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乾风云起苍穹 > 第336章 排解争水纠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康的出现,瞬间镇住了场面。

王家的族长王老汉举着锄头,胳膊还在发抖,锄头尖上沾着几根杂草;李家的李婆子也不哭了,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看着苏康。

“李县尉,说说情况。”

苏康的目光落在李林甫身上,语气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林甫抹了把脸上的汗,快步走过来:“大人,这口井是三天前挖的,当时王家出地,李家出人,两家约定好,井水一家一半。可今天早上井水出水量只有预期的一半,王老汉就不让李家人挑水了,说‘地是我家的,井就是我家的’,李婆子的儿子不乐意,就跟王家的人吵了起来,后来不知谁先动了手,就打起来了。”

“王老汉,李县尉说的是真的?”

苏康看向王老汉,王老汉放下锄头,双手在衣襟上擦了擦,声音有些发虚:“是……是真的,可大人,我家有十五口人,老的老,小的小,要是分一半水,根本不够喝啊!”

“你家不够喝,我家就够喝了?”

李婆子突然站起来,指着王老汉的鼻子骂,“我家老三挖井时差点掉井里,胳膊上划了个大口子,现在出水了,你就想独吞?没天理啊!”

“谁独吞了!”

王老汉也急了,“地是我家的!我不让你们挑水,怎么了?”

“都闭嘴!”

苏康喝了一声,两人立刻不敢说话了。

他往前走了两步,站在那口井旁边,井台上还放着两个木桶,桶里的水晃荡着,溅出几滴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就没了踪影。

“这口井的地契,王老汉,你带来了吗?”

王老汉愣了一下,赶紧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地契,双手递过来:“大人,您看,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这地是我家的。”

苏康接过地契,仔细看了看,又递给李林甫:“核对一下,是不是真的。”

李林甫看了片刻,点头:“大人,地契是真的,这口井的位置确实在王家的自留地里。”

李婆子一听,急得又要哭:“大人,可我们也出了力啊!不能因为地是他家的,就不让我们喝水啊!”

周围的李家人也跟着附和:“是啊大人!我们也出了力!”

苏康抬手往下压了压,人群又静了下来。

“我知道你们都不容易。”

他把声音放缓了些,“缺水不是一家两家的事,是整个大兴县的事。今天我在这里立个规矩:这口井的水,由县衙派两个衙役看管,按两家人口多少分水 —— 王家十五口人,每天分五桶水;李家十二口人,每天分四桶水,早上辰时、傍晚申时各分一次,谁也不许多抢。”

他顿了顿,又提高声音:“另外,三天内,我会让鲁师傅派人来王家庄,再选两个位置挖井,用滑轮组加快进度,保证每家每户都有水喝。要是有人再因为分水闹事,本官就按大兴县的律法处置,绝不姑息!”

王老汉愣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走到苏康面前,弯腰作揖:“大人,您……您真的会给我们挖新井?”

苏康点头:“本官说话算话。不过王老汉,你得记住,大家都是大兴县的百姓,要互相帮衬着熬过旱灾,要是再内斗,受苦的还是自己人。”

李婆子也走过来,拉着旁边那个被砸伤胳膊的汉子,一起给苏康作揖:“大人,是我们糊涂,不该跟王家打架。谢谢您还想着给我们挖新井,我们以后再也不闹事了。”

这时,赵龙带着大夫赶来了,大夫背着个药箱,手里还提着个木盒。

苏康赶紧让开:“快,先给伤者治伤,医药费由县衙出。”

大夫点点头,立刻蹲下身,打开药箱给伤者处理伤口。

李林甫这时走过来,低声道:“大人,派两个衙役留在这里吧,负责看管水井,记录分水量,有情况也好及时汇报。”

苏康点头:“就按你说的办,让他们多留意两家的动静,别再出岔子。”

等大夫处理完伤者,苏康又叮嘱李林甫:“你再去村里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村民受了伤,要是有,也让大夫一并治了。另外,跟村里的族长说,明天让他们来县衙一趟,我要跟他们商量一下各村选‘水长’的事 —— 每个村选一个公正的人,负责协调用水,免得再出这样的事。”

李林甫拱手:“是,属下记住了。”

太阳渐渐西斜,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苏康坐上马车,回头看了眼王家庄,村口的村民还站在那里,望着马车的方向。

柳青递过水囊:“大人,喝口水吧,刚才喊了那么久,嗓子肯定干了。”

苏康接过水囊,喝了一口,然后还给柳青,他的心里却没放松 —— 他知道,这只是抗旱路上的一个小插曲,以后还会有更多的问题等着他解决。

“赵龙。”

苏康掀开车帘,对站在外面的赵龙吩咐道,“明天你再派人去查查其他有新井的村子,看看有没有类似的矛盾,提前化解,别等闹起来再处理。”

赵龙应了声 “是”,连忙退到一旁。

吉果扬鞭策马,马车缓缓启动,轱辘轱辘地往县衙走,夕阳把马车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是一条通往希望的路。

翌日,天刚亮,县衙大堂内,数十个村族长早早候着,面带忐忑。

苏康一进门,喧闹立止。

他刚坐定,便开门见山道:“今日议‘水’—— 王家庄抢水斗殴之事,伤了乡情,误了抗旱。”

前排李太公拄杖起身:“我家庄子也因缺水起过争执,实在没法子!”

“故要设‘水长’。”

苏康拿起桌面上的“水长”木牌,环顾一周道:“专管用水调配、水井维护,先由水长调解纠纷,再报县衙。”

陈二郎皱眉道:“选偏心的咋办?”

苏康急忙挥手让吉果分发职责纸片:“按人口田亩分水记账、巡查水井、公平调解,且由村民公选有威望者担任。”

王老汉面露愧疚:“昨日是我糊涂!可水长咋选?”

“百姓每家一票,选公正懂农事的。”

苏康立即补充道,“县衙发木牌认职,每月派赵龙、李林甫巡查,徇私者严惩,百姓亦可举报。”

众人顿时松了口气。

李太公笑道:“我村李老实仗义,选他准行!”

陈二郎、王老汉也纷纷报出村里合适人选,大堂里顿时热闹起来。

“另有一事。”

选举完毕,苏康环视了大伙一眼,压了压手,“水长还得配合鲁师傅团队,等水车成了修渠道,你们统计田亩报县衙,保证旱田都能浇上水。”

“真能通到各村?”

张老栓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本官已经派人前去调运钢筋水泥,必能成。”

苏康语气坚定,说得胸有成竹。

日头渐高,族长们攥着纸片起身作揖:“请大人放心!必选好水长,不再闹事!”

族长们走后,李林甫立刻进来禀报:“十七口深井出水了,有水长在,该不会再出乱子。”

“这只是开始。”

苏康拿起水车图纸,“等水车、渠道成了,才真能斗旱魃。”

赵龙随后快步进来:“大人,城南李员外家有邻县江湖之人频繁出入。”

苏康眉头微蹙:“先盯着,别打草惊蛇。抗旱和选水长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