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院之内,寒气未散,地面上仍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黑霜,空气中弥漫着精纯阴寒的能量余波。欧阳奚旺持胚而立,周身气息圆融内敛,赫然已是引气六层之境。丹田气旋之中,那淡白流转的奇异灵力沉静而磅礴,远超同阶。
他低头凝视手中铁胚。吞噬了那乌黑云纹石后,铁胚模样大变,黝黑深沉,纹路如冰裂符文,触手冰寒刺骨,却又与他心意相通,仿佛已成为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的恐怖寒锋之力,令他心悸,亦令他欣喜。
“道法自然…机缘自寻…”他回味着清虚子长老之言,又思及今日遭遇。若非自己尝试融入天地感知,便难以察觉那株枯黄异草;若无暗金碎片与墨星指引,便错失这云纹奇石;若自身实力不济,即便得宝,恐也难守其全,反遭觊觎。
这一切,看似偶然,却又隐隐契合着某种“自然”之理——细心体悟,方能发现机缘;拥有实力,方能把握机缘;而机缘本身,亦是提升实力的途径。环环相扣,如同丛林生态,弱肉强食,却又蕴藏无限生机。
他心有明悟,修行之路,绝非闭门造车、一味苦修便可畅通无阻。需得走出去,去经历,去感悟,去争,去夺,于万丈红尘中磨砺己身,于天地万物间印证大道。
“一味躲藏避世,非是正道。”欧阳奚旺眼中闪过一丝锐芒。此前因周骏之事与那暗中探查,他心生警惕,欲暂避锋芒。然如今想来,躲避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错失成长之机。唯有迎难而上,不断变强,方能真正掌控自身命运。
心意既定,只觉周身气息都通达了几分。他收起铁胚,开始每日雷打不动的修炼。
先是运转《引气诀》,巩固引气六层的修为。如今功法运转,吸纳灵气的效率更高,那变异灵力于经脉中奔流,如冰河涌动,带着一股斩断一切的锋锐之意。他甚至能隐隐感觉到,自身灵力与天地间各种属性的能量亲和度都有所提升,尤其是水、冰、阴寒一类,感知与吸纳更为轻易。
继而,他便开始练剑。
不再刻意区分《灵剑十三式》的规范与自身野性本能,而是将两者彻底打散、融合。心念动处,铁胚挥洒。
时而如灵鹤展翅,姿态优雅,轨迹却刁钻狠辣,直指要害——这是化用了《灵剑十三式》中的“仙鹤引颈”之势,却融入了丛林猎豹扑杀之迅疾。 时而如巨熊撼地,势大力沉,横扫千军,带起沉闷风雷——这是野性本能中的狂暴力量,却又暗含了基础剑式中“力劈华山”的发力技巧。 时而又如鬼魅潜行,剑光隐现,于不可思议之处刺出致命一击——这分明是万灵祖森中那些毒虫诡兽的偷袭之术,以剑施展,更添三分诡异阴寒。
他的剑法,变得愈发难以捉摸。既有宗门剑术的框架与道理,又不拘泥于形式,充满了丛林搏杀的野性、狠辣与高效,更蕴含了那一丝初悟的“心剑”之意与铁胚自带的恐怖寒锋。
剑风呼啸,寒意凛冽,院中气温不断下降。渐渐地,他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招式融合,开始尝试将那“道法自然”的感悟融入剑中。
一剑刺出,不再仅仅是凝聚力量于一点,而是意念感知着空气的流动,剑尖循着那无形的气流缝隙刺入,阻力大减,速度更快,无声无息。 一剑横削,不再是蛮力横扫,而是感知着目标的薄弱之处,力量骤然爆发于那一点之上,破坏力倍增。 甚至尝试着引动周身天地间的微弱水汽、寒意,附于铁胚之上,使得剑招更添变化与威能。
这种修炼方式,对心神消耗极大,却收效显着。他对力量的掌控愈发精妙入微,对“剑”的理解也愈发深刻。剑于他手,不再是简单的兵器,而是意念的延伸,是沟通天地、施展“道法”的媒介。
小呆毛起初还在屋檐上好奇地看着,后来被那四溢的剑气寒意冻得受不了,咕哝着飞回了屋里。墨星则对那引动的天地能量很感兴趣,尤其是阴寒之气,它蹲在一旁,小肚子一鼓一鼓,竟也学着吞吐起来,周身幽暗波动愈发明显。唯有小金,始终安静地伏在角落,熔金眼眸注视着主人,似乎在为他护法,又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修炼至深夜,欧阳奚旺才缓缓收势。虽身心疲惫,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今日收获,远超预期。
他回到屋中,并未立刻休息,而是拿出那枚得自煞灵的灰蒙蒙魂珠,以及墨星之前贡献的、尚未吃完的土黄兽丹,若有所思。
“灵力、气血、魂力、乃至外物资源…皆可为资粮。”他回想起以气血强行炼化兽丹、引寒锋入体、乃至铁胚吞噬云纹石的过程。“万流归宗,皆可炼化吸收,强化己身。这或许…亦是‘自然’之道的一种?”
