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庆功宴当天就举办了。

除了文武百官,现场的主角自然是严贡和姚广孝。

其中以严贡最受文武百官的欢迎,姚广孝则是因为输了一局,所以其他人对他的关注少了一些。

觥筹交错,酒酣耳热,庆功宴上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

经过陈平今天这么一闹,在场经历过沙场的官员们纷纷开始回忆起了过往,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当年在战场上肆意杀伐的蒙元蛮子丢盔弃甲的一幕幕。

等到气氛差不多了,朱元璋这才唤出严贡和姚广孝。

朱元璋拿着酒杯,带有几分醉意,对严贡说道:

“严贡啊,你不愧是被赵瑞和太子举荐的人才,算术本事了得,这一次和蒙元的比试,你先拔头筹,乃是大功一件!给咱大明挣了脸面!这功高不赏说不过去——今儿就封你当詹事院的官,那个叫什么?对了,是叫少詹事,专管算学教化。好好干,别辜负咱的提拔!要是日后再有功劳,咱还给你加官进爵,哈哈哈!”

“微臣谢陛下封赏!”

严贡大喜过望,赶紧谢礼。

要知道他之前也不过是一介平民罢了,尚未考取功名,若非是列朝大夫赵瑞举荐他,只怕这辈子都没有面见皇上的时候,心中自然是欢喜无比。

尤其是这个少詹事的官,那是正四品的官员!

一个平民得到如此封赏,是一步登天!

哪怕是文武百官们不乏官职在严贡之上,却也是不由得露出羡慕的神色。

要知道他们当年在战场上厮杀,能拿到四品官就不错了。

当然了,若是论实权的话,少詹事明显是不如他们这些朝堂的官的。

但是少詹事有一个便利,那就是在太子读书的封詹事院任职,其他的一些皇子皇孙也在这里上课,严贡接触的也大多数是此类达官贵人乃至于皇室宗亲的后代,为将来养望打下基础。

说不得以后有机会,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

只不过朱元璋对严贡的封赏却没有考虑这么多,主要是看中他算术方面的学识,将其任命在封詹事院,也是为了让对方能够将算术的本事教导给下一代。

通过在诏狱“旁听”陈平讲课,耳濡目染之下,朱元璋也算是明白算术,也就是数学的重要性。

虽然什么科技发展,什么精密度他听不懂,但是陈平既然告诉朱棣和朱雄英说数学很重要,那便是很重要,大明自然是要抓紧机会发展才是。

“儿臣斗胆,想请严卿入驻内阁,协助儿臣管理账目,如今科举事多,算学一科也应该叫上,正是需要严卿这样的人才相助,往后审查、批卷都少不了他。”

朱标眼睛滴溜溜一转,主动请求道。

严格才刚刚得到一个四品的大官,却没想到一转头就要被太子举荐进入内阁,这巨大的惊喜让他一时半会儿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周围的文武百官更是肃然起敬,如果之前的少詹事只是个稍好的官,那么入驻内阁,管理科举算学一科,已经称得上是莫大的权力!

要知道这种事情经营得久了,以后参加科举的学生可都是要以其学生而自居,换句话严贡的威望还会更大!

对于之前只是一介平民的严贡来说,绝对称得上是鲤鱼跃龙门,从此脱胎换骨了!

“太子此言有理,严卿也确实有这份本事,不是沽名钓誉之辈,就准了吧。”

朱元璋心里面一琢磨,当即就答应下来。

发展算学是一点,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如今随着大明政法改制,需要的官员数量明显增多。

既然严贡有这个才情,那就让他做官又有何妨?

“谢主隆恩!谢太子赏识!”

严贡再度行礼,这才恭恭敬敬退下。

“呵呵,还有道衍和尚。咱知道你这和尚在天界寺没干出啥名堂,平日里名声不显。但是算术一道,咱也是知道你还是有能力的,虽然落败于蒙元使者之手,但是没功劳也有苦劳,今天就调你去僧录司当个主簿,管管和尚们的文书名册,免得他们这帮和尚也搞贪官污吏那套。”

姚广孝在比试中输给了蒙元使者一局,相对来说,他得到的封赏就要小一些。

主簿一职,说高不高,说低不算低,总归是个官职罢了。

这其实也正常。

若是今天陈平没有赢下第三局,那么姚广孝连这点封赏都不会有。

姚广孝也是深知这点,恭敬行礼道:

“启禀陛下,贫僧才疏学浅,难堪大任,实在无意加官晋爵,还是留着贫僧继续在天界寺当主持吧。”

姚广孝其实也有自己的私心。

对他来说,要么一步登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要么还不如当一个小小的寺庙主持。

安安稳稳地等待机会,才算是良策啊!

