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5年,γ-7异常空域边缘,地球科考舰队
γ-7异常空域边缘,地球科考舰队如同蛰伏的巨兽,静静悬浮在扭曲的星空背景下,星光在异常引力场中诡谲地闪烁,营造出一种令人屏息的静谧。
主屏幕上,“探针号”无人科考舰传回的影像清晰可见——在其腹部那个由强大能量场精密维持的零号空间“气泡”内,一道原本狂暴的暗影弦能量体已变得异常平静,如同被驯服的烈马,其外围那层诡异的暗影能量已彻底剥离,形成一层相对稳定的“能量套子”,牢牢包裹着核心,而核心的弦振动温和而规律,散发出和谐的能量波纹,仿佛宇宙的低语。
更令人振奋的是,那缓慢却清晰的摩斯电码信号,仍在持续传来,每一个脉冲都透露出希望:
“安全……感激……思维……清晰了许多……混乱和痛苦……减轻了……”
孔方佳元帅伫立在“启明号”舰桥中央,玄黑色元帅常服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他深邃的目光凝视着屏幕上的信号解码文字,脸上波澜不惊,但紧抿的嘴角微微放松,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他背在身后的双手,指节不再因紧绷而发白,沉稳的站姿彰显着指挥官的威严,内心却为这历史性时刻泛起涟漪。
“成功了……佳哥,我们真的做到了!”李艳的声音通过加密频道从遥远的洪荒基地传来,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甚至能听出一丝哽咽。
作为全程参与零号空间研究和此次高风险捕捉行动的科学家,她深知这一步的意义何其重大——这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一种未知存在形态的成功干预和人道主义救援,多年来的艰辛付出终于开花结果。
王海峰博士站在孔方佳身旁,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着“弦球之眼”传回的微观数据,双手因兴奋而微微颤抖,屏幕上跳动的和谐波形印证了理论的完美实现。
稳态维持!能量结构稳定!信息流趋于有序!元帅,零号空间的确为这种能量信息态提供了至关重要的‘锚定点’!它隔绝了异常空域那种混乱规则对它们意识的持续侵蚀和扭曲!”
王海峰的声音透过通讯设备传来,沙哑却充满力量,仿佛年轻了十岁,回荡在控制室紧绷的空气中。周围的显示屏闪烁着幽蓝的光,数据流如瀑布般滚动,团队成员屏息凝神,见证着这历史性的突破。
孔方佳缓缓呼出一口气,胸腔微微起伏,仿佛将连日来的沉重压力都随之吐出。他站在指挥台前,双手轻按桌面,眼神锐利如鹰,转向通讯官,声音沉稳而果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回复‘探针号’内的先行者个体:无需感谢,这是文明之间应尽的互助。请尽量保持平静,适应当前环境。我们将尝试救助更多你们的同胞,确保每个能量体都能找到安息之地。”
命令被迅速执行,通讯官的手指飞快敲击键盘,简单的摩斯电码信号如电波般精准发送回零号空间内,信号灯在面板上闪烁出稳定的绿光。
“通讯官,记录此次成功捕获的所有参数,包括能量脉冲强度、零号空间稳定度、目标反应模式、以及后续稳态维持数据。建立‘救援行动数据库’,确保每个细节都存档备份,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孔方佳继续下令,思维清晰缜密,目光扫过全息投影上的实时数据流,“命令‘探针号’,按照既定预案,锁定下一目标区域。重复捕捉流程,注意能量调控,避免过度刺激引发大规模连锁反应。每一步都需谨慎,保持能量阈值在安全范围内。”
“是!元帅!”通讯官立正回应,声音坚定,随即传达指令到舰桥。控制室内气氛稍缓,但专注依旧。
“探针号”再次如同耐心的渔夫,调整着它那中空的、散发着微弱空间扭曲光芒的舰体,引擎低声轰鸣,缓缓驶向γ-7空域内另一片相对独立的暗影弦富集区。
舰体外壳泛起涟漪般的光晕,空间扭曲的波纹在虚空中荡漾。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整个操作过程显得更加流畅和自信,导航员精准校准坐标,能量束如丝线般牵引目标。