万物皆有其能量,弱肉强食,汲取对方精华补益自身,本就是丛林最根本的法则。而修士炼丹服饵,吸收灵石,亦是此理。只是方式更为温和间接。而自己因仙体与那紫金色气血之故,似乎能更直接、更霸道地进行这种“掠夺”与“炼化”。
“但需有度,需契合自身,否则反受其害。”他想起服用血纹锻骨果时的痛苦与风险,若非紫金气血霸道,恐怕早已筋脉尽毁。“需以自身之道为根基,融万般资粮,而非被外物所控。”
他想到了那枚暗金碎片。此物屡次助他,其苍茫意蕴中正平和,似乎能调和各种能量,避免冲突反噬。“或许…它便是关键之一?”
他沉吟片刻,决定尝试。并未直接吸收魂珠或兽丹,而是先手握暗金碎片,沉心静气,尝试引动其那中正平和的意蕴,护持心神,调和气血。
待心神晋入一片清明平和之境,他才缓缓拿起那枚土黄兽丹,小心引出一丝精纯土元,吸入体内。
果然!在那暗金碎片意蕴的笼罩下,这股外来的土元之力变得温顺许多,虽依旧被紫金气血霸道炼化,却少了以往的躁动与冲击,过程平稳了不少。
他心中微喜,如法炮制,又引出一丝煞灵魂珠中的精纯魂力。魂力阴寒,最易扰人心神,但在碎片意蕴的护持下,亦被顺利炼化吸收,滋养神识,令他灵台愈发清明。
虽然炼化速度不算快,但胜在平稳安全,且无需进入那种物我两忘的极限状态。这意味着,他可以更日常化地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修炼!
“果然可行!”欧阳奚旺大喜过望。这无疑又为他打开了一条稳步提升的捷径!日后完成任务或探险所得的各种妖兽材料、奇异物事,皆可尝试以此法炼化吸收,化为己用!
他按捺住激动,并未贪多,只是炼化了少许兽丹与魂力,便适可而止。修炼之道,张弛有度,方是自然。
做完这一切,他才真正放松下来,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他吹熄油灯,和衣躺下。三只灵宠也各自寻了舒服位置睡下,屋内很快响起墨星细微的鼾声。
然而,欧阳奚旺却并未立刻入睡。今日种种感悟与收获,如同走马灯般在脑海中回荡。
道法自然,并非虚无缥缈。它存在于灵兽的习性里,存在于草木的枯荣中,存在于每一次挥剑的角度,存在于每一次呼吸的韵律,存在于资源的汲取与转化,甚至存在于人心的贪婪与抉择之中。
修行,修的是力量,更是心,是对这天地万物、对自身本心的认知与把握。
万灵祖森十六载,赋予了他野兽般的直觉、强健的体魄与狠辣的搏杀之术,那是“野性”的自然。 宗门数月,授业听道,初悟剑理,明辨资源,这是“秩序”的自然。 而将这两者融合,以本心为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或许才是真正的——“道法自然”。
他心中豁然开朗,只觉前路愈发清晰。不再迷茫于出身,不再困惑于选择。无论是仙阙遗孤,还是凡尘少年,无论手握何等高深秘法或简陋铁胚,只需明心见性,循道而行,便可步步向前。
窗外月华如水,透过窗棂,洒落一地清辉。
少年于黑暗中睁开双眼,眸光清亮,熠熠生辉。
心有悟,道渐明。
翌日,欧阳奚旺并未再去授业殿,而是径直去了宗门的藏书阁。
经过昨日感悟,他深知自身知识匮乏,尤其是关于天材地宝、奇物志异、乃至天下地理宗门势力等方面,几乎一无所知。如此下去,即便机缘摆在眼前,恐怕也难以认出,甚至可能因无知而踏入险地。
藏书阁共分九层,外门弟子仅可进入前三层,内门弟子则可进入前六层。更高层则需特殊权限或足够贡献。
欧阳奚旺直接上了第四层。此处典籍远比下方三层精深玄奥,涉及炼丹、炼器、阵法、符箓、御兽、灵植等诸多杂学,亦有诸多游记杂谈、奇物图谱、地理志异。
他如同饥饿之人扑到美食之上,开始疯狂阅读。过目不忘之能在此刻发挥到极致。他并不急于修炼某种秘术,而是广泛涉猎,增长见识。
《九州舆图概要》、《奇金异石录》、《百年仙草辨》、《妖兽通解》、《南疆异闻录》、《北冥海志》……一本本或新或旧的典籍被他翻阅、记忆、理解。
他看到了关于“幽冥寒铁”的记载,其描述与那乌黑云纹石有几分相似,但仔细比对,又觉不同,云纹石更为古老奇异。 他也看到了关于各种剑道流派、剑气属性的描述,对自己那苍白寒气剑气有了更多认知,知其绝非寻常五行属性,更偏向于罕见的“异种剑气”或“本源剑气”,威力极大,却也极难修炼。 他还看到了关于上古宗门、遗迹秘境的只言片语,心中对那暗金碎片的来历,有了更多模糊的猜测。
