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 > 第326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类似的场景还发生在宝坛县何家。

何家买的二手房里,何景阳、易彩娥老两口拿着信托基金年金分配文件,手抖得几乎拿不住。

何雯英是陆家贵的妻子,他们是何雯英的娘家父母。

每年保底1万美元,那就是人民币8万多元,这对于1999年左右的西南山区农村家庭来说,绝对是巨款。

而且不是一个人,是何景阳、易彩娥、何飞宇,都有。

再加上何飞宇和万代玉在宝坛老窖公司的工作,何家这是要发啊!

何景阳激动得老泪纵横:“家贵,这是真的放下了曾经的芥蒂,把我们当家人了啊。”

他没想到,陆家贵在经历了曾经被他们索要高额彩礼导致最后退婚后,现在还能给他们如此丰厚的晚年保障。

易彩娥更是悔恨交加,想起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

她喃喃道:“要是当初我不鬼迷心窍加彩礼,现在我们还要过得更好一些。”

“妈,别提过去的事儿了,现在我们的日子也很好。”何飞宇打断母亲的话,他虽然也激动,但也更清醒。

虽然自己和父母都拿了高额的信托基金年金,但这个家还是得媳妇来当,他把文件拿给万代玉道:“老婆,你看,这是我那份,以后也由你来掌握,一起开支。都是为了家庭,这个家还是你来继续当家较为合适,比较兴旺。”

何景阳和易彩娥也反应过来,也纷纷言称,以后这家还是万代玉继续当家比较恰当。

万代玉心中松了口气,看来这何家三老幼也没有飘,她还以为易彩娥要翻身农奴把歌唱,要跟她再斗争一番呢!

没想到这婆婆还真的改了性子,有女婿给的这么大一笔钱都不闹幺蛾子了。

万代玉于是道:

“这钱是姐夫看在姐姐的面子上,发给你们养老的,也是发给飞宇养孩子的,我全部拿了不合适。”

“这样吧,爸妈每年的年金,自己留20%做零花,剩下的钱和飞宇的年金一起,都以飞宇的名字单独开一个银行账户。”

“存折或银行卡就放在飞宇那,但密码只能我知道。”

“家里有大的花销如买房、买车之类要用钱的时候,飞宇跟我一起去取钱,反正钱都是用在家里和孩子身上,我肯定不会乱用的。”

“至于平时的生活开销,有我和飞宇的工资就够了。”

何景阳、易彩娥、何飞宇都顿时大喜,连声称赞万代玉这安排很好,确实还是万代玉当家安排得有理有据,很妥当。

还有其他的家庭,陆家贵的大伯陆齐书、二伯陆齐信、姑姑陆齐慧,以及薛可芳娘家的兄弟姐妹,所有在名单上的人,全都沸腾了。

特别是薛可芳娘家的兄弟姐妹和他们的子女,许多表兄弟表姐妹跟陆家贵都已经很多年没见过面了,没想到陆家贵设立家族信托基金竟然还想着他们。

每年1万美元,8万多元人民币,对这些普通农村家庭来说,真的是巨款,无论是生活、孩子读书、医疗、外出创业等等,都可以一步登天,摆脱贫困,迈入小康甚至是富裕生活。

儿子陆家贵对自己娘家兄弟姐妹的这个安排,也让薛可芳临老了,还在后家狠狠地挣了一大波面子。

薛可芳的兄弟姐妹、侄儿侄女们,来看望薛可芳、陪她聊天解寂的频率都明显高了许多。

“家贵这孩子,真是重亲情重情义啊,我们都沾了光了。”

“打小我就觉得家贵不是一般人,聪明,有胆魄,但没想到现在竟然发达到这种程度,而且发达了也没忘我们这些穷亲戚。”

“以后谁敢背后说家贵的不是,我肯定第一个不答应。”

各种赞誉和感谢的话,在陆家、薛家、何家内部弥漫,陆家贵的威望也在家族内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这份家族信托基金,不仅解决了亲戚们的经济困境,也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整个家族更紧密地凝聚了起来。

陆氏金融对冲基金的大手笔投资和陆氏家族信托基金的成立,通过各种渠道陆续被媒体披露,再次在公众视野里引发了热议。

国际财经界对陆家贵的操作评析越发深入。

“抄底亚洲金融危机后的各国低价优质资产,属于常规操作,金融危机后这些资产确实处于历史低位。”

“不过,重仓美股科技板块和高杠杆做多纳斯达克指数,陆家贵又在开始赌了吗?这次他能不能还像他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操作那样赌对?”

有不看好陆家贵的媒体表示:“美国高科技互联网股热钱太猛了,那些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和市值已经远远超过了其实际价值,大家都有些疯了,已经变成泡沫了,现在玩的都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就看谁能逃顶成功。陆家贵这个时候入局,风险颇大啊!”

反方立即表示,陆家贵又没有全部重仓入手美国高科技互联网股,也没有巨资做多纳斯达克指数,他只做了一部分,还有很多资金用于抄底亚洲优质资产,以及购买黄金、美债进行保底避险投资。

所以,说陆家贵又在豪赌的人,没道理。

但总体来说,看到陆家贵豪赌美国高科技互联网股和纳斯达克指数后,许多国际游资出于对陆家贵的信任和崇拜,也跟着扑了进去,反倒是让美国高科技互联网股越发火热,那些少数清醒、提醒这有可能是泡沫的金融专家和财经媒体,都没被大家放在眼里。

很多人都相信,自己会成为成功逃顶的那一个,不会成为击鼓传花的最后一个接盘侠。

这就是赌徒。

很多人明知道有陷阱,但就是对自己迷之自信,总以为自己会是最后的赢家,所以悍然入局,最后被割了韭菜后又后悔不迭。

陆家贵反正是无所谓的,除了自己记忆中的2000年互联网破灭危机外,他还让全鸿飞、史密斯紧密地监控着欧美互联网高科技行业、股份、风险投资基金的动向和情报。

一旦有不对劲的时候,他就会提前平仓,落袋为安。

反正他知道2000年这个大致的时间,就不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