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说他过段时间,要过来瞧小主子,让陈伯想办法安排他们见面,陈伯正愁着。
主子过来他要如何安排,山沟村简陋的条件,衣食住行上主子要如何适应。
如果把家搬到孟家山脚下,就不同了。
那里离小主子近不说,最要紧的是主子能天天看到小主子!
想到此处,陈伯破天荒的夸奖了小奴,这次的安排算是他立功了。
于是,给小奴弄好洗澡水,陈伯便开始了收拾家里的东西准备搬家了。
翌日,天刚亮。
陈伯就带上行李,跟着小奴来到了山脚下的孟家。
在孟家院子里,陈伯见到了孟林和他新娶的媳妇褚清宁。
见到两人的瞬间,陈伯条件反射般的差点跪了下去。
“爹,你年纪大了别蹲着了,在这边坐下吧!”小奴的脑子转的飞快说道。
陈伯脸上带着尴尬:“哦哦哦!不好意思,太久没有见到人了有些不适应。”
孟林平淡的说道:“以后都是一个村的人,不需要客气。”
褚清宁没有想到,小奴的动作这么快,昨天下午刚说的事情。
一大早,父子两人就带着家里的东西过来了。
陈伯有些局促的说道:“小奴在鱼庄上工,他说正好夫人给放了三天的假,趁着这几天他在家,把建房子的事情敲定下来。”
陈伯整理好慌乱的情绪,对孟林和褚清宁说着父子俩的打算。
褚清宁听着好像有点道理,于是带着小奴和陈伯,去山脚下选了块地方用于他们建房子。
父子俩选了孟家后面,不到百米一块地方,他们打算先建起四间屋子。
“夫人,这块地需要多少银子?”陈伯很是满意的开口问着。
褚清宁想了想:“给我五两银子吧,要是没有也可以以后再给。”
“这怎么好意思!”陈伯话说着,却没有要给银子的意思。
褚清宁猜想,他们果然是拿不出银子来!
“孟大哥、嫂子谢谢你们了,眼下建房子需要用银子,等我将来手头宽裕了,定会第一时间还你。”小奴脸上带着轻松的表情,好像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孟林和褚清宁走后,父子俩拿出一块大油布,搭起简易的住所来。
搭好住所,父子俩就开始商量怎么建房子。
褚清宁今天正式开始做白棉纸,选好山地褚清宁忙着教村民如何操作做白棉纸。
山脚下今天热闹的很,除了褚清宁召集过来三、四十个做工的人,还有帮着褚山川建房子的十来个人。
可以说,石溪村一小半的壮劳力,都在这山脚下干活挣铜板。
“宁丫头,宁丫头,你看谁来了。”
褚清宁正在工棚里忙活,褚秋月走过来喊着她。
褚清宁抬头,竟然看到秦鸠言走在她娘身后。
“宁丫头,听说你开始做白棉纸了,我特意来瞧瞧。”
秦鸠言穿着一身素白的长衫,腰间随意的系了一条同色系的腰带,头发一不苟梳的整齐,他看上去好像是瘦了。
“秦先生来了。”
褚清宁放下手里的活,拍了拍手迎了上去。
“在镇上实在无聊的厉害,想出来走走,走着走着就走到石溪村来了!”
秦鸠言寻着语言说道,心里却有点心虚。
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想吃褚家的饭菜,和想见做饭菜的人了特意过来的。
秦鸠言来的正好,做白棉纸今天刚开始,她带着秦鸠言走了一圈。
瞧着村民在石头上击碎的构树纤维,秦鸠言疑惑的打量着。
“宁丫头,这树皮真的能做成白棉纸?”秦鸠言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问道。
“能不能成功,过两日就有答案了。”
一定能做成的话,褚清宁不敢说,但是在她心里有九成的把握。
记得前世上学时老师说过,古代能做成纸张的植物有很多。
像是竹子、稻草、麦秆、还有麻棉,都能做成纸。
只是,它们材质不同工艺就不一样,做出来的纸张各不相同。
秦鸠言好奇瞧着,作为读书人他希望褚清宁能做出白棉纸来。
山脚下,孟家和褚山川家都在忙着。
褚秋月带着甜丫头,给大闺女家帮忙做饭。
看到大闺女带着秦鸠言在工棚处转悠,褚秋月便回到孟家开始准备晌午饭了。
褚清宁留了秦鸠言晌午饭在家里吃,他终于又吃上褚秋月做的饭菜了。
如此这般,秦鸠言打着看白棉纸的进展的名义,连着来了石溪村三天。
褚清宁的白棉纸,在众人翘首以盼下,终于到了晾晒干,揭晓成功与失败的时候。
褚清宁拿来了笔墨,交给了秦鸠言。
明白褚清宁的意思,秦鸠言有点受宠若惊。
但是,瞧着眼前手感柔滑,薄如蝉翼的白棉纸,秦鸠言不想推脱。
这时,很多干活的村民停下了手中的活,走到褚清宁和秦鸠言四周围着。
秦鸠言毛笔轻触砚台里的墨汁.......
只看到,秦鸠言大笔一挥龙飞凤舞写下,“前程似锦”四个大字。
随后,秦鸠言放下毛笔静静观察着,白棉纸上的字。
村里人都没有读过书,他们不知道褚清宁用树皮,做出来的白棉纸能不能写字,能不能卖上银子。
但是,现在这些白棉纸可是关乎到,村民的生计问题。
村民过来做白棉纸,褚清宁说干这活辛苦,给了村民三十个铜板一天的工钱。
一个月将近一两银子的收入,一年就是十来两银子。
这可比村里人种上一年田地,还要多上一倍的银子。
村民围在四周,都盼着秦鸠言接下来的话。
瞧着秦鸠言把写了字的白棉纸,拿起来翻看着半晌没有出声,有心急的村民忍不住了。
“秦先生,这树皮能不能做成白棉纸,你倒是说句话呀!我们还等着干活呢。”
秦鸠言缓过神来,他满是抱歉的说道:“真对不起各位我刚才太过震惊,一时把各位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