了十里亭。
可当他赶到十里亭时,却依旧没有见到那些传递圣旨的侍卫身影。
他不甘心就这样无功而返,心里想着自己还有余力,咬了咬牙,决定继续朝着百里亭赶去。
他认为,正常情况下,那些传递圣旨的侍卫骑着快马,肯定是走官道的,可怎么都比预期多出了十几天,却还是没有一点消息呢?
这其中莫非出了什么变故?
带着满心的疑惑与担忧,他加快了脚步,朝着百里亭飞奔而去。
他万万没想到,焦急期盼的侍卫此刻正陷入两名黑衣人的围追堵截,犹如猴戏一般被戏弄。
这些黑衣人无意取他们性命,却像猫逗弄老鼠般,玩味十足地挑逗着他们。
他们的目的是将他们引偏方向,务必不要让他们朝着朔方城行进。
其中一名侍卫被砍伤了手臂,伤口正滴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