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黑衣人步步紧逼,崔二少爷虽佯装抵抗,但并未使出全力。
将自己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体现到了极致。
终于,一个黑衣人瞅准时机,手刀狠狠劈在他的后脖子上。
那一刻,崔二少爷只感觉一阵剧痛袭来,眼前一黑,但他心中的石头却终于落地。
他知道,黑衣人不杀人灭口,就只能将自己也带走了。
至此,他觉得自己离脱离流放的命运终于迈出了那一大步,尽管不知前方等待他的究竟是什么,但此刻,他充满了期待。
终于能脱离流放队伍,崔二少爷的心中只有庆幸,庆幸自己终于不用被流放到宁古塔。
那是什么地方啊?
宁古塔,光是听闻就让人毛骨悚然。它地处极寒之地,常年被冰雪覆盖,寒风如刀割般凛冽。
在那里,气候条件恶劣到了极点,冬季漫长而酷寒,最低气温能让人瞬间冻僵,呼出的热气眨眼间就能结成冰碴。
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大多从事着最艰苦、最繁重的劳役。
男丁们要开山挖矿,在那冰冷刺骨的矿井中,每日从早到晚劳作,稍有不慎就会被落下的石块砸伤,甚至丢掉性命。
女眷们则要承担各种杂役,洗衣做饭、纺纱织布,还要遭受当地官吏和兵丁的欺凌与压榨。
而且,宁古塔远离中原繁华之地,四周荒无人烟,野兽时常出没。
一旦遭遇野兽,几乎没有任何逃生的机会。被流放到那里的人,就如同被整个世界抛弃,很难再有机会回到家乡,只能在那无尽的苦难中,慢慢消磨掉自己的生命。
所以,崔二少爷一想到自己不用去那可怕的宁古塔,心中便涌起一股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却浑然不知等待他的,或许是另一场未知的危机。
*****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苏沐瑶便收拾好简单的行囊,离开了朔方城。这座城镇的赈灾事宜已基本处理完毕,百姓们的生活渐渐回归正轨,她也终于能放下心来,先行一步为宋凌秦等人探探前路。
回想这次赈灾,倒是有些出乎意料的收获。原本预想中会消耗大量粮食,可实际算下来,带去的粮食并未用掉多少,反而因抄没了博陵崔氏的家财,得了一笔丰厚的补充。
起初的计划是,除了朝廷筹集的粮食,沿途还要借助官府的力量,向各地富户用银钱购买一部分,以补不足。可连皇帝都未曾料到,他们这一路走下来,光是从先前被贪墨的粮仓里起获的粮食,再加上博陵崔氏一家抄出的数目,竟足足凑齐了近六十万石粮食。
这等数量的粮食,足够一支大军补给许久,对于接下来的赈灾之路而言,无疑是解了燃眉之急。苏沐瑶骑着马,行在清晨的官道上,想着这些粮食能救下更多灾民,嘴角不禁微微上扬。前路或许仍有波折,但有了这份底气,总归能从容几分。
于是,皇帝决定一举两得,顺势指派他们继续向西北地区实施赈灾工作,直至边境地带。
剩余的粮食则交付给边关守军,作为其所需的粮草资源,同时也为那里的将士们运送去了今年的军饷。
今年的边关地带同样遭受了久旱之苦。
幸而去年冬日里的积雪在融化后形成了水流,缓解了干旱状况,使得其受旱程度不如朔方城附近严重。
然而,军队同样需要充足的粮草供应,因此赈灾的粮食中有一部分不得不从军队的储备中调配。
恰逢此次查获的粮食与钱财颇为丰厚,既然他们此行顺路,便不妨直接将物资送往边关,以减轻那边将士们肩上的重担。
顺路??
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那叫顺路?
听到续派的差事,石峥手里的笔差点掉在案上,他揉了揉自己的腰,仿佛已经可以预见自己老腰将要受的罪。
他也只能对着宋凌秦苦笑。
这哪是顺路,分明是绕着熙云国走了半圈。
从朔方到西北边关,快马加鞭也得月余,这寒冬腊月的,光是赶路就得脱层皮。
宋凌秦皱眉看着圣旨上“顺路”二字,指尖在纸页上划了道印子。
“陛下倒是会省事,合着我们成了跑腿的了。”
“他抬眼看向石峥,你那老腰要是扛不住,路上我让亲兵多备副腰垫。”
石峥刚想接话,外头传来驿卒的吆喝,说是抄家抄出来的粮草车到了。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
石峥起身,扶了把桌子:“罢了,赶紧把这边的账册理完,粮草点清了就出发。”
希望赈灾到边关的时候还未下雪,不然雪太大,连车马都难行。
宋凌秦已经开始翻查物资清单:“我让后厨多备些御寒的生姜,还有跟附近商铺收一些棉衣,到了西北总会用的上。”
他刚说完,顿了一下,又想起了其他:“对了,让亲兵采买一些冻疮膏带上,西北风刮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两人一边吩咐手下加急准备,一边核对着粮草数目,笔尖在账册上划过的声音都比平时快了三分。
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
石峥揉着腰叹气,宋凌秦望着窗外渐沉的天色,都在心里盘算着这趟十万八千里的“顺路”差事,他们都怀疑,怕是今年真要把年关耗在路上了。
苏沐瑶离开朔方城时,身边没带一个侍卫,却将剩下的鬼鬼们都收进了星渊仪中,全部带走了。
石峥和宋凌秦昨夜便知晓,已有不少鬼鬼积攒够功德,得以洗去怨气、奔赴轮回,剩下的本就不多。
想起这些时日的相处,两人心里都有些怅然——那些鬼鬼虽无形无质,却总在暗处帮着传递消息、探查动静,不知不觉间竟生出了几分交情。
如今听闻它们能得善终,既为它们高兴,又惋惜没能好好送送它们。
苏沐瑶见两人脸上带着不舍,便笑着安慰:“不必惋惜,往后若是再遇上有冤屈的魂魄,我再收些来与你们作伴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