第二次捕捉同样成功。又一团暗影弦能量体在被巧妙引入零号空间后迅速平静下来,空间稳定场如温柔摇篮包裹着它,目标通过摩斯电码发出了类似的、带着茫然与感激的讯息,信号强度稳定上升,显示出意识的复苏。
第三次捕捉中,“探针号”锁定了一片密集的暗影弦区。舰体缓缓靠近,能量网悄然张开,将目标轻柔捕获。能量体在引入零号空间时微微颤动,但很快在锚定点作用下稳定,信息流趋于有序。
第四次捕捉时,操作更加娴熟,舰体如灵巧的舞者穿梭于异常空域边缘,每次成功都伴随控制室内低沉的欢呼。
“探针号”如同一座移动的、充满希望的“方舟”,在危机四伏的异常空域边缘谨慎作业,每一步都计算精确,避免触碰混乱规则。
每一次成功的救援,都让舰队成员们精神振奋,工程师们击掌相庆,指挥官们面露欣慰;也让远在地球的科学团队欢呼雀跃,监控中心的大屏幕播放实时画面,研究员们兴奋地交换数据笔记。他们不仅仅是在收集数据,更是在践行一种超越种族和维度的文明道义,守护着宇宙间的脆弱生命和文明。
孔方佳始终坐镇舰桥,密切关注着每一次行动的细节。他时而与王海峰低声交流观测数据,时而通过加密频道与李艳讨论零号空间内能量态的微妙变化。他的指挥冷静而高效,确保着救援行动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随着救援行动的持续进行,成功收容的先行者个体数量稳步攀升,一个关键性问题也随之逐渐凸显。
“探针号”内部临时生成的零号空间,其体积终究有限,虽然能暂时稳定这些被发现的先行者个体,确保其能量信息态不至于溃散,但这绝非长久之计,无法满足持续收容的需求。
况且,将如此众多状态不稳定(尽管目前被零号空间场暂时稳定)的未知能量信息态个体,直接带回地球核心区域的“昆仑之心”基地,其中蕴含的潜在风险更是难以估量,任何意外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
“元帅,‘探针号’已成功收容第七个先行者个体。零号空间容量接近饱和临界点,系统数据显示继续收容新个体将极有可能导致现有空间场稳定性指数显着下降,存在结构失效风险。”操作官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流,语气凝重地报告道。
孔方佳微微点了点头,他深邃的目光早已洞悉这一瓶颈。实际上,在救援行动开始不久后,他就预见到了空间容量这一硬性限制。
他的目光锐利地投向星图中那片闪烁着γ-7标识的空域,大脑如同超频运转的量子计算机,飞速计算着各种可能性与应对方案。“暂停后续所有救援行动指令。”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命令‘探针号’保持当前位置,全功率维持现有零号空间场的稳定输出,务必确保已收容个体的安全。重复,优先保障现有收容结构稳定。”
下达完指令,他没有丝毫停顿,果断转身,大步走向舰桥后方的专用通讯台,直接接通了远在地球“昆仑之心”基地的最高指挥部加密频道。
“这里是孔方佳,呼叫昆仑之心最高指挥部。γ-7空域救援行动目前取得阶段性成功,已确认零号空间技术对稳定先行者能量信息态个体具有显着效果。”他语速清晰,每一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然而,现有科考舰船已无法承载更多个体。现急需一艘具备大型收容能力的新型运输舰,具体要求如下:舰体结构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强化改造,核心要求是安装一台足以容纳至少五十个类似个体、并能提供长期稳定维持的大型零号空间发生器。该发生器必须配备独立且冗余的强大能源核心,确保其持续运转。
同时,舰船需配备与之配套的高级生命维持系统——虽然目标个体是纯粹的能量信息态,但根据现有分析,它们很可能需要特定的‘信息环境’来模拟其原生状态以维持长期稳定。
此外,该运输舰必须具备深空远程航行能力,并立即以最高优先级前往γ-7空域与科考舰队主力汇合。重复,这是当前最高优先级任务。”
孔方佳的命令条理清晰,要求明确,不容丝毫含糊。地球联合政府最高层在接到这份紧急需求后,迅速启动了最高响应机制。
