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疳
肝疳表现为面目、指甲呈现青色,眼睛生眼屎、流泪,眼睛干涩难以睁开,患儿摇头揉眼,喜欢合面而卧,耳朵流出脓水,身上生湿疮,腹部胀大青筋暴露,身体瘦弱,烦躁口渴,性情急躁,粪便带有青色。初期清热可使用柴胡清肝散和芦荟肥儿丸,调养阶段用逍遥散、抑肝扶脾汤,能有效控制病情。
【注释】在五行中,肝属木,对应颜色为青,主筋。所以当出现肝疳时,可见面目、指甲都发青,眼睛分泌眼屎、流泪,眼睛有隐涩感难以睁开,患儿会不自觉地摇头揉眼睛,睡觉喜欢合面侧卧,耳朵出现疮疡并流出脓水,腹部胀大且青筋显露,身体瘦弱,伴有烦躁口渴、性情急躁,粪便颜色发青如苔藓。治疗时,初期适宜先清除肝热,可选用柴胡清肝散、芦荟肥儿丸。若病情稍有缓解,就应当用逍遥散、抑肝扶脾汤来调理身体。
柴胡清肝散
银柴胡 栀子(微炒) 连翘(去心) 胡黄连 生地黄 赤芍 龙胆草 青皮(炒)甘草(生)
以灯心草和竹叶作为药引,将它们与其他药物一同加入适量水进行煎煮,煎好后服用所得的药液。
(方歌)柴胡清肝治肝疳,银柴栀子翘胡连,生地赤芍龙胆草,青皮甘草一同煎。
芦荟肥儿丸
五谷虫(二两,炒) 芦荟(生) 胡黄连(炒) 川黄连(各一两。姜炒) 银柴胡(一两二钱,炒) 扁豆(炒) 山药(各二两。炒) 南山楂(二两半) 虾蟆(四个,煅) 肉豆蔻(七钱,煨) 槟榔(五钱) 使君子(二两半,炒) 神曲(二两,炒) 麦芽(一两六钱,炒) 鹤虱(八钱,炒) 芜荑(一两,炒) 朱砂(二钱,飞) 麝香(二钱)
把所有药材共同研磨成细粉末,用醋调成糊来制作药丸,制成像黍米一样大小。每次服用一钱,用米汤送服。
加味逍遥散
茯苓 白术(炒) 当归 白芍(炒) 柴胡 薄荷 炙甘草 丹皮 栀子(炒)
以生姜和大枣作为药引,与其他药物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加味逍遥散如神,茯苓白术当归身,白芍柴胡薄荷草,再加丹皮栀子仁。
抑肝扶脾汤
人参 白术(土炒) 黄连(姜炒) 柴胡(酒炒) 茯苓 青皮(醋炒) 陈皮 白芥子 龙胆草 山楂 神曲(炒) 炙甘草
以生姜和大枣作为药引,与其他药物一同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调理抑肝扶脾汤,参术黄连柴苓良,青陈白芥龙胆草,山楂神曲甘草尝。
心疳
心疳表现为面色发红,眼睛脉络也发红,身体壮热且多汗,时常烦躁惊悸,患儿会咬牙、摆弄舌头,口舌干燥口渴,口舌生疮,小便色红,胸膈满闷,喜欢趴着睡觉,不爱吃东西,身体干瘦,还频繁出现呕吐或腹泻症状。治疗时,热邪强盛的,用泻心导赤汤;热盛同时伴有惊悸的,用珍珠散;患病时间长导致心虚的,用茯神汤来调理。
【注释】在五行中,心属火,对应颜色为赤,主司血脉。所以患心疳时,可见面色发红,眼睛里的脉络也呈现红色,身体高热并伴有出汗,经常烦躁不安、容易受到惊吓,患儿会不自觉地咬牙、摆弄舌头,口舌干燥想喝水,口腔和舌头生出疮疡,小便颜色红赤,胸部和横膈膜部位满闷不适,睡觉时喜欢趴着,不愿进食,身体变得干瘦,有时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如果体内热邪强盛,就用泻心导赤汤治疗;若热盛且伴有惊悸症状,使用珍珠散;如果患病时间久,导致心脏虚弱,便用茯神汤来调理身体。
泻心导赤汤(方剂内容见“木舌”相关部分)。
珍珠散
珍珠(三钱) 麦冬(五钱,去心) 天竺黄(三钱) 金箔(二十五片) 牛黄(一钱) 胡黄连(三钱) 生甘草(二钱) 羚羊角 大黄 当归(各三钱) 朱砂(二钱) 雄黄(一钱) 茯神(五钱) 犀角(三钱)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的量,用茵陈煮成的汤液来调和药末后服用。
茯神汤
