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抓住时机,突然高声道:\"诸位同僚!且听我一言,当今陛下为一己私欲,竟然与北疆勾结,令翎王与我几十万将士深陷战乱之中。
而李敏这老匹夫,尽还想着率军前来京城,强势镇压我等文武百官,大家想一想,如今陛下疾病缠身,将来这太子之位,定是皇贵妃娘娘肚子里这孩子的,那我们大凉国,将是姓凌还是姓李,大家想想就明白了。
而凤王爷乃是先皇亲封的一字并肩王,也就是说,先皇都承认,这个天下有王爷的一半。
如今凤王前来勤王,力挽狂澜,下官愿身先士卒,举凤王爷为摄政王,暂时代陛下处理朝政,以待日后陛下康健之时,再还朝政于陛下。
下官陆逊恭迎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陆逊说着就已经跪下,行了一个君臣大礼。
“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身后近一半大臣都跪下相迎,原本这些人几乎都是翎王的人,但陆逊与张良几人,一直在以凤王的名义拜访朝中一些老臣,现在看来效果绝佳!
剩下的一半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拿不定主意。
“就算陛下身子差,但还有翎王在,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你凤王来主持朝政,本官要见陛下!”
“我等要面见陛下!”
“对,我等要面见陛下!”
凤婉看着那些叫嚣着要面见陛下的大臣们,她缓缓上前一步,声音不大却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大人不要着急,陛下他已经有所准备。\"
她转身对身旁的小七使了个眼色,小七立即捧出一个锦盒。
凤婉打开盒子,取出一道明黄色的圣旨。
\"这是陛下今晨亲笔所书,诸位不妨一观。\"
圣旨展开,上面赫然写着:“朕因龙体欠安,特命凤逸轩为摄政王,总揽朝政。”
末尾盖着鲜红的玉玺大印。
\"这...这...这...这不可能!\"
礼部尚书张大人踉跄上前,颤抖着手指向圣旨,\"陛下病重多日,连早朝都无法主持,如何能亲笔书写圣旨?这定是伪造!\"
凤婉眸光一冷:“张大人,陛下亲笔手书,焉能有假?难道张大人你是存了什么其它心思了不成?”
张大人面色煞白,指着凤婉厉声道:\"凤家丫头,你休要血口喷人!本官对陛下忠心耿耿,岂容你污蔑!\"
他转身对着众臣高呼:\"诸位同僚,这凤家分明就是要谋朝篡位!
陛下病重多时,据说连握笔都难,如何能写出这般工整的字迹?\"
\"哦,张大人既然不信,那不如亲自去见见陛下?
来人!送张大人去面见陛下,其他人随我一起恭迎我父王进城...\"
话音刚落,两名甲士已上前架住了张大人。
\"放开我!你们这是要造反吗?\"
张大人挣扎着大喊,\"凤逸轩,你凤家这是要谋朝篡位!\"
凤王爷此时已翻身下马,他冷笑一声:\"谋朝篡位?张大人,不知你何出此言?
本王乃先皇亲封的一字并肩王,如今陛下龙体欠安,亲下圣旨令本王暂代朝政,你如此叫嚣,本王觉得你才是那心思不正之人。带走!\"
张大人被甲士拖走,凄厉的喊声渐渐远去。
城门前一时鸦雀无声,只剩下风卷旌旗的猎猎声响。
凤婉缓步上前,在父亲面前盈盈下拜:\"女儿恭迎父王回京。\"
凤王爷眼中满是慈爱之色,他伸手扶起凤婉:\"起来吧,你母亲与太后明日也该来了她可是想你想的紧呐。\"
凤王爷的声音不大,却如惊雷般在众人耳畔炸响。
太后?太后不是早就葬身火海?哪里又来的太后?
李湘玉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骇:\"你...你们...太后怎么还活着,她不是早就...?\"
“哼,当年是有人要杀人灭口,幸而太后娘娘福泽深厚,这才免了一场大难,诸位同僚,现在我们该进城了,本王还要去面见陛下,请把!来人,传令,封城、换防,进城!”
封王爷一挥手,身后大军如潮水般涌向城门,迅速接管了城防。
铁甲铿锵声中,文武百官神色各异,却无人再敢出声质疑。
凤王爷大步流星走向城门,凤婉紧随其后,李湘玉被宫女搀扶着,踉跄跟上。
她回头看看狼狈不堪,被圈在囚车里的父亲,早已吓的面色惨白,嘴唇颤抖,却不敢再多发一言。
一行人穿过城门,向皇宫行去。
街道两旁,百姓们纷纷跪伏,不敢抬头。
皇宫,勤政殿内。
龙椅空空如也,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
凤王爷站在殿中,环视四周,沉声道:\"诸位还请稍后,待本王前去面见陛下,稍后再来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