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八月十三日的清晨,天津的天有点阴,风里带着股不寻常的凉意,不像盛夏该有的温度。林阳醒得比平时早,晓雯还在熟睡,眉头却轻轻蹙着,许是昨晚那通电话的余波还在。他小心翼翼地摸了摸她的肚子,没什么动静,宝宝应该还在安睡,这才松了口气,轻手轻脚地起身去厨房。

锅里的小米粥刚熬出点糯香,林阳就听见卧室门响,晓雯穿着浅蓝的家居服走出来,眼底带着点刚醒的倦意:“今天天怎么阴沉沉的?”

“天气预报说可能有阵雨,你今天别出门了,就在家待着,想看什么书我给你拿。”林阳把温好的牛奶倒进杯子,又从冰箱里拿出昨天买的软桃,切成小块放在盘子里,“早上吃点粥和桃子,软乎乎的,好消化。”

晓雯坐在餐桌旁,拿起一块桃子咬了一口,甜里带着点微凉的汁水:“你上班路上小心点,昨天那事……别太惦记。”她没说“爆炸”两个字,怕触到什么不好的情绪,可眼神里的担心藏不住。

林阳知道她在怕什么,走过去揉了揉她的头发:“放心,咱们离塘沽远,厂里也都是常规检查,我早点下班回来陪你,晚上还给你听胎心。”

送晓雯回卧室躺下,林阳才拎着公文包出门。小区里比平时安静,往常晨练的老人少了大半,偶尔遇到几个,也都在低声议论着什么,语气里带着焦虑。他快步走到地下车库,拉开车门时,隐约听见旁边车位的大哥在打电话:“……可不是嘛,昨晚那炸响,我在大港都听见点动静,楼都震了一下,新闻里说塘沽那边惨了……”

林阳的心揪了一下,赶紧发动车子,往化工厂开。路上的车比平时少,红绿灯路口的交警比往常多,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凝重。收音机里正播报着早间新闻,主持人的声音低沉:“截至目前,8月12日22时50分左右,天津港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已造成多名人员伤亡,具体数字正在统计中。据现场目击者描述,第一次爆炸后约30秒,发生第二次更大规模爆炸,火光冲天,震感强烈,部分周边建筑受损……”

林阳握着方向盘的手紧了紧,第一次爆炸、第二次爆炸、危险品仓库……这些词像小锤子一样敲在心上。他想起昨晚赵野说的“炸了”,原来比想象中严重得多。

到化工厂门口时,平时敞开的侧门关着,保安室的老张正拿着测温枪,脸色严肃地给每个人测体温,旁边还多了两个穿制服的人,像是区里派来的。林阳下车登记,老张抬头看见他,叹了口气:“林阳,你昨晚没听见动静?我家那楼,玻璃都震得嗡嗡响,我还以为是地震了!”

“我睡得早,没听见,还是同学打电话才知道的。”林阳接过登记表,签上名字,“里面现在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炸开锅了!”老张朝厂区里努了努嘴,“一大早办公室的人就围着看新闻,说塘沽那边消防车去了不少,还有消防员没回来……唉,造孽啊。”

林阳心里一沉,快步往行政楼走。刚上二楼,就听见办公室里传来嘈杂的议论声,门没关严,能清楚地听见小李的声音:“你们看我昨晚刷到的视频,第二次爆炸那火,比楼还高,周边的车全炸烂了,跟废铁似的!”

“我也看了,”老周的声音跟着传来,带着点后怕,“听说瑞海那公司根本没资质,危险品堆得跟山似的,什么硝酸铵、电石都有,这些东西混在一起,不炸才怪!”

林阳推开门进去,办公室里的人都转过头来,平时热闹的氛围没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焦虑。小李赶紧把手机递过来:“林阳,你看这个,现场照片,太吓人了,周边小区的窗户全碎了,居民都往外撤呢。”

手机屏幕上的照片有点模糊,却能清晰看到一片狼藉:烧焦的汽车叠在一起,路边的路灯歪歪斜斜,远处的仓库只剩下断壁残垣,几个穿着消防服的人蹲在地上,不知道在查看什么。林阳的喉咙有点发紧,他想起晓雯,要是这么大的动静离得近,她怀着孕可怎么办?

“别光看照片了,新闻里刚说,已经有消防员牺牲了。”老周放下手机,声音低沉,“第一批去的消防员,可能不知道里面有危险品,刚到就炸了……年纪都不大,太可惜了。”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谁都没说话。林阳走到自己的工位前,打开电脑,屏幕右下角弹出的新闻推送一条接一条:“天津港爆炸已致17人遇难,32名危重伤员,部分消防员失联”“瑞海公司涉嫌违法存储危险品,相关负责人已被控制”“国务院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彻查爆炸原因”……

他点开一条详细报道,里面写着:瑞海公司成立于2012年,主营业务为危险品仓储,但其仓储资质存在严重问题,属于“未批先建”,且存储的危险品远超核定范围,其中包括硝酸铵(爆炸品)、电石(遇水易燃)等高危化学品,这些化学品随意堆放在仓库,未采取任何隔离防护措施,最终引发爆炸。第一次爆炸威力相当于3吨tNt,第二次则相当于21吨tNt,震感波及天津市区、滨海新区,甚至北京部分区域都有明显震感。

“这公司也太胆大包天了!”小李忍不住骂了一句,“危险品乱堆,拿人命当儿戏啊!咱们厂也是化工相关的,不会也被查吧?”