茯神 当归 炙甘草 人参
以龙眼肉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起加水煎煮,煎好后服用药汤。如果有烦躁发热的症状,就加入麦冬同煎。
(方歌)茯神汤内用茯神,当归甘草共人参,若是烦热麦冬入,清补兼施功最纯。
疳渴
过量食用肥腻甘甜食物,积热内蕴,损伤人体津液,会出现极度口渴、频繁饮水、内心烦躁发热的症状。此时应迅速使用清热甘露饮,热邪减轻、津液恢复,口渴症状自然就会停止。
【注释】所谓疳渴,大多是由于肥甘厚味导致体内积热,煎熬损耗脾胃,使得津液亏缺。所以会频繁出现极度口渴、大量饮水,同时心神烦躁发热的情况。此时应尽快使用清热甘露饮进行治疗,服用后热邪减退,体内津液生成,口渴症状也就随之消除。
清热甘露饮
生地黄 麦冬(去心) 石斛 知母(生) 枇杷叶(蜜炙) 石膏(煅) 甘草(生) 茵陈蒿 黄芩
取灯心草作为药引,加适量水进行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液。
(方歌)耗液伤津成疳渴,清热甘露饮如神,生地麦冬斛知母,枇杷石膏草茵芩。
肺疳
患儿面色发白,气逆并时常咳嗽,毛发焦枯,皮肤粗糙如起粟粒且干燥,身体发热又怕冷,还流清鼻涕,鼻颊部位生疮,这种情况称作肺疳。治疗时,先使用生地清肺饮疏散病邪,接着用清热甘露饮清热,若患病日久导致肺虚,用补肺散治疗效果最佳,要依据具体症状及时加减用药。
【注释】在五行中,肺属金,对应颜色为白,主司皮毛。所以患肺疳时,会出现面色发白,气向上逆行引发咳嗽,毛发变得焦枯,皮肤上生出如粟粒般的东西,肌肤干燥,既怕冷又发热,常常流清鼻涕,鼻颊部位长出疮疡。治疗之初,先用生地清肺饮来疏散体内病邪,之后再用清热甘露饮清除热邪。如果患病时间较长,导致肺气虚弱,就应当用补肺散来治疗。
生地清肺散
桑皮(炒) 生地黄 天冬 前胡 桔梗 苏叶 防风 黄芩 生甘草 当归 连翘(去心) 赤苓
以生姜和红枣作为药引,与其他配方中的药材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待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液。
(方歌)生地清肺用桑皮,生地天冬前桔齐,苏叶防风黄芩草,当归连翘赤苓宜。
甘露饮
生地黄 熟地黄 天冬 麦冬(去心) 枳壳(麸炒) 桔梗 黄芩 枇杷叶(蜜炙) 茵陈蒿 石斛
取红枣肉当作药引,与其他药物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煎熬,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液。
(方歌)甘露饮治肺火壅,生熟地黄二门冬,枳桔黄芩枇杷叶,茵陈石斛共煎成。
补肺散
白茯苓 阿胶(蛤粉炒) 糯米 马兜钤 炙甘草 杏仁(炒,去皮尖)
加水煎煮后服用煎出的药液。
(方歌)肺虚补肺散通仙,茯苓阿胶糯米攒,马兜铃配炙甘草,杏仁微炒去皮尖。
肾疳
出现囟门迟闭、膝关节肿大、出牙和行走迟缓,身体骨瘦如柴,面色黑黄,齿龈出血,口中有臭味,双脚冰冷,腹痛腹泻,哭闹不止等症状,这是肾疳。治疗肾疳,先使用金蟾丸,之后宜接着服用九味地黄丸。要是患者先天禀赋气虚体弱,要毫不犹豫地用调元散进行治疗。
【注释】在五行中,肾属水,对应颜色为黑,主司骨骼。患上这种疳病的人,初期必定会有囟门闭合延迟、膝关节肿大、出牙和行走迟缓等肾气不足的症状。再加上过度食用肥甘厚味且不知节制,时间久了就逐渐发展成肾疳,所以会出现面色黑黄,齿龈出血,口腔内散发臭味,双脚冰冷如同冰块,腹部疼痛伴有腹泻,啼哭不停等症状。治疗时,首先用金蟾丸来治疗疳病,随后用九味地黄丸进行调养滋补。如果是先天禀赋不足的患者,则用调元散来治疗。
金蟾丸
干虾蟆(五个,煅) 胡黄连 黄连(各三钱) 鹤虱(二钱) 肉豆蔻(煨) 苦楝根白皮 雷丸 芦荟(生) 芜荑(各三钱)
