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皇子嚎叫一声,眼泪不争气地就飙了出来,痛啊。十四皇子早吓去了,瑟缩着不敢吭声。徐学士,可是不好惹,他曾是太子的师傅,当年,就是连太子哥哥也是敢打的。父皇曾说过,徐学士打人,就如同他打一般的,打了也是白打。
十三皇子遭了打,口不择言:“老棺材瓤子!分明是那小崽子...“他挥手带翻案上菊纹盏,茶杯叮叮当当滚到徐学士脚下,裂了两半,那是御赐的菊纹盏。
徐学士拖着十三皇子怒气冲冲一路奔往弘光殿去了,奕儿把脸埋在《春秋》后偷笑,万分欢愉。
“外甥,记住喽,文人的体面比裤腰带可是紧多了。”
舅舅的话犹言在耳,这一刻,他觉得舅舅真是太厉害了,给他出了一口恶气。
今日着实凑巧,徐学士竟然回来了。原想着捉弄刘良文,让他吃个瘪,却没想到今日竟然是徐学士,舅舅笑得脸上开花,这下,够十三喝一壶的了。
太阳染黄琉璃瓦时,弘光殿多了位跳脚的的翰墨老学士,他拜伏在殿堂之上,对一脸惊讶的皇帝连连哭诉,他年老眼花,是个老棺材瓢子,教不得陛下的皇子,请求辞学......
下值的时候,周锦绣看到一脸欢愉的奕儿,像只哈巴狗似地撒欢跑过来:“舅舅。”
一旁的王妃奇怪地看向二人:“怎么这般高兴?”
今日奕儿回来眉飞色舞,连着喝了两大碗的银耳汤,连枣子都吃了个精光,经郑妈妈提醒,才发觉。
周锦绣淡定:“外甥亲舅,姐姐不知道么?”
甥舅俩坐在桌上,准备开饭。奕儿眉眼带笑,殷勤地给周锦绣夹菜:“舅舅,你吃这个。”
王妃......
往常自己吃饭都要各种哄,各种挑剔的孩子,今日把碗里的饭扒拉了个干净,比狗舔得还干净,还一直狗腿地给周锦绣布菜,那一脸谄媚样,她都看不下了。
心下疑惑,周锦绣把儿子给带坏了,可又说不出口,这是自己娘家弟弟。最终说了一句:“明日你休沐,我请俞小姐来家里吃饭。”
周锦绣正要说话,奕儿已高兴地接口:“好呀,好呀。俞姐姐来家里好。我喜欢她。”
王妃好笑,奕儿就是小孩心性。
王妃解释说,上回奕儿在学堂被师傅责罚,多亏了俞秀兰帮忙说话,得谢谢她。
周锦绣说是吗?
俞秀兰下了马车,一眼瞥见王府角门站着郑妈妈,笑容可掬。
俞秀兰忙紧走一步:“妈妈怎的出来了?”
郑妈妈笑眯眯地说王妃等着小姐呢,叫她来迎一迎。
俞秀兰口道不敢,和郑妈妈一起进去。有洒扫的仆人正在打扫,前头引路的侍女裙子扫过青砖,惊起两三片枯叶,身后的胭脂提了提自己的裙角,今日的裙子是刚上身的,簇新的,可是同王府的侍女一比,还是落了下乘,王府那青色湘湖布的比甲,是今年流行的颜色。
“可算来了!“安王妃执起她的手往暖阁引,鎏金护甲上的东珠映着鬓边点翠:“一早让人去接你,特意给你准备了早餐,想着能新鲜些.....”
红木长案上十二道早点盖着盖子,俞秀兰端坐,侍女一一掀开,端上来两碗珍珠米粥,摆放在两人面前。
“这是小厨房起早做的蟹粉酥。”王妃推过白瓷盘,码在中间的蟹粉酥层叠,琥珀色的蟹油渗进千层酥皮,“昨儿漕船刚送来的,你尝尝。”
侍膳丫鬟捧着银壶倾出细细的茶来,乳白浆液漫入青瓷杯中,俞秀兰瞧着,她有些受宠若惊。知道王府内养着数只羊,供有新鲜羊奶,平日里给奕儿喝,王妃也不是常喝的,今日竟摆了出来招待她。她小心地端了,凑见鼻尖,闻着有股子膻味,但她还是喝了,入口没有什么味道。
王妃用银勺子舀了一勺子糖,加入杯中搅拌,轻笑:“我喝不惯那股子味,加点糖,好入口些,你能喝,多喝点,对咱们女子最是滋补的。”
俞秀兰笑着点头称是。
有粗使婆子拎着食盒进来,端出冒着热气的小笼屉,正要摆放,王妃示意摆在俞秀兰面前。她笑吟吟指着笼屉中的包子:“尝尝这个,馅料是新鲜送来的小竹笋拌火腿...”
“那日,学堂里的事,奕儿和我说了,还要多谢你。俞妃娘娘可还好?”
王妃笑吟吟地,和俞秀兰叙话。
俞秀兰微笑,她已猜到王妃今日的盛情,应该是前次的缘由。当下也谦虚地说,一点小事,刚好瞧见了,不当谢。又说姑姑现在身子好一些,她还记挂着王妃,叫她问好。
王妃就感慨,说俞妃就是身子不好,要不然,皇子长大了,也能有个寄托。
俞秀兰不说话,俞妃的五皇子,还未满周岁,就夭折了。俞妃伤心之下,大病一场,自此,就再未孕,身子也是好一时,差一时。
王妃絮絮,又说起了去岁围场的趣事,俞秀兰望着窗外渐升上来的太阳,周锦绣不知可知道自己来了?他今日在王府么?
她今日特意挑了新裁的月白云纹绫衫,裙裾十二幅湘水蓝,这是他上月新送的布料。送去琳琅斋裁剪时那掌柜都说这布匹是今年刚流行的,许多小姐都喜欢。
他送的都是稀奇新鲜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她的衣裳不多,但是每一件都是好的,都是周锦绣年节送来的,他都挑好的给她。
父亲的清廉是众所周知的,所以,每次他都会给家里和她送些实用的东西,吃穿用度,嫂子最是喜欢他,说父亲这门亲结得极好。
她翘唇,嫂子是商人,商人重利,她眼里的好,可不是有钱帛就好,不然,她自己怎就嫁进了俞家?
檐下铜铃忽被秋风吹得叮咚作响,东廊上走来一大一小两个人。
晨光在琉璃瓦上碎成金箔,九曲回廊的雕花阑干间漏下竹影,周锦绣徐徐而来。
“舅舅的补子真丑。”
十岁的安王爷踩着云头履,胸前五爪行蟒随呼吸起伏,七宝蹀躞带上的小玉剑随着蹦跳叮当作响,他伸手戳着周锦绣官服上的鹌鹑纹,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