这话一出,大家都看向林阳——他负责后勤,跟仓库、安全检查都沾边。林阳还没开口,办公室的门就被推开,主任王强走了进来,脸色比平时严肃得多:“都先别议论了,十分钟后去会议室开会,厂长要亲自说事儿。”

会议室里很快坐满了人,厂长推门进来时,手里拿着一叠文件,眉头皱得紧紧的。他把文件往桌上一放,声音洪亮却带着沉重:“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昨晚天津港发生了重大爆炸事故,到现在已经有不少人遇难,其中还有很多消防员。这个事不是小事,国务院都成立了调查组,现在全市所有涉及化工、危险品存储的单位,都要立刻开展安全大检查,咱们厂也不例外。”

厂长顿了顿,拿起文件念道:“瑞海公司的问题很严重,无资质存储、超范围堆放、安全措施不到位,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咱们厂虽然不存储高危危险品,但后勤仓库里有油漆、酒精这些易燃品,车间里的设备也涉及化工原料,要是出一点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从今天开始,各部门立刻自查:生产部查设备安全,质检部查原料存放,后勤部查仓库消防和易燃品管理,每个人都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厂长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林阳身上,“林阳,后勤仓库的检查你牵头,重点看消防器材有没有过期、易燃品有没有单独存放、仓库的通风和温控是不是到位,下午下班前把自查报告给我。”

“好,我马上就去。”林阳站起身,心里的弦绷得更紧了——他想起以前在外贸库上班时,虽然不涉及危险品,但也有货物堆放的规范,当时要是有人能多重视一点,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替罪辞职。现在涉及到安全,尤其是厂里还有这么多人,他更不能马虎。

散会后,林阳立刻拿着仓库清单去后勤仓库。仓库管理员老郑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手里拿着消防栓的检查记录:“林阳,你放心,咱们仓库的消防器材都是今年刚换的,没过期,易燃品也都放在单独的小隔间里,离电源远着呢。”

“还是得仔细查一遍,不能漏。”林阳接过记录,一条一条核对,然后跟着老郑走进仓库。仓库里很整齐,货架上的货物分类摆放,贴着清晰的标签,易燃品隔间的门是防火材质的,门口还放着两个干粉灭火器。林阳蹲下来,看了看灭火器的压力阀,指针在绿色区域,又翻了翻检查记录,每次检查都有签字。

“酒精和油漆放在最里面,通风好,温度也控制在25度以下,不会有问题。”老郑指着最里面的隔间,“上个月还换了新的通风扇,就是怕夏天温度高。”

林阳走过去,打开隔间的门,一股淡淡的油漆味飘出来,不算浓。他摸了摸旁边的温控器,显示23度,又看了看货物的堆放,没有超过货架的承重线,也没有靠近热源。他松了口气,却还是叮嘱:“今天开始,每天多查两次,尤其是中午温度高的时候,有任何问题立刻上报,别等。”

“知道了,你放心。”老郑点头,“昨晚那爆炸太吓人了,咱们可不能出这事。”

从仓库出来,林阳又去检查了办公楼的消防通道和消防栓,确认通道没被堵塞,消防栓的水压正常,才回到办公室写自查报告。刚写了一半,手机就响了,是晓雯打来的。

“你忙完了吗?”晓雯的声音有点轻,“我刚给我妈打电话,她从老家听说爆炸的事,哭着问咱们有没有事,我跟她说没事,她还是不放心。”

“我没事,厂里在搞安全检查,一切都好。”林阳放低声音,尽量让语气轻松,“你跟爸妈说,晚上我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别担心。你在家别乱看新闻,那些照片太吓人,对你和宝宝不好,看看育儿书就行。”

“知道了,”晓雯应着,又补充了一句,“你中午别在外面吃了,回来吃吧,我给你煮点面条。”

“好,我中午回去。”林阳挂了电话,心里暖暖的——不管外面多乱,晓雯总能给她安稳的感觉。

中午下班,林阳开车回家,路上的车还是不多,却多了不少救护车和警车,往塘沽方向开去。收音机里还在播报爆炸的最新情况:“截至13日12时,天津港爆炸已致44人遇难,其中包括12名消防员,另有521人受伤,13人失联。救援工作仍在进行中,周边5公里内的居民已开始有序撤离……”

