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姜云舒那个电话,直接打给了军区后勤部的主任。

她要建食品厂,大力解决军属就业的消息,早就在军属大院传开了。

主任对此十分重视和支持,还想过借机发展合作。

他一听街道办居然有人敢卡这种利军利民的好事,气得火冒三丈,当即一个电话打到查主任上级的上级那里,把人骂了个狗血淋头,这才有了查主任瞬间变脸的戏码。

“好了。”

姜云舒扬了扬手里新鲜出炉的审批文件,笑眯眯地对姐妹们说:

“障碍扫清,那我们接下来,就想想去哪庆祝吧,庆祝我们锦鲤食品厂,正式迈出第一步!”

“好耶!”

小钰第一个欢呼起来。

“我知道新开的一家国营饭店,红烧肉做得特别地道!走!今天我请客,咱们下馆子去!”王楠豪气地一挥手。

李柔也忍不住笑道:“楠姐今天这么大方?那我可得多吃点。”

几个女人笑作一团,朝着饭店走去。

她们这边商量着下馆子,其乐融融,金家却是另一番景象。

金承业在南方的调研和初步转型工作,彻底结束了。

他这才发现,自己平时是有多么固步自封,只想着把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守好。

这次听姜云舒的去尝试转型,才知道有不少人已经走在时代前沿,开始研究这方面了,其中还有不少比金家还厉害的商业巨鳄。

要不是姜云舒说了,他还赶不上这个时代风口呢!

金承业调研期间,结识了一个本地大学的经济学教授。

这个教授姓郑,同样也对国内未来企业发展重点方面很感兴趣,对金承业的颇多观点更是觉得十分志同道合,觉得遇到了知音,所以今天特意登门回访,还带了一个助教。

金家客厅里,茶香袅袅。

郑教授精神矍铄,侃侃而谈南方经济特区的见闻,感慨政策放开后个体经济的发展。

金承业点头附和,自然道:

“郑教授说的是啊,就像我那儿媳云舒常说的,未来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技术和品牌的竞争,尤其是电子产业,投入大,更新快,一旦形成优势,很可能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支柱……”

他说的话,虽然只是点到即止,却已让郑弘毅教授眼中精光连闪。

郑教授身体微微前倾,惊讶道:

“承业兄,真是真人不露相啊,想不到你深处内地,对经济大势的把握竟如此敏锐超前,这些观点,即便在南方学界,也属绝对的前沿!”

金承业闻言哈哈一笑,连忙摆手,坦诚道:

“郑教授,您可千万别这么夸我,我受之有愧,不瞒您说,这些想法,都是我儿媳云舒提起的,我也是听了她的话,才决定着手转型。”

“我可是听你提她好多遍了。”

郑弘毅的兴趣已经被提到了顶点:

“您这位儿媳……”

金承业见郑教授如此感兴趣,便让管家去书房取来了姜云舒之前写的那份关于金氏集团转型的详细企划书草案。

郑教授接过那份文件。

他起初只是带着好奇随意翻阅。

但很快,他脸上的随意消失了,表情变得严肃而专注。

他一页页仔细看去,越看速度越慢,时而凝眉沉思,时而忍不住颔首,看到精妙处,甚至忍不住一拍大腿,脱口赞道:

“妙,太妙了!这产业转型的思路,还有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布局判断……思路清晰,眼光毒辣,侧重点很新奇,但又有理有据,承业兄,你这位儿媳简直是商业奇才,我必须立刻见见她!”

金承业不由得挺起胸膛,满眼的自豪。

他也觉得,儿子陆时安简直是捡到宝了!

怕是全国都再难找出来像云舒这么有见识的商人。

金承业遗憾:

“真是不巧,云舒她今天一早就出门了,去办食品厂的手续,这孩子,刚生完双胞胎还没满月,高考也才结束没几天,难得出去透透气……”

郑弘毅闻言更是惊讶:“刚生了孩子?还参加了高考?居然能有如此商业头脑!”

他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姜云舒好奇心达到了顶峰。

郑教授身边,坐着一个一直沉默不语的年轻助教宋文昌。

听金承业说完这些,他的眼神闪了闪。

高考,双胞胎,生子?

他倒是听说过本市那位轰动一时的考场产子军嫂,那可是洋洋洒洒挂了好几天头条呢。

没想到,这人就是金承业的儿媳。

一个女人,也配被称作眼光好?

他看是运气好家世好吧!

怎么可能会有人边怀孕还边高考?

宋文昌的嘴角几不可查地撇了一下,语气带着一丝轻慢,插话道:

“原来金先生的儿媳就是那位名人姜同志啊,听说她高考时阵仗很大,还顺便给自家甜品店做了波宣传,送了个什么金榜题名包,真是一举两得,确实是商业奇才。”

这话里的意味,分明是在暗示姜云舒高考动机不纯。

金承业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看了宋文昌一眼,透着不悦:

“宋同志说笑了,云舒参加高考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和规划,与店铺经营无关。”

郑弘毅也听出自己学生话里的不妥,瞪了宋文昌一眼,打着圆场:

“年轻人不会说话,承业兄别见怪。”

宋文昌没再说,但轻轻哼了一声,不满之意明显。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郑教授便想着今日暂且告辞,改日再登门拜访。

恰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和管家的问好。

“云舒同志,你回来了!”

只见姜云舒在李柔三人的陪伴下走了进来。

她脸上还带着方才庆祝的愉悦笑意,眉眼舒展。

金承业一看,立刻笑道: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云舒,快来,正说起你,这位是我在南边结识的郑弘毅教授,这位是他的助教,宋文昌同志。”

郑教授连忙起身,目光灼灼地看向姜云舒。

宋文昌也跟着站起来,看到姜云舒如此年轻美丽,先是一愣,随即眼底划过一丝更深的怀疑和不以为然。

这么漂亮的女人,又能有什么真才实学?

恐怕那企划书也是金承业的手笔,只是安在她名下吧?

姜云舒没注意到他,落落大方地打招呼:“郑教授您好,宋助教您好。”

“来来来,快坐下,郑教授看了你的企划书,正夸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