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时间缓缓来到1915年年底,世界格局开始迎来了重大的变化。

欧洲战场比以往厮杀地更加激烈,冲锋枪和迫击炮在欧洲的堑壕战中大放光彩。

欧洲军队的冲锋枪已经配发到了班一级,当然,这么大的数量自然离不开委员会的协助。

1915年一整年,委员会为欧洲生产了三万支冲锋枪和一千万发子弹,同时,也为欧洲输送了八百门迫击炮和五十万发迫击炮炮弹。

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厮杀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每天都有上千人伤亡,无数的伤兵运往后方医院。

挥舞着英镑和黄金的英吉利和高卢国已经不像刚开战时那么财大气粗了,今年十月份,英吉利为了采购第三批特效药不得不做出妥协。

以两台工具机和一个装甲钢热处理和淬火炉为代价,支付了第三批特效药的货款。

当然了,两台工具机和这个装甲钢热处理和淬火炉的价值肯定比不上第三批特效药,但是这些可都是之前英吉利死死抓住不卖的东西。

但是现在由不得他了,大量的伤兵导致特效药出现供不应求的现状。

无数的士兵都在等着特效药,如果这款要普通士兵不知道还好,但是现在所有士兵都知道有特效药,那就由不得这些政客了。

如果没有足够的特效药,士兵们就不会奋力作战。

战争已经打了一年多了,基层士兵已经出现厌战现象了,什么有的士兵必须依靠药丸才能坚持战斗。

所以为了支付此次货款,英吉利和高卢不得不做出妥协。

主要是因为英吉利愿意支付两台工具机和装甲钢热处理和淬火炉,林克勤批准第三批剩余的货款可以不用黄金支付,而是用之前林克勤从欧洲订购战舰的借款中抵扣。

这可以说极大地缓解了英吉利和高卢的财政压力,虽然会损失一些利息,但是也比没钱强啊。

现在英吉利和高卢已经开始向美利坚借款了,美利坚国已经由英吉利的最大债务国向债权国转变。

每打一天仗,就有海量的金钱投入战场,地主家也快没有余粮了。

整个西历1915年,由于东瀛将大量资源投入扩军中,陆军恢复了十个师团的编制,海军下海了三艘军舰。

导致东瀛对于欧洲的订单没有余力生产,而美利坚的工业能力还不是那么强大。

作为刚刚兴起的工业国,华夏的各大工厂开足了马力。

1915年的财政收入比1913年增长了100%以上,铁道兵团在全国开始铺设铁路,大量的资源开始流动。

江南的丝织品更是成为了最为畅销的农产品,直隶省发现的铁矿开始开采,一个大型钢铁厂又在直隶投入建设。

截止到1915年底,华夏的钢铁产量已经完全碾压东瀛。

在军队建设方面,第三兵团成立,由第六军、第十二军、第十三军和第十四军四个军组成。

由朱铭德任兵团司令,刘亚强任兵团参谋长,刘国勇任兵团政委。

第四兵团也开始了组建工作,兵团司令确定为张牧之,第八军、第十军、第十一军和第十五军将划入第四兵团战斗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