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诗词一万首 > 第774章 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4章 江淹《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四》

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四

江淹

飘飘恍惚中,是非安所之。

大道常不验,金火每如斯。

慷慨少淑貌,便娟多令辞。

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愿从丹丘驾,长弄华池滋。

《效阮公诗十五首·其四》赏析

江淹这首诗承阮籍遗风,以隐晦笔触探讨人生困惑、社会现实与精神追求,展现对现实的批判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一、主题思想

1. 对是非与大道的迷茫:开篇“飘飘恍惚中,是非安所之”,描绘出世间的虚幻缥缈,表达对是非标准的困惑,不知何去何从。“大道常不验,金火每如斯”进一步深化迷茫,“大道”如治国理政之道、人生理想之道常无成效,“金火”象征事物变化无常,体现对世间规律和理想追求的质疑,反映现实与理想落差带来的无奈。

2.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慷慨少淑貌,便娟多令辞”,通过对比刻画两类人。“慷慨”者正直敢言,却因缺少逢迎之貌不受重视;“便娟”者阿谀谄媚,凭动听言辞得势,批判社会贤愚不分、忠奸不辨,正直之人受冷落,谄媚之徒得宠,揭露社会风气的腐朽与黑暗。

3. 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表明一直坚守内心誓言,期望与神灵光明之境相遇,体现对精神解脱与升华的渴望。“愿从丹丘驾,长弄华池滋”,借“丹丘”“华池”等仙境意象,表达对远离尘世、超凡脱俗仙境生活的向往,在那里可摆脱现实困扰,获得心灵宁静。

二、艺术特色

1. 隐晦曲折的表达:与阮籍《咏怀诗》类似,不直接表明观点,以“飘飘恍惚”“大道不验”等隐晦语言表达对现实的看法与内心困惑,让读者透过文字探寻深层含义,增加诗歌的含蓄美与韵味。

2. 鲜明的对比手法: “慷慨少淑貌,便娟多令辞”将两类人对比,突出正直与谄媚之人不同遭遇,使社会现象的反差更强烈,增强对社会批判的力度,引发读者对社会不公的思考。

3. 丰富的意象运用: “丹丘”“华池”等仙境意象,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氛围,象征理想境界,与前文现实的迷茫、丑恶形成鲜明对比,不仅表达对理想的向往,还借意象抒情,使诗歌情感更生动可感,增添浪漫色彩。

解析

1. 飘飘恍惚中,是非安所之

- 解析: “飘飘恍惚”描绘出一种虚幻、不确定的状态,暗示世间万物的纷繁复杂与难以捉摸。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发出“是非安所之”的疑问,即是非对错究竟该如何判定,它们的标准又在哪里呢?此句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世界中价值判断的迷茫,揭示了当时社会可能存在的观念混乱,人们难以依据清晰的准则来分辨是非。

2. 大道常不验,金火每如斯

- 解析: “大道”通常代表着一种高深的道理、规律或理想的治国、处世之道。然而,诗人感慨“大道常不验”,意思是这些看似正确的大道,在现实中却常常得不到验证和实现,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金火”指代金和火两种物质,它们的性质和变化难以预测。“每如斯”强调金火变化无常是常态,以此类比世间事物的发展往往不遵循人们理想中的“大道”,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无奈之情。

3. 慷慨少淑貌,便娟多令辞

- 解析: “慷慨”形容那些性格豪爽、正直敢言的人。“少淑貌”表示这类人往往不擅长展现出谦恭、柔顺的外在形象,他们更注重内心的正义和真实表达,不屑于用讨好的姿态去迎合他人。相反,“便娟”描绘的是那些善于阿谀奉承、姿态柔媚的人,他们“多令辞”,即总是能说出许多美妙动听、讨人欢心的言辞。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一种不良现象:正直之士因不擅逢迎而遭受冷落,而谄媚之徒却凭借花言巧语获取利益和权势,批判了社会的不公和风气的败坏。

4. 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 解析: “宿昔”指过去、往昔,表明诗人长久以来一直坚守着某种信念。“秉心誓”即秉持着内心的誓言,显示出诗人对自己所认定的理想和原则的忠诚与执着。“灵明”可理解为一种超凡脱俗的、充满智慧与光明的境界,或许与道家追求的神灵或内心的清明之境相关。“将见期”表达了诗人期望能够与这种灵明之境相遇、契合的愿望,体现出诗人在现实困境中对精神解脱和超越的渴望,试图在更高的精神层面找到寄托和归宿。

5. 愿从丹丘驾,长弄华池滋

- 解析: “丹丘”在古代神话和道家文化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代表着超凡脱俗、长生不老的仙境。“愿从丹丘驾”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追随仙人,在丹丘仙境中驾车遨游,远离尘世的纷扰。“华池”同样是仙境中的意象,传说华池之水具有神奇功效。“长弄华池滋”描绘诗人渴望长久地赏玩华池的仙水,享受仙境的滋养,沉浸在这种美好的境界中。此句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仙境生活的向往,在那里,他可以摆脱现实世界的种种烦恼和不公,实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句译

1. 飘飘恍惚中,是非安所之:

在这虚幻缥缈、模糊不清的世间,是非对错究竟该归向何处呢?

2. 大道常不验,金火每如斯:

那些所谓的大道理常常无法得到验证,就像金与火的变化一样,总是这般难以捉摸。

3. 慷慨少淑貌,便娟多令辞:

正直敢言的人缺少柔顺讨好的容貌,阿谀奉承之辈却总有许多美妙动听的言辞。

4. 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往昔我就秉持着内心的誓言,期待着能与那超凡的光明之境相遇。

5. 愿从丹丘驾,长弄华池滋:

我希望能追随仙人在丹丘仙境驾车遨游,长久地赏玩华池的仙水,享受它的润泽。

全译

在飘忽迷茫的状态之中,世间的是非对错到底该去往何处、如何判定呢?

那些高深的道理常常难以在现实中得到验证,就如同金与火的变化,总是如此捉摸不定。

正直豪爽敢于直言的人,往往缺少谦恭柔顺的容貌,而姿态柔媚善于讨好的人,却总有许多美妙动听的言辞。

过去我一直秉持着内心的誓言,期待着能与那超凡脱俗、充满智慧光明的境界相遇。

我渴望能追随仙人,在丹丘仙境中驾车遨游,长久地赏玩华池中的仙水,享受它的润泽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