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方卫国靠在窗边,听着中院那乱成一锅粥的动静,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他觉得,易中海和秦淮茹八成没搞到一块儿去。

一来,他警告过秦淮茹,以那女人的精明,肯定会顾忌着跟自己的关系,不会轻易就跟易中海好了。

二来,易中海和秦淮茹,那都是人精中的老狐狸,真要有点什么事儿,哪会这么轻易就被贾东旭给抓包了?

他认定,这中间肯定有什么误会。

看清了情况,方卫国更不打算过去了。

这种事儿,最是难解释。他现在在院里有威望,一过去,肯定会被拉去评理。可不管他站哪边,都得得罪人。

易中海待他不薄,贾家又有秦淮茹这层关系,而且这事儿关乎名声,他一个外人,实在不便插嘴。

再说了,万一还要他跑腿送医,那不是自找麻烦吗?

他打定了主意,就以喝醉了为由,推脱过去。

中院的闹剧还在继续。

三大爷闫埠贵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他盘算着,这事儿自己捞不到什么好处,还容易得罪人,索性就盼着闹得越大越好,最好是把易中海的名声给搞臭了,让他这一大爷的职务也跟着易手,自己说不定还能得个机会。

二大爷刘海中也有类似的想法,但他知道,这事儿自己得出面管。易中海是当事人,没了话语权,他这个二大爷,就成了院里最高的权威。可他又觉得这事儿不好管,心里为难。本想找方卫国帮忙,可一听人说他喝多了睡下了,也就作罢了。

最后,还是他站出来,安排人找了辆架子车,让傻柱、刘光齐和闫解成几个年轻人,七手八脚地把贾东旭送去了医院。

贾东旭的命是保住了,但身子骨却更虚弱了。

这事儿,最终还是闹到了街道办。

易中海去街道办,想把事情解释清楚,可这种事,越解释越黑,根本没人信。

街道的王主任出面调停。易中海虽然不承认跟秦淮茹有事,但承认自己打了贾东旭。

贾张氏权衡利弊,不想把易中海得罪死,又想借这个机会好好讹上一笔。她狮子大开口,提出除了医药费,还要误工费、秦淮茹的名誉损失费等等,林林总总加起来,要五百块钱的赔偿金。

易中海只能低头认倒霉,破财消灾。他不仅没达到试探秦淮茹的目的,还惹了一身骚,名声也受了损。

方卫国听说这个结果,心里乐开了花。这局面,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易中海和贾东旭两败俱伤。易中海名声受了损,以后再想打秦淮茹的主意,就得掂量掂量了。贾东旭身体受了伤,没个三五个月怕是恢复不了,三胎的事儿,更是彻底无望了。

这么一来,秦淮茹这边,可就全便宜了他方卫国一个人了。

易中海和贾家的这档子事儿,要是真捅到法庭上,哪怕是从轻处理,后果也严重得很。不过,贾家没上告,这事儿就没个准确定性,稀里糊涂地就这么过去了。易中海是既倒霉,又侥幸。

但这事儿的影响,可坏透了。没过几天,就传到了红星轧钢厂,还出现了好几个版本。

传播最广的那个版本,出自许大茂之口。

以往,易中海没少偏袒别人,针对他许大茂。他早就怀恨在心了。这回见易中海倒了霉,他可兴奋坏了,立马就跑到厂里,添油加醋地大肆传播起来。

凭着他那宣传科练就的天赋和编排故事的心得,他把易中海描绘成了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说他不仅跟秦淮茹不清不楚,还跟院里好几个妇女都有染。

这么一来,不光是轧钢厂,就连外厂的工人都知道了这事儿。易中海的名声,算是彻底崩塌了,工作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没过多久,街道办的通知就下来了,停掉了易中海在大院的管事一职。他不再是一大爷了。

这一下,易中海遭受了双重打击,身心俱疲。在流言蜚语和职务变动的双重压力下,他不堪重负,病倒了。

方卫国提着礼品,大摇大摆地去看望易中海,来去都不避人。

易中海见到他,脸上没有丝毫羞愧之色,欲要辩解,却被方卫国打断了。

“一大爷,您什么都别说,”方卫国说道,“我相信您,这事儿就是个误会。您越解释,别人越觉得您心虚。”

易中海激动得热泪盈眶,连连道:“理解万岁!理解万岁啊!”

两人又谈及停职的事,易中海感慨道:“墙倒众人推啊!”

方卫国解释说,当晚是因为喝多了睡着了,没人叫他,所以才没能帮上忙。

易中海又问起院里一大爷的人选情况。

方卫国告知他,明晚就要开全院大会,投票选举新的一大爷。

易中海推荐方卫国当这个一大爷,说他有地位,有威望,有资格竞争。

方卫国其实也有资格。刘海中和闫埠贵也都找过他,推举他上位,但都被他给拒绝了。

在他看来,当这个一大爷,虽然风光,也能占点便宜,可树大招风,成了之后,一举一动都得受全院住户盯着,想干点什么“坏事”都不行了。他可不想给自己找这个麻烦。

从易中海那屋出来,方卫国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当这个一大爷?

他可没那么傻。

这四合院里的一大爷,听着是风光,可实际上呢?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院里几十口子人,东家长西家短,今天你家丢了只鸡,明天他家少了块煤,屁大点事儿都得你这大爷出面调停。管好了是应该的,管不好就得落一身埋怨。

更何况,他方卫国的时间多金贵啊!白天得上班,晚上还得出去会女人,哪有那闲工夫陪这帮人掰扯这些鸡毛蒜皮?

最关键的是,他要是当了这个一大爷,一举一动都得在全院人眼皮子底下,再想干点什么“出格”的事儿,可就没那么方便了。

所以,这差事,他坚决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