一艘代号“诺亚方舟”的“巨鲸”级超大型运输舰被紧急选中,地球最顶尖的工程师团队和精英技术专家立刻被调集起来,以三班倒的方式日夜不停地投入到这艘庞然大物的紧急改装工程中。
来自“洪荒基地”的零号空间发生器核心被列为最高机密火速调运至改装船坞;庞大到足以驱动一座城市的独立能源核心被小心翼翼地吊装进舰体深处,复杂的管线如同巨兽的血管般铺陈;
原本空旷的巨型货舱被重新规划,利用多重场域技术分割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信息隔间”,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同先行者个体间可能存在的能量信息干扰,为即将到来的特殊“乘客”营造出各自所需的稳定微环境。
整个改装过程在争分夺秒中进行,目标只有一个:尽快让这艘承载着特殊使命的“诺亚方舟”启航。
等待“诺亚方舟”抵达的这段时间里,孔方佳并未让舰队闲着。他命令科学团队对已救援的七个先行者个体进行了更深入的、非侵入性的“对话”和研究。
通过简短的摩斯电码交流,他们初步了解到这些个体确实是先行者文明在升维灾难中崩解后,意识核心侥幸附着于宇宙弦、并依赖异常空域环境苟存的“残留体”。
他们的记忆大多残缺不全,充满了升维瞬间的恐怖和之后漫长岁月中的混乱与痛苦。零号空间提供的稳定环境,对他们而言如同久旱逢甘霖,极大地缓解了他们的“不适感”。
这也进一步证实了王海峰之前的猜想:γ-7这类异常空域,确实是某种高维灾难(先行者升维失败)留下的“伤口”,而其中的“暗影弦”,就是灾难受害者扭曲存在的形态。
半个月后,庞大的“诺亚方舟”运输舰在数艘护卫舰的陪同下,缓缓驶入γ-7空域外围,与科考舰队汇合。其庞大的舰体如同一个小型城市,内部改造完成的零号空间舱室已经准备就绪。
转移过程小心翼翼,如同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探针号”缓缓靠近“诺亚方舟”,两个零号空间的“气泡”在精密控制下短暂“对接”,已救援的先行者个体被平稳地转移至更大的“庇护所”内。随后,“探针号”再次深入γ-7边缘,继续救援行动。
如此反复,直到将之前锁定的那片相对“平静”区域内的、所有能被清晰辨识的独立暗影弦聚合体全部救援完毕,总数达到了二十三个。每一个被救援的个体在进入“诺亚方舟”的零号空间后,都传递出类似的、趋于平静和感激的信息。
“救援行动结束。”孔方佳看着最终统计数字,下达了返航命令。“所有舰船,编队返航。‘诺亚方舟’位于舰队核心,护卫舰全程警戒。”
庞大的混合舰队再次起航,离开了这片充满了悲壮、神秘和新生希望的γ-7异常空域。与来时那种探索未知的紧张和凝重不同,返航的舰队带着一份沉甸甸的、跨越维度的收获和责任。
经过数日的曲速航行,舰队顺利返回太阳系,抵达地球轨道。“诺亚方舟”运输舰被引导至“昆仑之心”基地附近一处高度保密、经过特殊屏蔽处理的太空船坞进行停泊。其内部的零号空间维持系统运行稳定,二十三位先行者“乘客”状态平稳。
孔方佳元帅乘坐穿梭机返回地面,甚至来不及换下风尘仆仆的元帅常服,便与早已等候在基地的李艳、王海峰等人汇合,准备前往专门设立的“先行者交流中心”,与这些来自远古的客人进行首次正式的、相对详细的“对话”。
他们心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这些亲历者口中,揭开更多关于升维、高维以及宇宙深层奥秘的信息。
然而,就在孔方佳刚刚踏入交流中心大门,还没来得及听取关于先行者当前状态的详细汇报时,他随身携带的、加密等级最高的军用通讯器便发出了尖锐而持续的蜂鸣——这是来自地球联合军总指挥部的最高优先级紧急通讯请求,代号“红色警报”。
孔方佳脸色瞬间一凝,锐利的目光扫过指挥中心,抬手示意所有人噤声,指尖在空中划过一道果断的弧线,随即迅速接通了通讯设备。
全息投影无声展开,幽蓝的光线在空气中交织,联合军总参谋长赵振华上将的身影缓缓凝实,他身着笔挺的军装,肩章上的星徽在微光中闪烁,但此刻他的脸色极其凝重,眉头紧锁,嘴角微微抽搐,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仿佛刚刚目睹了宇宙的裂变。