知识如涓涓细流,汇入他的脑海,填补着认知的空白,开阔着他的眼界。他不再只是一个空有力量与天赋的“野人”,开始真正以一个修士的角度,去认识这个世界。
不知不觉,便在藏书阁中待了一整日。直到日落西山,阁内执事弟子前来提醒,他才恍然惊觉,依依不舍地放下手中一本《云游剑仙见闻录》。
归还典籍,走出藏书阁,虽一日未修炼,他却觉神满气足,收获丝毫不比苦修一日少。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喃喃自语,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回到别院,却见院门外,一道清冷的身影正静静伫立,月光洒在其身上,仿佛披着一层银纱。
正是冷月仙子。
欧阳奚旺微微一怔,上前拱手行礼:“弟子欧阳奚旺,见过冷月师叔。”
冷月仙子转过身,清冷的目光落在他身上,似乎带着一丝审视。她并未寒暄,直接开口,声音清越如冰泉击玉:
“你可知,何为剑心?”
冷月仙子突如其来的问题,如同一声清磬,敲在欧阳奚旺的心湖之上,荡开层层涟漪。
剑心?
这个词,他并非第一次听闻。在藏书阁阅览的那些剑道典籍中,多有提及。然典籍所言,大多玄之又玄,或曰“诚于剑,极于剑”,或曰“人剑合一,心意通明”,或曰“斩断尘缘,唯剑唯我”…种种说法,看似高妙,却总隔着一层薄纱,难以触及实质。
他回想起自己握剑的感觉。在万灵祖森,铁胚是活下去的工具,是獠牙,是利爪,心之所想,便是杀戮与生存。入了宗门,初悟剑理,铁胚渐成手臂延伸,心之所向,是更高效地“斩断”。直至昨夜,尝试将“道法自然”融入剑中,心念感知天地,剑随念动,似乎又有所不同。
但,这便是剑心吗?
欧阳奚旺沉吟片刻,并未立刻回答,而是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坦诚地看向冷月仙子,摇了摇头:“回师叔,弟子不知。典籍所言,纷繁复杂,弟子愚钝,未能真切体会。于弟子而言,握剑时,心之所想,便是剑之所指。或为生存,或为斩断,或为…契合天地韵律。此心,可算剑心?”
他没有高谈阔论,而是直言自身最真实的感受,甚至带着几分野性的质朴。
冷月仙子清冷的眸光微微波动,似乎对他的回答并不意外,也无失望。她淡淡道:“生存之意,是本能。斩断之念,是决绝。契合天地,是感悟。皆可为剑心初萌之芽,然皆非剑心本身。”
她顿了顿,目光掠过欧阳奚旺手中那根黝黑深沉、寒意内蕴的铁胚,继续道:“剑心,非是握剑时所想为何。而是你为何握剑?剑于你,究竟是何物?是工具?是伙伴?是大道?是累赘?是延伸?还是…你自己?”
“为何握剑?”欧阳奚旺微微一怔。这个问题,他似乎从未深思过。
最初握剑(铁胚),只是为了在丛林活下去。 后来,握剑是为了变强,为了寻找妹妹,为了弄清身世。 再后来,握剑成了习惯,成了修炼的一部分。 那么,剑于我,究竟是什么?
是工具吗?确是,它无坚不摧,助我杀敌。 是伙伴吗?似是,它与我血脉相连,心意渐通。 是大道吗?隐约是,我悟剑理,感天地,似乎窥见一条路径。 是累赘?从未觉得。 是延伸?已是如此。 是自己?…
欧阳奚旺陷入沉思,眉头微蹙。他发现,自己竟无法给出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剑于他,似乎包涵了太多,已深深融入生命,难以割裂,难以简单定义。
冷月仙子并未催促,只是静静站着,月光下的她宛如一尊玉雕,清冷孤高,却又仿佛与周遭天地融为一体。
良久,欧阳奚旺缓缓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困惑与明悟交织的复杂神色,缓缓道:“弟子…不知剑心具体为何。但弟子觉得,剑…或许就是我。我即是剑,剑即是我。并非形状相似,而是…意志相通,命运与共。我持剑前行,便是我的道。剑断,或我亡,此道仍存。”
这番话,并非来自任何典籍,全然是他此刻最本心的感悟,带着野性的直白与刚刚萌芽的道境理解,甚至有些词不达意,逻辑不清。
然而,冷月仙子听罢,那清冷的面容上,竟极难得地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讶异与…赞赏?
