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叔,我觉得再次购买兔崽是肯定需要的,但是我建议还是过段时间,等春暖花开的时候吧,那个时候兔子的成活率会高一些,另外养殖方面也容易些。”

夏沫分析道。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咱们之前没有经验,这养了小半年时间的兔子了,多少也有些了解了。这事儿,等过段时间再说。”

张振邦跟夏沫想的差不多,他也觉得现在不是购买兔崽的好时机。

张振邦又询问了夏沫在学校的情况,还有刘建设那帮人干活儿的情况,夏沫一一回答。双方虽然距离隔得远,因为一根电话线,让张振邦觉得夏沫好像没有离开过他们,她还是以前那个夏知青,为村里无私做贡献的那个夏知青。

上课的日子过得很快,除了大家刚开始对夏沫的关注度有些高以外,其他的都还好,很快一个周的上课时间就过去了,夏沫迎来了第一个周末,她打算回去看看四合院整修的情况。

周六早上,夏沫跟平常一样早早起床,在操场跑了两圈,不得不说,在学校里面锻炼是方便了,起码锻炼场地有了还很宽敞。这里就必须说一下一件事情了,当夏沫第一次早上起床来到操场锻炼时候的场景了。

夏沫先做了拉伸,便开始围着操场跑步。就在夏沫跑了两圈后,体育系的人陆续来到了操场,他们第一眼就看到一个纤细的身影在操场上挥汗如雨,顿时都被震惊了。

“你们说那个女生是谁啊?也不知道是咱们体育系的哪位?军训的时候也没有发现这么优秀的女同学啊。”

“你是不是有些武断了,你怎么知道她是咱们体育系的,虽说这大冷天的这么早出来锻炼按理来说是咱们体育系的,但也不能排除例外啊。”

“不是,你们不觉得这个身影有些熟悉吗?不会是咱们在军训上败给的那位吧?原来人家也不是天生就厉害,人家还有这锻炼的习惯呢。”

“你是说那是夏沫同学?!你这么说,我还真的觉得就是了,也就那个变态,不是天才才有这样惊人的毅力了,人家能打败咱们看来也不是意外。看来咱们要加把劲了,也不能让一个考古系的女生一直压在上面啊!”

此时夏沫也注意到操场上的人变得越来越多,还有好几个男生都开始追逐自己的脚步。男的有人能够跟自己一起锻炼,夏沫决定带他们一程,于是,眼看就要赶超夏沫的几个男生就察觉到了夏沫的加速,他们当即奋起直追。

可惜,每次就在他们以为再努把力就能追上夏沫的时候,夏沫就稍微提了一点速度,让原本只有几步之遥的几人又被拉开了距离。就这样,操场上的人越来越多,却始终没有一个人追得上夏沫,当然被夏沫套圈的那些不算。

从那天开始,夏沫在操场上的锻炼便成了体育生们自以为跟夏沫较量的机会,可惜,他们始终都被夏沫吊着。

京大的操场上,一群体育生被一个女生带领着跑步的场景也很快长了一景,这让很多同学好奇,更有甚者,好多同学都特意早起就只为了见一见那传闻中的奇景。

时间长了,体育生们就把能够追赶上夏沫定为他们的目标,不知不觉,他们的长跑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只是他们自己没有注意到,这可都是夏沫的功劳。当然,这都是后话。

夏沫是在学校吃完早餐的,回去四合院之前她绕路去了供销社,打算买点儿肉菜的回去,终于给大伙儿改善下伙食,吃顿火锅,主要是吃火锅简单,不用考究厨艺。

夏沫去的时间早,供销社正是猪肉疯抢的时候,夏沫凭借自己卖肉的经验终于抢到了三斤五花肉,还要了两斤大骨用来煮底汤。菜的话就随便都弄了些,有什么就买什么好了,这个她不挑。

在家门口外,夏沫见四处无人,从空间挑了一条四五斤重的鲤鱼,大虾这次她没有拿,上次她就发现,大家好像对于大虾不是很热衷,就留着自己吃吧。

众人见到夏沫回来了,还大包小包的弄了好多吃的,听到夏沫说中午请大伙儿吃火锅,众人都乐得合不拢嘴。刘建设更是不好意思道:

“夏知青啊,你上学怎么样啊?时间紧不紧?累不累?我们这些粗人吃什么都行,你不用惦记着我们。”

“刘叔,放心吧,我在学校一切都很顺利。这主要是我嘴馋了,想要吃火锅了,大家就跟着我讲究一顿吧。”

大家都知道夏沫这是给他们改善伙食,但夏沫这么说,众人心里更甜了,这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同样的事情,她说出来的话就让人舒服。

时间还早,夏沫看了看装修的进度,虽然是双方人马在干活儿,但两帮人都是讲究人,做拿出了他们的看家本事,那是活儿干得又快又好,夏沫很满意。

夏沫又跟两个负责人谈论了下她的一些想法,对一些地方的设计稍微做了修改,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中午的时候,夏沫还像上次一样留了李三儿他们那一队人一起吃火锅,大家吃得很开心,特别是那一条大鲤鱼,被片成了匀称的鱼片大家涮了火锅,味道很是鲜美。

吃完饭,天气不错,太阳暖烘烘的,夏沫中午吃了不少,便跟众人打了声招呼,打算随便走走消消食儿。

不知不觉便走到了一个公园,现在是中午时间,天气暖和,也有不少人跟夏沫一样的想法,想要趁着中午暖和时候出来走走,所以公园里面人不少,不过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居多,年轻人不算多。

夏沫沿着公园的石板路溜达,走到不远处,就见前面围了不少人,大家都在指指点点着急得不行。

夏沫本不想多管闲事,抬腿便想要绕过人群,可余光透过人群看到了躺在地上的面孔,还是一张熟悉的脸。她顿时改变了主意,大步走上前去,探了探对方的鼻息,立马决定做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