赵振华的声音急促而清晰,每个音节都像冰冷的钢钉钉入耳膜:“元帅!紧急军情!就在您的科考舰队离开γ-7空域后不久,位于猎户座支臂边缘的‘殖民区A’预警网络,监测到异常的大规模曲速航行活动
!能量波动峰值远超常规阈值,如同黑暗中的无声雷鸣!”他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空气仿佛凝固,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孔方佳眼神锐利如刀,身躯微微前倾,没有任何废话,只吐出冰冷而精准的指令:“具体位置,规模,特征。”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压迫感,指挥中心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深邃的阴影。
赵振华迅速调出星图,指尖在虚拟界面上快速滑动,指着殖民区A边境外两个被高亮标记的猩红光点:“这里,距离殖民区A约1500光年,监测到大规模曲速航行出发的能量特征,规模极其庞大,初步判断至少相当于五支满编主力舰队的级别!
能量辐射覆盖了数十个天文单位,而这里,距离殖民区A仅500光年,监测到相应的大规模曲速航行抵达特征,空间扭曲指数异常飙升!”
他放大星图,指尖颤抖着指向曲速出发点附近的一个漆黑天体:“更令人不安的是,元帅,您看这个——出发点附近,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其引力井被巧妙地利用为‘引力透镜’和‘能量放大器’,进行超远程、大规模投送。
这种模式……与我们之前加入星盟作战时,遇到的‘深渊文明’及其背后的高维力量干预特征高度吻合!黑洞的奇点周围,还捕捉到残留的维度裂缝能量签名。”
赵振华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他深吸一口气,继续报告:“殖民区b情报中心经过反复核对和数据模拟,确认该区域属于已知文明的空白地带,既非星盟势力范围,也远离黑塔帝国疆域。
没有任何已知种族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这种级别的部署。目前无法判定这支突然出现的庞大力量的具体归属,但其出现的方式和位置,极具敌意和针对性,仿佛一把悬在咽喉的利刃!”
指挥中心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只有全息投影的嗡鸣在空气中低回。李艳下意识地捂住了嘴,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王海峰博士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不定,脸色变得苍白如纸,喃喃道:“来了……他们果然按捺不住了……这比预想的还要快。”
孔方佳的身躯如同标枪般挺直,脸上的疲惫瞬间被冰冷的战意所取代,肌肉紧绷如钢铁。他深邃的眼眸中寒光闪烁,大脑在百分之一秒内就完成了局势判断,分析着每一个可能的战术漏洞。
敌人选择在殖民区A附近出现,意图再明显不过——这是直指地球文明核心利益区的军事威慑,甚至是入侵的前兆!利用黑洞进行投送,这几乎是高维力量扶持低维代理人的“招牌动作”,一种赤裸裸的挑衅。
没有任何犹豫,孔方佳的声音如同出鞘的利剑,斩碎了空气中的凝滞,通过通讯器清晰地传达到地球联合军总指挥部,也回荡在安静的交流中心每一个角落:
“全军一级战备!立刻启动‘长城’防御计划!命令:第一、第三、第五、第七、第九主力舰队,立即结束休整和常规任务,完成战时补给,在六小时内于L-77星域完成集结,由我亲自指挥,火速驰援殖民区A边境!延误者,军法处置!”
他的指令继续,语速如连珠炮:“命令殖民区A地方驻防舰队,进入最高警戒状态,依托预设防线固守,没有我的命令,不得主动出击!
同时,立即派出所有可动用的高速侦察舰及远程无人侦察单元,前出至1500光年外敌军出发点和500光年外敌军汇合点进行详尽的战术侦察!我要知道敌人的舰船型号、数量、编队、能量签名,任何细节都不要放过——哪怕是最微弱的引擎尾迹!”
