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诗词一万首 > 第694章 柳恽《咏蔷薇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咏蔷薇诗

柳恽

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春闺不能静,开匣理明妃。

曲池浮采采,斜岸列依依。

或闻好音度,时见衔泥归。

且对清酤湛,其余任是非。

……

赏析:

《咏蔷薇诗》是柳恽描绘蔷薇并借景抒情之作。诗中通过对蔷薇及周边景致的刻画,营造出悠然闲适氛围,展现诗人超脱心境。

一、绘蔷薇之姿,展蓬勃生机

1. 开篇点题,描绘繁茂: “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开篇点明蔷薇栽种位置在当户之处,“太葳蕤”生动展现其枝叶极为繁茂的状态。“太”字强调繁茂程度,让读者眼前浮现出蔷薇枝叶肆意生长、充满生机的画面,为全诗奠定清新自然基调,暗示诗人对蔷薇生长活力的欣赏。

2. 嗅觉视觉,凸显特质: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从嗅觉与视觉角度刻画蔷薇独特魅力。“不摇香已乱”,即便无外力摇动,蔷薇香气已四处弥漫,突出香气浓郁,仿佛空气都被其芬芳浸染。“无风花自飞”,没有风的吹拂,花瓣却自然飘落,展现蔷薇花瓣轻盈。此句营造出静谧而美好的氛围,动静结合,以花瓣飘落的动态打破静谧,又让整体氛围回归宁静,传递出一种悠然之感。

二、由花及人,融入生活气息

1. 女子梳妆,爱美之心: “春闺不能静,开匣理明妃”,由蔷薇之美过渡到闺中女子。看到美丽蔷薇,春闺中的女子心被触动,打开匣子整理妆容。“明妃”代指化妆品,体现女子对美的追求。此句增添生活气息,表明蔷薇之美不仅吸引诗人,也让女子心生向往,反映出蔷薇在人们生活中的美好存在,使诗歌更具感染力与生活情味。

2. 曲池斜岸,优美景致: “曲池浮采采,斜岸列依依”,描绘庭院景色。曲折的水池中,“采采”的浮萍漂浮,“采采”突出浮萍繁茂。斜岸上,蔷薇“依依”排列,“依依”展现蔷薇在风中轻柔摇曳姿态。此景营造出宁静优美环境,曲池、浮萍与蔷薇相互映衬,构成和谐画面,与前文蔷薇及女子梳妆场景相融合,拓展诗歌意境,增添自然之美。

三、闻声见物,尽显春日活力

1. 悦耳鸟鸣,灵动之音: “或闻好音度”,诗人时而听闻悦耳鸟鸣声传来。“好音”点明声音动听,为宁静画面增添灵动之音。鸟鸣声打破寂静,让环境更具生机活力,从听觉角度丰富诗歌内容,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春日的蓬勃朝气。

2. 燕子衔泥,生命之动: “时见衔泥归”,时常看见燕子衔着泥土归来。这一动态场景展现燕子忙碌筑巢画面,是春天万物复苏、生命繁衍的象征。“时见”体现诗人观察细致,捕捉到这一充满生机瞬间,与前文描绘的蔷薇、曲池等静态景色相互补充,动静结合,使诗歌描绘的春日景象更完整、生动。

四、直抒胸臆,表达超脱心境

“且对清酤湛,其余任是非”,诗人面对眼前美景,决定暂且对着清酒沉醉。在这美好的情境中,选择放下世间纷扰,“其余任是非”表明诗人超脱世俗心境,不愿被外界琐事羁绊,只想享受当下宁静美好。此句升华诗歌主题,从对蔷薇及春日景色描写,转向对内心世界表达,展现诗人追求闲适、恬淡生活态度。

五、艺术特色

1. 多角度描写,画面丰富:诗人从视觉描绘蔷薇枝叶、花朵、曲池、斜岸;从嗅觉写蔷薇香气;从听觉引入鸟鸣声,全方位展现春日景象,使诗歌画面感强烈且丰富立体,让读者如临其境。

2. 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中景语皆情语,通过对蔷薇及周边环境描写,融入诗人情感与心境。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营造出悠然闲适意境,使诗歌韵味悠长,引发读者共鸣。

3. 语言清新自然,质朴流畅:语言简洁质朴,无过多华丽雕琢。以自然流畅文字描绘美景、表达情感,符合诗歌清新风格,体现诗人驾驭语言高超能力。

……

解析:

1. 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 解析:“当户”明确了蔷薇种植的地点是在门户之前,这是一个人们日常出入频繁能随时看到的位置,暗示蔷薇与人们生活的贴近。“太葳蕤”生动地刻画了蔷薇枝叶的繁茂状态,“太”字强化了这种繁茂的程度,让人眼前浮现出蔷薇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画面,展现出蔷薇旺盛的生命力,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充满活力与自然气息的基调,同时表明诗人对蔷薇生长状态的关注与欣赏。

