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看着宴席上满脸期盼之色的官员们,嘴角微微翘起,淡定的说道:
“实不相瞒,朝廷正有意扩大水泥的生产,并且打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届时无论是建房还是修路,都不是问题。”
众官倒吸一口凉气,之前他们就有所猜测,可从李善长口中得到回答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震惊。
全国范围内推广?
还有用水泥来建房修路?
“若是如此,我们苏州定当全力以赴,协助朝廷建造水泥工坊!”
苏州知府赶紧请缨。
“我扬州同样如此,愿意为朝廷分忧!”
“松江此次能顺利安置灾民,少不了李大人和朝廷的帮助,我松江也愿意全力相助。”
扬州知府和松江知府也是同样的反应。
通过这些天的观察,他们已经确认李善长毕竟没有夸大水泥的作用。
当真是遇水则刚,随心所欲,坚硬似铁,千年不朽!
用其混合砂石建造的斜面海堤,也真的抵挡海潮的冲击。
单单是这一点,就足够他们这些沿海地区的州府为之疯狂。
试想一下,只要在所有容易海水倒灌的区域都修建上这种防潮堤坝,那以后就再也不会有海水倒灌这样的灾害出现!
而现在李善长还说朝廷打算大力推广,用其建房修路,那他们更是做不久了。
江淮一带富饶,官员们自然也不差,明白什么值钱什么不值钱。
水泥这种东西,在他们看来前景广阔无比,谁要是掌握水泥,那未来就相当于得到一口金饭碗。
所以之前三个看起来关系不错的知府,这会儿打破了头都要争强。
“呵呵,几位大人切莫着急,水泥的生产对于朝廷来说势在必行,只是你们也知道如今朝廷国库少银……”
李善长神色平静,意有所指的说道。
实际上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内,朱棣他们赶制出来的水泥,充其量只能建造一座斜面海堤。
再继续建造,一来时间上不允许,二来从应天府将水泥运过来,成本还是有的。
小规模的建造还行,要是大规模的建造就麻烦了。
可即便如此,对于李善长来说这就够了。
他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让这些官员看见水泥的作用和潜力。
这样一来这些官员就会自愿为大明排忧解难。
也不用担心这些官员没钱,江南富庶,当地官员势力也是盘根错节、派系林立,钱肯定是不缺的。
只是过去他们一直死守自己的钱粮,轻易不会透露出半点。
可现在有水泥这个巨大的诱饵存在,李善长就不怕他们不上钩。
“若是如此,那我苏州愿意出人出钱,为朝廷解决麻烦……只是最后能给我苏州一点红利即可。”
苏州知府立马表态,也终于暴露出自己的真正目的。
参股。
一旦水泥厂建成,以后产出,参股一方就能获得利润分成和相关的话语权。
扬州知府和松江知府也不甘落后,人人都想要掺和一手。
李善长依旧神色淡然,说道:
“既是如此,那还请各位做好准备,或许等到明年开春,就会有新的御旨下达。”
“如此甚好!”
扬州知府顿时大喜。
这事情要是成了,那他们分的利润绝对不会少!
“我等敬李大人一杯!”
“对对对,敬李大人!”
其他的官员们也是纷纷露出喜色,连忙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向李善长表示敬意。
李善长脸上含笑,心中却是冷漠平静。
此前他得到皇上的传信,其中就说明了朝廷将要开办水泥厂。
只是这水泥厂不会那么轻易就将利润让给这些地方官员和他们背后的大族。
如今李善长故意提出这点,要做的无非就是让他们这些家族将手里的钱银统统都吐出来。
至于怎么收割他们的钱银,背后也有一套详细的计划。
看似简单的参股,实则暗藏不为人知的后手!
‘总不能让那位陈先生将大明帝国崛起的风头和功劳全给抢了,我李善长说什么都得立上一功,以后史书记载,也不会一语带过。’
李善长暗自想着。
接下来几天,李善长处理好灾情后,又装模作样的在各地实地探察,美其名曰为将来的水泥厂选址。
他这般作态,自然是让官员们放心不少,不敢怠慢。
同时李善长也借此机会下令,让他们在自己走后妥善安置灾民,这些灾民过得好不好,可是关乎之后朝廷对他们的评价,而这关乎他们的仕途和水泥厂的建成。
对此官员们自然是拍着胸脯答应下来,保证不会出现任何差错。
至此,李善长才结束此次赈灾之行,回到应天府复命去了。
……
应天府,皇宫大殿。
朱元璋在得知李善长已经回来,立马派人将其接过来。
“善长啊,这次你可算是立下大功了,将那三府之地的灾情处理的是极漂亮!”
朱元璋一见到李善长,哈哈大笑,丝毫不吝啬夸赞。
“陛下言重了,海水倒灌虽然严重,但到底天佑大明,老臣这才得以顺利处理完毕,而且若说到功劳,治理灾情不过一时之功,能防灾减灾才是万世之功。”
李善长态度谦虚,丝毫没有居功的打算。
“说的是那些混凝土和斜面海堤吧,听闻你用的不错,不知道具体效果如何。”
朱元璋想起此前朱棣向自己展示过的水泥,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开口问道。
虽然锦衣卫已经向他报告过了,但是再询问一遍又有何妨?
“启禀陛下,那水泥实在是太好用了,过去若是想要用同等重量的石头来建造堤坝,光是运输都是一大问题,还要用到大量的劳工。但是现在不同,这修建海堤只需要将水泥、砂石运送到建造海堤的地方,再和水混合就行了,便利程度不是一星半点。”
李善长如实回答。
若是以前的建造方式,建造堤坝所用的石头,单单是从开采地一路运输过来,就得费不少工夫,相应的人力物力损耗绝不会少。
可现在改用水泥后,就没这么多的问题,运输成本锐减,使用起来却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