“行吧,你自己都这么说了,咱也不能强迫你,退下吧。”

朱元璋这会儿喝得有点多,心里积压的心事让他根本无暇他顾,也没有多过计较,摆摆手就让姚广孝下去。

究其原因,还是姚广孝没有得到他太多的重视。

算术比试,也没有给到姚广孝真正展露自己本事的机会。

“谢陛下!”

姚广孝谢恩之后回到席位。

朱元璋此时已经有些喝多了,加上白天被陈平一顿狂怼,心里的愤怒早已到达了极致,猛地灌了一口酒,冲着一旁的朱标就倒起了苦水。

“标儿,你说说,咱这个皇帝,到底称不称职?”

朱标知道朱元璋已经喝多了,点头说道:

“父皇这些年勤俭节约,勤政爱民,自然是称职的。”

“那标儿你再说说,咱这个皇帝,对他陈平如何?”

“父皇……你喝多了……”

“咱没喝多!你说,咱除了没把他从诏狱里放出来,哪一点对他不好?吃得比咱好,喝得比咱好,咱被他骂得狗血淋头,甚至都没有找过他的麻烦!”

“咱对他还不够好吗?”

“他凭什么那么骂咱?”

朱元璋越说越激动,索性直接站在椅子上,指着诏狱的方向放声大骂。

“他不就是有点见识,有点本事,懂一些咱不知道的事情吗?对,咱是不如他,可那又如何?”

“他不愿意给咱效力,咱也不会死乞白赖地求他!”

“咱大明能人异士,多他陈平一个不多,少他陈平一个不少!”

“咱就不信,咱的大明缺了他陈平,就无法幅员千万里,白日永不落!”

同席的几人,除了朱标、朱棣、朱雄英之外,就是李善长、徐达、蓝玉、汤河、李文忠几人。

这些人里,有一大半都知道陈平对大明做的那些贡献,听到朱元璋的话,都是不住地叹气。

朱元璋能说出这话,几乎是已经确定,陈平的事毫无挽回地余地了。

而蓝玉几人则是摸不着头脑。

在他们看来,陈平只是一个在算术上赢了蒙元使者,又大放厥词的狂小子罢了。

为什么会让朱元璋如此失态?

蓝玉往徐达身边凑了凑,小声问道:

“魏国公,陛下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对那个陈平如此上心?”

徐达心里烦闷,往嘴里倒了一口酒,摇了摇头说道:

“别问了,这事……唉!”

越是不让问,蓝玉心里就越是好奇,可看到李善长几人的脸色,也只能按捺下性子,自顾自地喝着闷酒。

朱标生怕朱元璋再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话,引来其他臣子的注意,连忙吩咐大太监云奇将朱元璋带回寝宫休息,宴席上,这才安静了许多。

另一边,和其他人的酒席不同,他的都是一些斋饭和茶水,看上去甚是清淡。

姚广孝喝了口清茶,看着杯中的茶水,心思莫名。

这时候旁边忽然有人扯了扯他的衣袖,姚广孝抬头一看,面露讶异,行礼道:

“原来是世子,不知世子前来,所为何事?”

原来站在他面前的,赫然就是朱雄英。

朱雄英笑呵呵看向这位被陈平举荐的道衍和尚,说道:

“主持可是为比试失利而烦恼?陈先生说了,此事错不在你,无需烦恼,但你学会了这套竖式算法,算术造诣定然能更上一层楼!”

“竖式算法?那是何物?”

姚广孝不解地问道。

“所谓竖式算法,就是……”

朱雄英左右看了看,沾了沾杯中茶水开始在桌子上写写画画。

刚开始姚广孝还漫不经心,可看着看着,瞳孔顿时为之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