2.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 解析:从嗅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细腻地展现了蔷薇的独特魅力。“不摇香已乱”,即使没有外界的摇动,蔷薇的香气已然四处飘散,“乱”字将无形的香气具象化,仿佛能看到香气在空气中肆意弥漫,突出了蔷薇香气的浓郁与醇厚,仿佛整个空间都被这股芬芳所萦绕。“无风花自飞”,在没有风的情况下,蔷薇花瓣自行飘落,描绘出花瓣轻盈的姿态,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诗意的画面。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静中有动,动又衬静,在静谧之中增添了一份灵动,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悠然、闲适的氛围,也体现出蔷薇花开花落的自然之美,暗示生命的自然流转。

3. 春闺不能静,开匣理明妃

- 解析:此句由蔷薇的美过渡到人的反应。“春闺”指代闺中的女子,在看到如此美丽的蔷薇后,内心不再平静。“开匣理明妃”,“明妃”在这里代指女子梳妆用的粉黛等化妆品,女子打开匣子开始整理妆容,准备精心打扮自己。这一行为体现出女子对美的追求,而蔷薇的美激发了她的爱美之心,从侧面烘托出蔷薇的魅力。同时,也将蔷薇与女子的生活联系起来,使诗歌不仅仅是单纯的咏物,更融入了生活场景与情感,增添了生活气息与画面感。

4. 曲池浮采采,斜岸列依依

- 解析:诗人将视角从蔷薇和闺中女子转移到庭院的其他景致。“曲池”描绘出曲折蜿蜒的池塘,给人一种灵动、变化的美感。“浮采采”形容池塘中漂浮着众多的浮萍,“采采”一词强调了浮萍数量之多,使得池塘充满生机。“斜岸”则点明了岸边的地势特点,“列依依”描绘出蔷薇沿着斜岸依次排列,在微风中轻柔摇曳的姿态,“依依”赋予蔷薇一种轻柔、婀娜的美感,仿佛它们在风中相互依偎,充满了诗意。这两句诗通过对曲池、浮萍和斜岸蔷薇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优美的庭院环境,与前文的蔷薇及女子梳妆场景相互映衬,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展现出一幅和谐自然的春日庭院图。

5. 或闻好音度,时见衔泥归

- 解析: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为诗歌增添了动态的生机与活力。“或闻好音度”,诗人偶尔能听到悦耳动听的声音传来,这里的“好音”很可能是鸟儿的鸣叫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庭院的宁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灵动的音符,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春日的活泼与欢快。“时见衔泥归”,时常能看见燕子衔着泥土归来,这一画面描绘出燕子在春天忙碌筑巢的情景,是春天万物复苏、生命繁衍的典型场景。“时见”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致的观察,捕捉到了这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瞬间,与前文的静态描写相结合,动静相宜,使诗歌所描绘的春日景象更加完整、生动,展现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6. 且对清酤湛,其余任是非

- 解析: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态度。“且对清酤湛”,“清酤”指的是清醇的美酒,诗人决定暂且对着这清醇的美酒沉醉其中,享受此刻的美好。“其余任是非”,表明诗人对于世间的其他琐事,无论是是非非,都选择放下,不再去理会。在如此美好的春日,面对眼前的蔷薇、庭院美景以及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诗人沉浸在当下的宁静与美好之中,超脱于世俗的纷扰之外,体现出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升华了诗歌的主题,从对春日景色的描绘,深入到对内心世界的表达,使整首诗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传达出诗人追求自在、闲适生活的情怀。

……

句译:

1. 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在门户前种着蔷薇,它的枝叶极为繁茂。

2. 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不用摇晃,香气已然四处飘散;没有风起,花瓣也自然地纷飞。

3. 春闺不能静,开匣理明妃:闺中的女子心绪难平,打开妆匣整理妆容。

4. 曲池浮采采,斜岸列依依:曲折的池塘里漂浮着许多浮萍,倾斜的岸边蔷薇花轻柔排列、随风摇曳。

5. 或闻好音度,时见衔泥归:时而听到悦耳的声音传来,时常看见(燕子)衔着泥土归来。

6. 且对清酤湛,其余任是非:暂且对着清醇的美酒沉醉,其他的一切就任凭它是是非非吧。

……

全译:

在自家门前种植着蔷薇,它的枝叶生长得极为繁茂。

无需外力摇动,香气已四处弥漫;没有微风轻拂,花瓣却自行飘落。

闺房中的女子,因这美景心绪难宁,打开妆匣精心梳理妆容。

曲折的池塘里,浮萍漂浮丛生;倾斜的堤岸上,蔷薇花依依排列。

偶尔听闻悦耳的鸟鸣声传来,时常能看到燕子衔着泥土飞回。

姑且对着这清醇的美酒尽情畅饮,其他的纷纷扰扰都随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