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 第214章 烧制水泥失败,真是骗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4章 烧制水泥失败,真是骗子?

甭管朱棣和工部尚书怎么说,最后朱元璋还是决定先看一看水泥的成品再说。

“谢父皇开恩,只是儿臣有言在先,这水泥配方上详细写明,此物烧制不易,若是刚开始尝试,失败个几次也是应有之事,还请父皇多一点耐心。”

朱棣知道此事关乎陈平生死,也关乎江浙一地灾情,更关乎大明未来,故而有此一说。

“行了知道了,咱会多给你几次机会的。”

好歹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儿子,他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之前让工匠们制造枪械的时候,同样也是经历过好几次失败,所以朱元璋也算是早就习惯了这点。

越是厉害的东西,越是不容易造出来,这点再正常不过了。

工部尚书闻言却不那么觉得。

‘燕王殿下应该是铁了心要保住那个叫作陈平的年轻人,当真是奸邪之辈,害人不浅!老夫定要戳穿此人的真面目,好让陛下和燕王殿下知晓奸人断不可用!’

朱元璋一行人就跟着燕王来到他的玻璃工坊,烧制水泥需要用到温度至少在一千五百摄氏度的高炉,土制高炉正好符合要求。

工部尚书来到玻璃工坊,只一眼就看傻了。

“这么多的琉璃器具?”

工部尚书发出一声惊呼,在他的眼前,是一层层木架,木架上整齐排列着形形色色的琉璃器物。

有椭圆的玻璃瓶,也有红绿两色,和真正白菜没什么区别的琉璃摆件,大大小小、晶莹剔透形同玉质的杯子、碗碟,还有一些足足有门板大小,方方正正的玻璃板!

这些东西琳琅满目,让人看了目不暇接。

随便一件,在市场上都价值千两以上!

在这里,却是多不胜数!

“真要算起来的话,这些琉璃器具全部售卖的话,怕是连国库都能充实不少!”

工部尚书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之前早就听闻四皇子燕王殿下把持琉璃工坊和香水铺子,在应天府赚得是盆满钵满。

乃至于如今琉璃和香水,已经成了那些达官贵人争相攀比的奢侈品。

谁家里没有一两件像模像样的琉璃,那就是脸上无光。

家里的正妻、侍妾乃至于千金小姐,没有用上香水,那就是落了俗套。

总之这些说法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流传,偏偏那些个达官贵人就吃这一套,说什么都要购买琉璃和香水,恨不得将其供起来,让人瞻仰。

“此地的东西你看看就好,可莫要往外说了,但凡外界有一丁点异动,咱拿你是问!”

工部尚书看的正起劲,却听耳畔传来朱元璋冰冷的提示声。

工部尚书悚然一惊。

“皇上放心,微臣定然守口如瓶,此间之事绝不告诉外人!”

他赶紧开口表态,生怕朱元璋起了心思要灭自己的口。

如今的琉璃生意有多么暴利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而这么多的收益,绝大部分都是燕王朱棣在把持。

关键是谁都知道燕王朱棣是得到洪武大帝朱元璋的授意,所以就算旁人再怎么眼红,也不敢轻易插手其中。

当然了,就算他们想要插手琉璃生意,也没有这个本事。

能够大规模低成本的生产琉璃制品,也就只有朱棣能够做到了。

其他人自己生产,违法违规不说,成本还高的吓人,压根对市场形成不了冲击。

对此工部尚书再怎么眼馋,也只能干看着了。

只是他并不知道,这琉璃制品的生产之法,其实就是出自那个他瞧不起的陈平之手。

朱棣先是下令让工匠们停下手头的工作,再找来几个负责冶铁的炉火匠,然后准备好数十公斤的原材料。

“你们几个按照我的命令,先把这些东西碾碎,调配均匀,不要东一块西一块。”

朱棣一手拿着水泥配方,一边指挥着工匠,偶尔看见不满意的地方还要自己亲自上手。

工部尚书看着这一幕,暗自皱起眉头。

在他看来燕王好歹也是万金之躯,亲自主持这什么儿戏一样的水泥烧制就已经足够荒谬,现在当地亲自上手,实在是有辱皇家体面。

皇上定然也是颇为不满……

工部尚书想到这里偷摸打量一眼朱元璋,却发现朱元璋看向朱棣的时候,嘴角微微勾起,像是露出一抹笑容。

只是这一抹笑容在朱棣看向这边的时候又迅速收敛,像是藏起来不想让朱棣看见一样。

工坊内因为火炉的关系,哪怕外界已经是寒冷的冬季,此时工坊内部温度还是很高的,甚至一度到了让人热的流汗的地步。

等忙活了半个时辰,他们才终于将原材料调配好,开始将原材料送入炉火中进行烧制。

这一烧就是数个时辰,中间朱棣一直守在火炉旁边,时不时皱着眉头检查里面水泥烧制的情况。

等到烧制完成之后,朱棣又表示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自然冷却。

为此朱元璋他们又是继续在一旁等待。

别看朱元璋平日里急急躁躁,但是在一些重要的事情时,他还是很有耐心的。

但是一旁的工部尚书就有些急躁了。

这玻璃工坊的琉璃,他都盘了快一遍了,都没见这水泥烧制好。

看着朱棣一铲子一铲子地把高炉里发红的粉末铲出来,放在一旁自然冷却,心里面就有些不耐烦了,有些无奈地说道:

“燕王殿下,到底还有等多久才能好啊?”

“再多等等,大概再等两三个时辰。”

朱棣根据这一次烧制的水泥重量,如此判断道。

工部尚书无奈,又看了一眼不为所动的朱元璋,只好在一旁继续等下去了。

终于,好不容易等到时间到了。

“燕王殿下,您这水泥好了没有?”

工部尚书又问道。

朱元璋、朱标、李善长等人也都看了过来,等待着朱棣的答复。

朱棣摆弄在面前一堆粉状物,拿起在手心捏了捏,一松手又散了开来从指缝中流出。

见此一幕,朱棣眉头皱起,忍不住发出一声叹息。

其他人看见他这般脸色,纷纷有了不好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