林阳握着方向盘的手又紧了紧,44人遇难,还有消防员……他不敢再想,只想快点回家,看到晓雯。

推开家门,一股淡淡的番茄味飘出来,晓雯正站在厨房门口,手里拿着锅铲:“面条马上就好,番茄鸡蛋卤,你爱吃的。”

“怎么自己做饭了?不是让你歇着吗?”林阳走过去,接过她手里的锅铲,“我来煮,你去客厅坐着。”

晓雯没争,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林阳在厨房忙碌的身影,轻声说:“我刚才看了眼新闻,说救援的人还在找幸存者,还有好多志愿者去帮忙送水送吃的。”

“嗯,厂里下午可能也要组织捐款捐物,到时候我捐点钱,尽份力。”林阳把煮好的面条盛出来,浇上番茄鸡蛋卤,“快吃吧,凉了就不好吃了。”

吃饭的时候,林阳跟晓雯说了厂里的安全检查,说仓库没问题,让她放心。晓雯听着,时不时给林阳夹一筷子卤:“你在厂里也要注意安全,别总往仓库跑,万一有什么事……”

“放心,我会注意的。”林阳打断她的话,知道她在怕什么,“厂里的安全措施很到位,不会有事的。”

下午回到厂里,林阳把自查报告交给厂长,厂长看了后点了点头:“做得不错,没什么问题。刚才区里又来通知,让咱们明天组织员工学习安全知识,尤其是危险品防范,你负责准备学习材料,明天上午就组织。”

“好,我今晚就准备。”林阳应下来,回到办公室开始查资料——他从网上找了危险品分类、存储规范、应急处理方法,还有812爆炸的事故分析,整理成ppt,重点标红了“未批先建”“超范围存储”这些教训,怕大家不重视。

办公室里的议论声还没停,小李拿着手机进来:“最新消息,瑞海公司的老板已经被抓了,还有几个高管,说是要彻查责任!另外,好多企业都在捐款,咱们厂捐多少啊?”

“厂长说捐20万,还要组织员工自愿捐,明天一起送到红十字会。”林阳一边做ppt,一边回答,“你要是想捐,明天可以跟我一起去交。”

“捐,肯定捐!”小李点头,“那些消防员太不容易了,还有受灾的居民,能帮一点是一点。”

傍晚的时候,天空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把空气里的燥热压下去不少。林阳提前半小时下班,想早点回家陪晓雯。路上的路灯亮得早,雨丝在灯光下像细针一样,落在车窗上,留下淡淡的水痕。

回到家,晓雯正靠在沙发上看育儿书,看到他回来,立刻站起来:“今天怎么这么早?”

“早点回来陪你,”林阳换了鞋,走过去坐在她旁边,“厂里的事差不多忙完了,明天组织学习,后天应该就能恢复正常了。”

他拿起手机,给静海的爸妈打了个电话。张村长的声音有点沙哑,应该是担心了一天:“阳阳,你们没事吧?我今天听村里的人说,塘沽那边死了不少人,还有消防员,我跟你妈一天都没心思干活。”

“爸,我们没事,离得远,厂里也在搞安全检查,一切都好。”林阳耐心解释,“您跟我妈别担心,晓雯现在很好,宝宝也很安稳,晚上我还给她听胎心。”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张村长松了口气,又叮嘱,“你们最近别去塘沽那边,也别让晓雯出门,在家待着最安全。要是有什么事,立刻给我们打电话。”

挂了电话,林阳拿出胎心仪,帮晓雯调整好姿势,把探头捂热了才放在她的肚子上。没过几秒,清晰的“咚咚咚”声就传了出来,比昨天更有力,像小鼓一样,敲在两个人的心上。

“宝宝今天很活跃,”林阳关掉胎心仪,帮晓雯盖好薄被,“以后不管外面多乱,咱们都要好好的,等宝宝出生,咱们带他去看海河,去静海老家看爷爷种的桃树。”

晓雯靠在林阳肩上,听着窗外的雨声,心里满是安稳。外面的世界或许还在喧嚣,有救援的紧张,有对事故的追责,有对逝者的哀悼,但在这个小小的家里,只有胎心的跳动声、雨声,还有彼此的呼吸声,温暖又踏实。

林阳拿起那个深棕色的本子,翻到新的一页,认真地写下:“2015年8月13日,天津港爆炸事故后续,已致44人遇难,救援仍在进行。厂里开展安全大检查,仓库无问题。晓雯和宝宝安好,胎心有力。愿逝者安息,愿救援顺利。”

写完,他合上本子,把晓雯搂得更紧了些。窗外的雨还在下,却好像洗去了不少阴霾,他知道,不管未来还有多少风雨,只要他守护好这个家,守护好晓雯和宝宝,就什么都不怕。而那些在爆炸中逝去的人,那些奋斗在救援一线的人,也会让更多人明白,平安和安稳,才是最珍贵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