把上述药物研磨成粉末,用面糊调和制成药丸,大小如绿豆般,再以雄黄包裹药丸作为外层。每次服用十五丸,用米汤化开后服下。
九味地黄丸
熟地 茱萸肉(各五钱) 赤茯苓 泽泻 牡丹皮 山药(炒) 当归 川楝子 使君子(各三钱。肉)
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细粉末,用炼制好的白蜜来调和制成药丸,药丸大小像芡实一样。服用时,用滚开的白水将药丸研化,在饭前服用。
调元散
人参 茯苓 白术(土炒) 山药(炒) 川芎 当归 熟地黄 茯神 黄芪(炙) 甘草(炙) 白芍(炒)
取生姜与大枣作为药引,和其他药物一同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汤。
(方歌)调元散治禀赋弱,参苓白术干山药,芎归熟地共茯神,黄芪甘草同白芍。
疳热
小儿患疳疾时身体发热,治疗时应当区分发热症状的轻重以及患儿体质的虚实情况。疾病刚开始,大多属于实症,适宜先用青蒿饮来治疗;患病时间久了,大多属于虚证,这时用鳖甲散治疗效果最为迅速。
【注释】小儿患疳疾,身体常常会发热。医者治疗时,要根据发热程度的轻重以及患儿体质虚实来施治。疾病初起,患儿体质多实,这种情况下用鳖甲青蒿饮治疗;若患病时日较长,患儿体质多虚,此时用鳖甲散治疗能较快收效。
鳖甲青蒿饮
银柴胡 鳖甲(炙) 青蒿 生甘草 生地黄 赤芍 胡黄连 知母(炒) 地骨皮
以灯心草作为药引,与其他药材一同置于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煎煮,待煎好后,服用煎出的药液。
(方歌)疳疾血虚身发热,鳖甲青蒿药有灵,银柴鳖蒿草地芍,胡连知母地骨同。
鳖甲散
人参 黄芪(炙) 鳖甲(炙) 生地 熟地 当归 白芍(炒) 地骨皮
加水煎煮后,服用煎出的药液。
(方歌)疳疾日久骨热蒸,鳖甲散治效从容,参芪鳖甲生熟地,当归白芍地骨同。
脑疳
脑疳大多是由于小儿感受风热之邪,再加上哺乳喂养不当,失去调节。症状表现为头皮光亮紧绷,头上生出饼状疮疡,头部发热,头发焦枯,像麦穗一样纠结。还伴有鼻干、心烦,腮部和囟门肿胀,精神困倦,眼睛视物昏暗,身体出汗发热。治疗脑疳,用龙胆龙脑丸效果很好,外用吹鼻龙脑散吹鼻,疗效十分迅速。
【注释】所谓脑疳,是因为小儿平素感受风热之邪,且哺乳喂养方面出现失调,从而引发此病。该病症可见头皮光亮且紧绷,头部生出如饼状的疮疡,头部发热,毛发焦枯,头发像麦穗般纠结在一起。同时,还会出现鼻腔干燥、内心烦躁,腮部与囟门处肿胀发硬,小儿精神困倦、眼睛视物不清,自汗出且身体发热。如果是因脑热而生疮,可用龙胆丸治疗;若表现为烦热且身体瘦弱,宜用龙脑丸治疗。此外,外用吹鼻龙脑散吹入鼻腔,病症可自行痊愈。
龙胆丸
龙胆草 升麻 苦楝根皮(焙) 赤茯苓 防风 芦荟 油发灰(各二钱) 青黛 黄连(各三钱)
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细粉末,用猪胆汁浸泡糕粉后制成糊,再做成像麻子一样大小的药丸。服用时,用薄荷汤送服,根据患儿年龄大小调整用药剂量。
龙脑丸
龙脑 麝香(各五分) 雄黄(二钱) 胡黄连(三钱) 牛黄(一钱) 朱砂(一钱五分) 芦荟(三钱,生) 干虾蟆(四钱,灰)
把上述药材研磨成细粉末,用熊胆与之混合制成药丸,药丸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三丸,用薄荷汤送服。
吹鼻龙脑散
龙脑 麝香(少许,各研细末) 蜗牛壳(炒黄) 虾蟆灰 瓜蒂 黄连 细辛 桔梗(各等分)
将上述药物研制成极细的粉末,装入瓷质盒子中储存起来。每次取出少量药粉,吹入患者鼻腔内,每天吹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