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市公安局技术科的一间密室内,张工程师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电脑屏幕。室内窗帘紧闭,只有显示器的冷光照亮他专注的脸。

桌上散落着几张印有卜明伟公司抬头的空白信纸——那是几天前有人以“业务合作”为名拜访时,顺手从卜明伟办公室取走的。

“合同日期需要提前到三个月前...”张工喃喃自语,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他调出一份标准咨询合同模板,仔细修改每一条条款,使其看起来既专业又合理。

作为技术科最擅长电子取证和文件分析的工程师,他同样精通如何制造几可乱真的伪造文件。几分钟后,一份看起来像是三个月前签署的咨询合同已经制作完成。

“打印参数要匹配卜明伟公司那台老款惠普激光打印机...”张工调出那台打印机的型号特性,仔细调整打印设置。为确保万无一失,他甚至还特意找来了同型号的打印机,实际打印了几份测试页,对照着微调参数。

最终打印出来的合同,即使用专业设备检测,也会显示是在三个月前打印的。

接下来是银行流水。张工接入公安系统内部数据库,调出卜明伟公司账户的真实流水记录作为底版,然后在适当的位置插入了几笔虚假交易记录。

“资金要从高远外围公司,经过两次中转,最后从新加坡那边过来...”他小心翼翼地构建资金流转路径,每一笔交易的时间、金额、对方账户信息都经过精心设计,看起来像是正常的商业往来。

最难的是伪造通讯记录。张工调取了卜明伟的手机通话记录,发现在三个月前确实有几个来自星洲的未接来电——那其实是推销电话,但现在正好被他利用。

他在记录中巧妙地插入了几条与高远集团“赵斌”的通话记录,时间点与合同签订日期吻合。

最后是录音伪造。张工从市委公开会议录像中截取了一段卜皓的发言,仔细提取了他的声纹特征。然后使用最新的AI语音合成技术,生成了一段模糊的录音:

“...明伟那边...你关照一下...高远的项目...谢谢了...”

录音背景还被添加了细微的环境噪音,使其听起来像是在某个公共场所的短暂交谈。除非用最先进的声纹分析设备检测,否则很难发现是伪造的。

完成所有伪造工作后,张工仔细地将所有“证据”打包,存入一个加密U盘中。然后彻底清除了电脑上的所有操作痕迹。

晚上八点,技术科大部分人已经下班。张工将U盘放入预定好的储物柜中,发出一条简短信息:“材料已放入三号柜。”

半小时后,一个穿着外卖员制服的人走进技术科大楼,径直走向储物柜区。他用钥匙打开三号柜,取走U盘后迅速离开。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即使被监控拍到,也只会以为是个送外卖的。

市郊一家不起眼的打印店内,孙海看着刚刚打印出来的“证据”材料,满意地点点头。张工的技术确实无可挑剔,这些材料足以以假乱真。

“匿名信准备得怎么样?”他问身边的亲信。

“已经准备好了,用的是市面上最常见的打印纸和信封,邮票也是随机购买的。笔迹已经做过处理,像是用左手写的。”

孙海仔细检查了匿名信的内容,语气愤慨而又显得知情内幕,直指卜皓通过远房堂弟卜明伟收受高远集团贿赂,为高远在星洲的项目开后门。

“发送渠道呢?”

“省纪委和中纪委的各三封,从不同的邮局分批寄出。媒体的加密邮件已经准备好,使用海外代理服务器发送。网络水军也已经就位,明天开始预热。”

孙海满意地点头:“好,按计划进行。记住,所有环节都要错开时间和地点,不能有任何规律可循。”

“明白。”

当晚,几封装着匿名举报信的信函被投入不同区域的邮筒中。与此同时,几封加密邮件悄然发送到几家知名媒体的深度报道邮箱。网络水军开始在一些地方论坛和社交媒体上散发“星洲市委书记亲戚疑涉腐”的传言。

一场针对卜皓的阴谋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市委家属楼内,卜皓和苏小晴刚结束与郑国锋的通话,对即将到来的风暴还一无所知。

“郑书记提醒我们最近要格外小心。”卜皓揉着太阳穴,显得有些疲惫,“他说感觉到有些人可能会狗急跳墙。”

苏小晴点点头:“明天开始,我让司机换个路线去单位。你也注意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尽量在机关食堂用餐。”

卜皓笑了笑:“应该不至于到那种程度。不过小心无大错。”

他们根本没想到,对方的攻击不是来自物理层面的威胁,而是更加阴险毒辣的阴谋诡计。

在星洲另一端的卜明伟,正高兴地看着公司账户上的40万余额,计划着如何用这笔钱偿还部分贷款,同时开始为高远集团准备“市场分析报告”。

所有人都按着自己的日常轨迹生活着,却不知道一张精心编织的大网已经悄然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