“我即是剑,剑即是我…意志相通,命运与共…”她低声重复了一遍,微微颔首,“虽粗糙,却已触及门槛。看来清虚子师兄所言不虚,你确有一颗赤子剑心,未经雕琢,反而近道。”
她目光再次落在欧阳奚旺身上,多了几分认真:“剑心非一蹴而就,需时时拂拭,明心见性。你的路与他人不同,无需刻意模仿他人所谓‘诚于剑’、‘绝情绝性’之道。保持你这份与本命剑器的共生之感,遵循你心中所思所悟,走出你自己的剑道即可。”
“然,需谨记,”她语气微凝,“剑心亦需约束。无约束之心,易入偏执,堕入魔道。你的剑气霸道酷烈,更需以心御之,而非为剑所御。何时出剑,为何出剑,剑出几分力,皆需由心而定,而非任由杀意本能主导。此中之度,你需自行把握。”
欧阳奚旺闻言,浑身一震,如同醍醐灌顶。冷月仙子这番话,无疑是为他指明了方向,解开了他许多困惑。尤其是“约束”二字,点醒了他。他回想起自己剑气初成时,那纯粹的“斩断”意志固然强大,但若毫无约束,与野兽何异?甚至可能伤及无辜,违背本心。
“多谢师叔指点!弟子铭记于心!”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这一次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冷月仙子微微点头,算是接受了他的谢意。她沉默片刻,忽然屈指一弹!
一道细微如发、清冷如月辉的剑气,悄无声息地射向欧阳奚旺面门!其速之快,其势之凝练,远超欧阳奚旺所见任何剑气!
欧阳奚旺根本来不及思考,全身汗毛倒竖,危机本能瞬间爆发!手中铁胚几乎是自行抬起,横于身前,那初悟的“心剑”之意与铁胚内部的浩瀚寒锋自行激发,一道苍白冰冷的微芒瞬间凝聚于铁胚表面!
叮!
一声极其轻微、却清脆无比的撞击声响起!
那道月辉剑气撞在苍白微芒之上,竟如同冰针撞上精钢,瞬间碎裂消散,未能撼动铁胚分毫!但欧阳奚旺却觉一股凝练至极的剑意顺着铁胚传入心神,冰寒彻骨,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约束”与“精准”之感,仿佛那一剑的力量没有丝毫浪费,完全集中于一点,却又在触及格挡的瞬间自行消散,并未爆发伤他。
欧阳奚旺持胚而立,心中骇然。冷月仙子随手一击,竟有如此威力与控制力!若她真有恶意,自己恐怕…
“感知到了吗?”冷月仙子清冷的声音传来,“何为约束,何为掌控。你的剑,够利,却太散。好好体会吧。”
说完,她不再多言,身形一晃,便如月下青烟般悄然消散,仿佛从未出现过。只留下原地怔怔出神的欧阳奚旺,以及那缕萦绕在心神之中、久久不散的清冷剑意。
欧阳奚旺缓缓放下铁胚,回味着方才那惊心动魄又受益匪浅的一瞬。冷月仙子虽未传授任何具体剑招功法,但这寥寥数语与那一道示范般的剑气,其价值远超一部高深剑诀!
她为他指明了“剑心”的方向,强调了“约束”的重要性,更亲自演示了何为力量的精准掌控。
这才是真正的名师指点!
欧阳奚旺深吸一口冰凉的空气,只觉前路豁然开朗,却又深感责任重大。明心见性,约束己身,掌控力量…这一切,皆需大毅力、大智慧。
他低头看着手中铁胚,轻声道:“老伙计,你听到了吗?我们的路,还很长。”
铁胚微微嗡鸣,寒意流转,似在回应。
这一夜,欧阳奚旺并未再练剑,而是于院中静坐,细细体悟冷月仙子留下的那缕剑意,反复咀嚼她那番关于“剑心”与“约束”的教诲,直至东方既白。
翌日,他再去藏书阁,目标已然明确。不再泛泛浏览,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寻找关于剑心淬炼、剑意掌控、以及心性修炼方面的典籍。虽然这类典籍大多高深晦涩,且多为残篇或概论,但他依旧看得津津有味,结合自身感悟与冷月仙子的指点,每每能有新的体会。
他知道,剑道之途,自此才真正步入正轨。而引领他踏入此门的,正是那位清冷如月的师叔。
心中,对冷月仙子不禁生出一份由衷的敬意与感激。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