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观潮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感受着旋律带来的宁静。
这一刻,她忘记了圣萨的陌生,忘记了创作的压力,只沉浸在这温柔的音乐里,仿佛又回到了工作室里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身边是颜料的香气,眼前是画笔下的夕阳。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在她身边响起:“哈喽?真的是你!”
林观潮猛地睁开眼睛,看到一个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人站在桌旁,卷发披在肩上,发梢还带着一点自然的弧度,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黑色手包。
女人的眼睛很大,像小鹿一样灵动,脸上满是惊喜。
林观潮稍微愣了一下,很快就认了出来——来人是埃拉拉,她之前住在圣萨酒店时认识的那个女生。
两人曾在酒店的咖啡厅、健身房偶遇过几次,埃拉拉总是很热情,还曾邀请她去参加自己的设计派对。
只是当时林观潮刚到圣萨,对陌生环境还带着警惕,不太习惯主动社交,便婉言谢绝了,之后也没再联系。
“埃拉拉?你也在这里吃饭吗?”林观潮笑着站起身,心里满是惊喜。
埃拉拉用力点头,语气里带着一丝激动,甚至伸手轻轻拉了拉林观潮的手臂:“是啊!我上周还去酒店找过你,想约你喝下午茶,结果前台说你已经搬出去了,连新地址都没留。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呢,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太幸运了!”
她顿了顿,看着林观潮的眼睛,眼底带着几分委屈:“你怎么突然搬走了呀?都没来得及跟我说一声。”
林观潮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当时刚找到合适的公寓,事情比较多,又赶着想开始采风,就没来得及跟你告别,抱歉啊。”
其实她当时的顾虑更多——初到陌生城市,她习惯先建立“安全区”,不太敢轻易和陌生人深交,所以搬离酒店后,也没主动联系之前认识的人。
埃拉拉却摇了摇头,很快就抛开了这个话题。
她的目光变得认真起来,双手轻轻攥着手包的带子:“其实之前在酒店,每次和你聊天都觉得很投缘。只是每次都太匆忙,没能好好交流。我一直觉得很遗憾,总想着要是能再见到你,一定要跟你说清楚。”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里满是真诚:“我很喜欢你的性格,和你在一起的感觉很特别。不知道……我们能不能成为朋友?不是那种点头之交,是可以一起逛画廊、一起聊创作的朋友。”
埃拉拉早就想和林观潮深交了。
第一次在酒店早餐区看到林观潮时,她就被这个东方女孩吸引了——林观潮坐在窗边,安静地看着窗外的绿植,阳光落在她的发梢,透着一种不慌不忙的从容。
后来几次偶遇,偶尔聊到艺术和设计,她发现两人的审美和理念惊人地契合。
林观潮搬离酒店后,埃拉拉遗憾了很久,甚至去前台问过好几次,没想到今天会在餐厅偶遇,她再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林观潮看着埃拉拉真诚的眼神,心里涌起一阵暖意。
在圣萨,她认识的人大多是男性,却很少有女性朋友和她这样坦诚地表达“想成为朋友”的意愿。
埃拉拉的热情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她对“友谊”的期待。
在陌生的城市里,能有一个可以一起聊艺术、逛画廊的同性朋友,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
她笑着点头,语气真诚又轻快:“当然愿意!我也觉得和你很投缘,之前没能好好聊天就搬走了,我也觉得很遗憾。能和你成为朋友太好了!”
埃拉拉听到这话,瞬间笑了出来,眼睛弯成了月牙:“太好了!我知道老城区有一家藏在巷子里的画廊,下周有新锐艺术家的联展,我们可以一起去!”
“好啊!”林观潮立刻答应,还拿出手机,“我们交换个联系方式吧,到时候我提前跟你说时间。”
两人凑在一起,互相加了联系方式,又开始热烈地聊了起来。
从圣萨最新的艺术展聊到埃拉拉的设计工作室,从中国的水墨画技巧聊到欧洲的复古面料,甚至还约定下周一起去唐人街的丝绸店。
埃拉拉兴奋地拿出手机,给林观潮看自己的设计手稿:“你看这个系列,我用了东方的云纹图案,搭配本地的亚麻面料,是不是很特别?”
林观潮也分享了自己在工作室画的夕阳:“我尝试把水墨的渐变融入油画,你看这里的色彩过渡,比之前自然多了。”
两人越聊越投机,完全没注意到钢琴旁的贾斯珀。
贾斯珀弹完最后一个音符,手指还停留在琴键上,心里满是期待地回头看向餐桌。
他原本以为会看到林观潮专注倾听的模样,或许还会有欣赏的目光,却没想到,她正和一个陌生女人凑在一起,对着手机屏幕笑得灿烂。
那笑容和平时不同:没有聊艺术时的认真,没有看风景时的惊叹,只有纯粹的、放松的开心,像孩子找到玩伴一样雀跃,是他从未在她脸上见过的模样。
他心里的期待瞬间凉了半截,。
原本策划好的“浪漫约会”,此刻彻底变成了一场意外的“朋友重逢”,他精心挑选的餐厅、准备的曲子、甚至那句没说出口的心意,都显得有些多余。
他站起身,慢慢走回餐桌,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只能无奈地笑了笑。
他能感受到林观潮对埃拉拉的热情,那是纯粹的、对友谊的期待,没有丝毫勉强。
他知道,自己今天的心意无法传递了,甚至可能,他精心准备的这一切,从一开始就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或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
他精心准备的“浪漫”,终究抵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真挚的友谊。
可看着林观潮脸上灿烂的笑容,他又觉得,这样也很好。
至少,她在圣萨找到了新的朋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不再是那个独自面对陌生环境的女孩。
他想,或许他还需要更多的耐心,不需要急于传递心意,只需要在她需要艺术交流时,做那个能和她聊得来的“前辈”;在她需要分享喜悦时,做那个能为她开心的“朋友”。
至于那个“浪漫时刻”,或许会在某个不经意的傍晚,在他们再次一起探讨画作时,悄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