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把检测仪从工具包里掏出来的时候,电池灯还是红的。刘好仃站在车门边,看了眼表,七点零二分,王姐家的楼刚被甩在后视镜里。他没急着上车,反而绕到后备箱,把剩下的四套工具包全搬了出来。
“明天起,每套设备早上八点前必须亮绿灯。”他拍了拍小李的肩,“你昨晚被骂得不冤,咱们送上门的工具,不能比客户家的遥控器还先没电。”
小李低头看着手里那块旧电池,没吭声。林晓彤在旁边翻记录本,念出王姐最后那句话:“别迟到,我孙子要看你们怎么修。”她抬头,“她说的不是修,是演。”
“那就演好点。”刘好仃关上后备箱,“从今天开始,谁卡在流程里,谁就是舞台上的绊子。”
他掏出手机拨给仓库老张:“老张,所有外带设备列个清单,电池、电源、线材,每天晨检签字。漏一次,扣我考勤。”
电话挂了,他转身进了厂门,直奔会议室。原定的休假取消,黑板上“新机遇开发进展跟进会”几个字是他十分钟前亲手写的,粉笔头还滚在桌角。
七个人陆续到齐,研发组老陈最后一个进来,手里捏着一份打印稿,封面上写着“原型机测试进度报告”。刘好仃没让他坐下。
“先说电池。”他盯着小李,“断电原因查清了?”
“三号批次的老化问题。”小李掏出检测仪,“同批还有十一套在外带,建议全部召回更换。”
刘好仃点头,转向老陈:“你们实验室的设备呢?有没有用同款电池?”
老陈顿了一下,“……有两台测试仪用了。”
“什么时候换的?”
“上周。”
“换之前有没有记录能耗?”
老陈没说话。刘好仃走到电脑前,调出能源监控系统,屏幕定格在一条连续三天凌晨两点飙升的曲线。
“这三天,你们实验室夜里耗电比平时高百分之三十七。”他指着图,“是不是在偷偷补测?”
会议室没人出声。老陈低头翻报告,纸页哗哗响。
刘好仃没再问谁的责任,只说:“问题复现率多少?”
“三次测试,三次失败。”老陈终于开口,“温控模块在高温环境下漂移,偏差最大到四点六度。”
“最近一次失败数据在哪?”
“在……我电脑里。”
“现在调出来。”
老陈犹豫两秒,连上投影。图表刚弹出,刘好仃就指着其中一段波形:“这里,温度刚升到八十度,控制信号就断了。是模块坏了,还是软件没跟上?”
没人回答。软件组的小王想说话,被旁边人拉了下袖子。
刘好仃环视一圈,“现在不是藏问题的时候。客户不关心谁对谁错,只关心机器能不能用。咱们昨晚连电都供不上,还谈什么智能预警?”
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三行字:
1. 48小时内找出温控漂移根源;
2. 所有外带设备晨检制度立即执行;
3. 研发、硬件、材料三组每日三次同步进展。
写完,他点名:“小李,你来牵头。”
小李一愣,“我?”
“你昨晚被客户指着鼻子骂,最知道设备掉链子是什么滋味。”刘好仃把记事本递过去,“拿着,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应急小组负责人。谁不配合,名字记上来,我一个个谈。”
小李接过本子,翻开第一页,上面是刘好仃刚写的任务拆解:硬件组提供三套备用方案,软件组模拟极端工况,材料组追查新镀膜批次的热传导系数。
“明天下午五点前,我要看到第一轮数据。”刘好仃说完,转向市场组,“你们那份客户需求文档,也拿出来。”
林晓彤把平板推过去。刘好仃点开,看到一行加粗字:“实现全自动故障诊断与远程修复。”
他抬头,“客户真要这个?”
“我们访谈总结的……”
“王姐要的是周六上午十点前修完机器,因为她孙子要来吃饭。”他把平板转过来,“你们写的是‘全自动’,客户要的是‘别耽误时间’。咱们做的不是技术,是人家的生活节奏。”
会议室安静下来。刘好仃合上平板,“明天,市场组带研发的人,一起去两家试点客户现场。见了人,问了话,再写文档。没走访,不准动笔。”
散会后,刘好仃把小李单独留下。两人站在走廊窗边,阳光斜照进来,照在小李手里的记事本上。
“压力大?”刘好仃问。
“怕搞不定。”小李翻着本子,“温控问题涉及三个组,谁都不想牵头。”
“那就你来压阵。”刘好仃掏出钥匙串,解下一把小钥匙递过去,“这是实验室备用门禁,以后你随时能进。系统日志、测试记录,你想看就看。”
小李接过钥匙,金属冰凉。
“记住,”刘好仃说,“问题不怕大,怕瞒。咱们现在不是在赶进度,是在重建信任——客户对咱们的信任,团队之间的信任。”
他转身要走,又停住,“对了,工具包里加个充电宝的事,办了吗?”
“办了,昨天就加了。”
“好。下次别等断电了才想起来。”
下午四点,小李带着记事本进实验室。硬件组老周正在拆一台原型机,桌上摆着三块不同材质的散热片。软件组小王连着笔记本,屏幕上跑着模拟程序。材料组的小赵抱着一叠检测报告进来,头发乱蓬蓬的。
“新镀膜的热传导系数比标称值低百分之十二。”她把报告拍在桌上,“问题可能出在这。”
小王抬头,“那软件得重调参数。”
老周立刻接话:“散热片也得换。”
小李翻开本子,在“第一天16:00”那一栏写下:“初步锁定镀膜材料与散热设计双重问题,方案调整中。”
他合上本子,看了眼墙上的钟。四点零七分。
手机震了一下,是林晓彤发来的消息:“明天走访名单定了,第一家八点半,别迟到。”
小李回了个“好”字,顺手把记事本塞进工具包。包沉甸甸的,充电宝、备用电池、三套线材,还有一张刘好仃早上塞进去的便利贴,上面写着:“别怕查问题,怕的是问题查不到。”
他拉上拉链,抬头看了眼实验室的监控屏。三组数据流正在同步更新,其中一条温控曲线突然跳动了一下,随即恢复正常。
小李盯着看了两秒,起身走到电脑前,调出刚才的记录。
波形在82.3度时出现0.8秒中断,随后自动恢复。
他把这段数据截下来,新建了个文件夹,命名为“温控异常_0417_16:08”。
鼠标悬在发送键上,犹豫了一秒,还是点了出去。
消息发到了应急小组群。
两分钟后,老周回复:“这波形不对劲,咱们之前没遇到过。”
小王跟了一句:“像是信号被短暂切断。”
小赵发了个文件:“新镀膜的阻热峰值正好卡在这个温度区间。”
小李站起来,抓起工具包往研发组办公室走。
走廊的灯忽闪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