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户兵卫请求战术指导的电报发送回东瀛大本营,整个大本营如同地震一般。
一个旅团有覆灭的危险,大本营的众多东瀛将领根本来不及谩骂一户兵卫的无能,因为他们发现整个东北局势已经脱离他们的掌控。
他们很多人以为三个师团就能灭亡华夏,但是在投入两个师团,却发现连个水花都没有打起来。
第五师团现在还没阻挡在盖县一步也不能前进,第十九师团后续部队被拦截在鸭绿江,根本过不了河。
最近的二十师团因为高丽日益猖獗的反抗运动而不得不将精力用于扫荡高丽反抗军,放眼望去,居然无兵可调了。
陆军大臣岗式之助和其余陆军高层再次坐在一起,就连隐居的山县有棚都罕见地出席此次会议。
陆军中将,东瀛实际的参谋总长长谷川仓率先说道。
“无论如何,都必须尽快抽调部队救援被围困的第三十八旅团。
手下的师团长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刻,他们是绝对不会请求战术指导的。
如果真让第三十八旅团在华夏境内被消灭,那将是我东瀛陆军自成立以来最大的耻辱,也是我东瀛陆军首个旅团级别的战斗单位被全歼。
我们不但要承担海军的嘲笑和国民的质疑,最为关键的是,天皇一定会过问此事的!”
陆军大臣岗式之助也赞同道。
“无论如何,结果已经发生,我们无法让第三十八旅团撤回,但是绝对不能让支那人消灭第三十八旅团。
那样会极大助长支那人的抵抗气焰,也会沉重打击国民对陆军的信心。
陆军已经紧急动员了两个半师团,至于海军那边?”
山县有棚此刻站了出来。
“我去和海军那几个老家伙打招呼,让他们抽调军舰和运输船来护送陆军部队登陆。
另外,我已经扣下来欧洲三艘商船,接下来的雇佣船只的资金还请诸位尽快拨付,毕竟强征和雇佣欧洲船只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我们扣下他们太久,外交那边不太好交代。”
在电报发回本土的当天下午,第六师团和第十六师团就已经前往码头准备登船。
除了这两个师团外,第二师团和第八师团也开始了动员工作,不过这两个师团由于之前一直处于骨架状态,所以现在主要是征集预备役士兵开始充实部队。
截止到现在,东瀛军队已经动员了七个师团了,这与他们之前一直呼喊的三个师团已经越来越远。
但是东瀛本年的陆军军费已经用掉了大半,这种寅吃卯粮的行为也让大藏相感受到了不对劲。
按照东瀛目前的财政状况,如果是维持目前的海军规模,现在陆军七个满编师团已经是极限了,如果在扩充下去,只能从其他领域抽调资金了。
甚至还要重现当年天皇一天只吃两个饭团的尴尬局面,难道陆军这群马鹿也要学海军再次赌博吗?
随着动员令的下达,两个师团的去向也浮出水面,第六师团从锦州登陆,负责关闭东北地区的大门,将东北的国防军主力与其他地区的国防军主力进行一个切割。
第十六师团在旅顺登陆,负责协助第五师团攻克盖县,而后北上解第三十八旅团的困境。
高丽局势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第十九师团第三十九旅团被从前线换下来,负责高丽境内的镇压反抗军任务。
渡江任务交给第二十师团来执行,由一个旅团换成一个整编师团,也可以看出东瀛国内对于一户兵卫的失望和此次战斗的重视。
自此,东瀛一共在东北战场准备投入第五、第六、第十六、第二十四个师团和第三十八旅团,总人数在十万人左右。
但是由于第六和第十六师团还在路上,第二十师团还在从扫荡中抽身,目前第一兵团面对的依然只有两个师团的兵力。
这个宝贵的时间差就是徐虎最后的机会,抓住了这个宝贵的时间差,就可以将第三十八旅团消灭后收缩兵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僵持阶段。
利用堑壕阵地不断给东瀛军队放血,现在华夏的财政可比东瀛乐观多了,这就是大国的优势。
大国不一定是强国,但是强国一定是大国,哪怕是英吉利国也是依托其庞大的殖民地体系才可以成为世界强国。
一旦失去了殖民地体系,英伦三岛狭窄的战略纵深和有限的资源储备就会让其失去在餐桌上分蛋糕的权利。
华夏现在扩军的最大限制就是缺乏成熟的中高层军官而是不财政,国防军的底蕴还是太薄了,哪怕这些年一直在扩充军校,但是依旧有些杯水车薪。
现在国防军陆军士官学院已经开通了半年的短期班,只要在战场上立功的士兵,在国防军士官学院接受半年的培训,就可以放到新成立的部队当排长。
军校的学制也由三年压缩至两年,大量的军校毕业生在一毕业就会被送入各级参谋部,实习三个月后再重新调配进入各级作战部队任营连排主官。
这种培养模式可以迅速将这些军校毕业生洗去学员的气息,融入部队的熔炉。
哪怕是这样,新兵训练营内也是新兵在等着他们的军官,只要一个团的军官配备完毕,直接从新兵营拉出一大批新兵,再混合一些老兵就满编了。
然后拉去国内剿匪三个月,就具备初步的战斗力了。
此刻的东瀛码头,正在登船的东瀛陆军士兵正在高呼为天皇战斗,一个个士气高昂。
而军舰上的海军士兵却是时不时地打击他们的士气。
“这帮陆军马鹿真是可笑,一个旅团都被人被包了饺子了,他们居然还一个个地狂妄自大。
要我说,我们海军应该建立属于自己的陆军部队,这些陆军简直是太废物了,一个旅团的军费都够我们建一艘军舰的了。”
听到这话的陆军士兵当即和军舰上的海军士兵吵了起来,双方一直骂到登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