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好仃一大早就把打印好的《环保达标初步方案》放在了厂长的办公桌上。文档封面是浅蓝色的,纸张边缘有点卷,像是刚从打印机里跳出来还没来得及压平。
“这玩意儿比年终总结还厚。”厂长拿着方案翻了几页,眉头微微皱起,“你是要给环保局写情书?”
“不求表白成功,至少别被拉黑。”刘好仃笑着接过话头,“里面详细列了优先整改的三个重点方向,还有分阶段执行计划。”
厂长合上文件,看着他:“预算这块儿……你是不是没考虑我们今年的利润情况?”
“我当然考虑了。”刘好仃点头,“所以建议先批个定金,锁定设备供应商。等安装进度到了再付尾款。”
厂长沉默片刻,忽然笑了:“你这套‘分期付款’思路倒是新鲜。”
“不是新鲜,是务实。”刘好仃摊开手,“现在环保检查越来越严,咱们不能等到罚单来了才想起修漏补缺。”
厂长点点头,把文件推回给他:“那你去财务那边走流程吧,让他们评估一下可行性。”
“谢啦厂长。”刘好仃起身时顺手拿起了那份文件,转身离开办公室前,目光扫过厂长桌上的一个塑料夹子,上面贴着一张写着“节能补贴申请指南”的纸。
他脚步一顿,但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带上了门。
财务部走廊里的空气总是特别安静,连空调出风口的声音都像在刻意放轻。
刘好仃走进财务主管的办公室时,对方正低头看报表,手里握着一支笔,时不时敲两下桌面。
“又来找我要钱?”财务主管抬头看了他一眼,语气中带着点无奈。
“这次不是白要。”刘好仃坐下来,把方案放在桌上,“你看完就知道,前期资金主要用于锁定设备和基础排查,后续还能分期。”
财务主管翻开方案,一页一页地看,神情逐渐认真起来。
“这个除尘设备换新……价格怎么这么高?”她指着其中一页问。
“因为这是行业专用型号,能承受高温废气,耐腐蚀。”刘好仃解释,“市面上便宜的通用型,用不了两个月就得修。”
财务主管叹了口气:“你们这些搞技术的啊,总想着一步到位。”
“我不是想一步到位。”刘好仃笑了笑,“我是怕一步不到位,后面全得重来。”
财务主管合上文件,沉吟了一会儿:“我可以签字同意,但必须附条件——采购环节你要亲自跟进,确保每一分钱花得值。”
“没问题。”刘好仃点头,“我还准备联系几家有玻璃厂合作经验的供应商,做对比评估。”
“那你自己注意控制成本。”财务主管顿了顿,“另外……”她抽出一张纸递过来,“这个节能补贴申请你可以看看,说不定能减轻点压力。”
刘好仃接过来一看,果然就是早上在厂长桌上看到的那个指南。
“谢谢提醒。”他收好资料,站起身,“我去采购组那边碰个头。”
财务主管摆摆手:“去吧去吧,记得回来报销复印费。”
“一定。”
采购组的办公室不大,墙上挂着几幅设备图册,角落里堆着几个快递盒,拆了一半,露出里头的产品样本。
“老刘!”采购组长一见他就打招呼,“你来得正好,我们正愁呢。”
“愁啥?”刘好仃坐下。
“你说的那几家环保设备商,我们找了半天,发现他们都没做过玻璃厂的项目。”组长皱眉,“都是做食品、电子的。”
“那就找有经验的。”刘好仃说,“我在东莞那边有个熟人,以前帮他们厂子改过废气处理系统。”
“行,那你赶紧联系。”组长掏出笔记本,“我这边先把技术参数清单整理出来。”
刘好仃拿出手机拨了个号码,一边等人接听一边对他说:“你们先把性能要求写清楚,包括处理量、排放标准、能耗范围这些,方便我们筛选。”
电话很快接通,传来一个爽朗的声音:“哟,刘哥,好久不见!”
“最近忙啥呢?”刘好仃笑。
“刚做完一家玻璃瓶厂的改造项目,正歇几天。”
“巧了。”刘好仃说,“我们这边也要更新环保设施,你那边有没有合适的厂商推荐?最好是做过玻璃行业的。”
“有啊!”对方立刻兴奋起来,“有一家叫‘绿源环保’的公司,上次我们那个项目他们也参与了,设备稳定,售后也不错。”
“那太好了。”刘好仃记下名字,“回头我把参数发给你,你帮忙做个评估。”
挂掉电话后,他转头对采购组长说:“找到了,一家有玻璃厂经验的公司,名字叫绿源环保。”
“行,我这就让他们发资料过来。”组长开始敲键盘,“顺便问问报价。”
刘好仃点头,目光落在桌上一份样品图册上,随手翻了翻。
突然,一张便签从里面飘了出来,落在他手边。
纸上写着一行字:
“上次贵司渗漏事故我们也有参与修复。”
刘好仃愣了一下,把这张纸夹进了自己的笔记本里。
下午,车间里已经开始清理老旧除尘设备。
一台台锈迹斑斑的机器被拆下来,工人们围在边上,有人搬零件,有人记录编号。
“这台早该换了。”维修班长蹲在地上,摸了摸底部一根排水管,“你看这里,已经锈穿了。”
“拍几张照片留档。”刘好仃交代道,“回头写进报告里。”
一个工人嘟囔了一句:“换了设备,产量会不会受影响?”
刘好仃听见了,走过去:“短期肯定有点影响,但长期来看,效率会更高。”
“怎么讲?”工人疑惑。
“这些旧设备噪音大、能耗高,还容易坏。”刘好仃指了指旁边的一台,“一个月光维护费就不低。”
“那也不能全拆了吧?”另一个工人说,“万一新设备装不上怎么办?”
“不会让你们空等着。”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膀,“我会安排临时支援人员,先把设备腾出来,不影响生产节奏。”
工人们这才点点头,继续干活。
刘好仃站在一旁,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但只要动起来了,就离目标更近了一步。
夜色渐深,采购组那边传来了三家供应商的初步报价。
刘好仃坐在办公室里,对照着技术参数和价格表,逐项打勾。
灯光照在他的脸上,显得格外专注。
他拿起笔,在方案末尾加了一句备注:
“建议优先与绿源环保沟通,其曾参与类似玻璃厂项目。”
刚写完,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阿梅发来的消息:
“刘哥,我发现了一份2018年的渗漏事故报告,里面有提到绿源环保的名字。”
刘好仃手指一顿,眼神慢慢亮了起来。
窗外的风从厂区吹进来,带着机油混着水汽的味道。
而这一次,他没有皱眉。
他只是把那条信息重新读了一遍,然后低声说了句:
“看来,选对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