命令果断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和凛冽的杀意,仿佛在宇宙的寂静中投下一颗炸弹。
“是!元帅!”赵振华上将立刻领命,身影从全息投影中迅速消失,只留下一缕残光,显然是去执行这关系文明存亡的紧急命令,脚步声在远端响起。
通讯结束,交流中心内的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空气如同铅块般沉重。突如其来的战争阴云,瞬间冲淡了刚刚成功救援先行者带来的喜悦,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中交织着恐惧与决绝,沉默中只有设备指示灯在不安地闪烁。
“看来……高维力量有些急了,把我们之前对硅基文明的打击和对‘暗系’的探索,视作了严重的威胁。这才不惜暴露隐藏的军力,直接调动到了我们家门口。”
王海峰的声音带着沉重的忧虑,他看向孔方佳,眼神复杂,“这支力量,很可能就是高维意志文明隐藏在银河系某个角落的、类似‘深渊文明’的另一个傀儡武装。”
孔方佳点了点头,脸色冰寒,眼神锐利如鹰,扫过李艳和王海峰:“没错。敌人直接在殖民区A附近出现,战略意图非常明确,就是针对我们地球文明。这既是威胁,也可能是一次旨在摧毁我们核心力量、打断我们科技攀升的突袭。”
“佳哥,”李艳脸上写满了担忧,上前一步,急切地问道,“情况危急,我们需要立刻通知星盟最高议会,或者……尝试联系黑塔帝国,请求他们出兵牵制或支援吗?毕竟,这很可能也是他们共同的威胁。”
孔方佳沉吟片刻,缓缓摇头,目光投向星图上那个危险的标记点,思维高速运转:“暂时不必。首先,黑塔帝国内部局势依旧复杂,阿加雷斯皇帝的意图难以揣测,贸然求援可能引狼入室,甚至暴露我们的虚实。
其次,星盟方面,其决策效率和多文明协调需要时间,远水难解近渴。殖民区A这块区域星盟是知道的,但并非其核心利益区,他们能否及时、全力支援存在变数。”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决绝:“更重要的是,这是我们地球文明必须独立面对和经受的考验。不能总是依赖外力。正好,也借此机会,检验一下我们新装备的‘守护者’网络、‘卫士’终端以及最新舰船技术的实战效能。先看看敌人的成色再说!”
他随即做出安排,语气不容置疑:“艳子,王老,与先行者对话的计划暂时推迟。你们两位立刻返回‘昆仑之心’核心技术层,带领你们最信任的团队,一方面继续监控‘诺亚方舟’内先行者的状态,尝试建立更稳定的通讯渠道,看能否从他们残缺的记忆中,找到关于这类高维傀儡武装的弱点或有用信息;
另一方面,全力保障‘守护者’系统和各舰队‘卫士’终端的运行,确保我们的信息和精神防线固若金汤。前线需要的一切技术支援,优先保障!”
“是!佳哥(元帅)!”李艳和王海峰深知责任重大,齐声应道。李艳眼中虽仍有担忧,但更多的是对丈夫的坚定和支持;王海峰则摩拳擦掌,准备再次投入技术攻坚。
孔方佳最后看了一眼交流中心屏幕上那二十三个代表被救援先行者的、平静的光点,目光复杂了一瞬,随即恢复了统帅的冷峻和决绝。
他对旁边的副官命令道:“通知我的旗舰‘启明号’,立即进行战时整备,一小时后我要登舰出发。指挥部随行人员精简至最低限度,但要确保通讯和指挥链路绝对畅通。”
“是!元帅!”
命令下达,整个地球文明如同最精密的战争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庞大的舰队开始集结,无数的士兵和军官奔向各自的岗位,工厂开足马力生产战争物资,庞大的“守护者”行星防御网络功率全开,无形的信息屏障笼罩着地球和主要殖民星球。
孔方佳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通往太空港的通道。他的背影在通道尽头的光亮中显得异常高大和决绝。一场突如其来的、可能决定文明命运的战争,已经拉开了序幕。而他,将再次亲赴前线,带领地球舰队,迎接这未知而强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