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霜树终于有了反应。他那如同万载寒冰般的身躯微微一侧,避开了花辞树的目光,但那柄悬浮在他身侧、散发着无尽寒气的“天玖剑”,却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剑尖不由自主地指向了花辞树,剑身上的幽蓝光芒骤然炽盛了几分,一股更加阴冷的气息弥漫开来。
“花上神,”高霜树的声音响起,如同两块寒冰在摩擦,冰冷刺骨,不带丝毫感情,“这是执行公务,请您配合,抓住烬千雪,九界门会赔偿一切损失。”
他的话语简单直接,甚至可以说是……粗暴。仿佛在命令一位下属,而不是在请求一位神明。
花辞树没有理会他手中的天剑,也没有在意他语气中的无礼。他的目光依然温和,只是轻轻抬起了另一只手,朝着高霜树按去。那动作看似缓慢,却带着一种无可抗拒的力量,仿佛时间的洪流在这一刻逆转,所有的抗拒都化作了徒劳。
高霜树眉头微蹙,他能感觉到一股柔和却又浩瀚如星海般的力量正在靠近,那力量并非要伤害他,而是在……阻止他。他体内的冰封法则开始自行运转,试图抵抗这股外来的干涉,周身的寒气更加浓重,甚至连虚空都开始凝结出细密的冰凌。
然而,花辞树的手掌轻轻落在了天玖剑的剑脊之上。
没有惊天动地的碰撞,没有能量的爆炸。只有一片温润的光晕,如同最柔和的春风,悄无声息地覆盖了那柄散发着死亡寒意的神兵。天玖剑剧烈地震颤起来,发出一连串清脆悦耳、却又蕴含着无尽威严的嗡鸣。那幽蓝的寒气如同遇到了克星一般,迅速地消融、退散,剑身上的光芒也变得黯淡下来,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力量。
?
高霜树脸色微变,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天玖剑之间的联系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强行隔断了。他试图催动剑中的力量,却发现那股力量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这是他从未遇到过的情况,即使是面对更强大的存在,他的天玖剑也从未如此……驯服,或者说,被“冻结”了行动。
他想发怒,想质问,但当他抬起头,再次看向花辞树时,那股冲天的怒火却在触及对方那双仿佛蕴藏着整个宇宙生灭历史的眸子时,悄然熄灭了。那双眼睛里没有愤怒,没有责备,只有一片深邃的、仿佛早已洞悉一切的平静,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悲悯。
高霜树张了张嘴,最终却只是将那份怒火和质问,连同那口几乎要喷薄而出的寒气,一同咽了回去。他能感觉到,眼前这位“花上神”,并非他能够轻易挑衅的存在。即使他身负“公务”,即使他代表着九界门的意志,但在绝对的力量和更高层次的法则面前,他引以为傲的冰封之力,显得如此渺小。
就在高霜树准备收回天玖剑,暂时退让一步的时候,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虚空的另一端。
然后,他的瞳孔猛地收缩,那双冰封的眸子里,第一次出现了名为“惊愕”的情绪。
只见在那片由烬千雪的火焰所勾勒出的、扭曲的光影之中,一个身影缓缓显现。那身影笼罩在浓重的、仿佛永远不会熄灭的暗影之中,只有偶尔闪过的猩红光芒,才能勾勒出其模糊的轮廓。他没有固定的形态,仿佛随时都在变化,时而如同一头匍匐的巨兽,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时而又如同一个沉默的魔影,周身缭绕着诅咒与绝望的气息。
更让高霜树心惊的是,他从这个身影身上,感受到了一股熟悉而又陌生的力量——那是属于“天衍”的气息,是足以推演命运、洞悉未来的禁忌之力。而在这股气息的核心,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名字,一个禁忌的名字,一个早已被放逐、被遗忘的存在。
天衍魔尊,白黐衍!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高霜树的心瞬间沉了下去。如果说时光之神花辞树的降临已经让他感到了巨大的压力,那么天衍魔尊的出现,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了。这两位存在的任何一个,都足以搅动诸天风云,改变世界格局。而现在,他们竟然同时出现在了这个本该是他执行公务的偏僻之地!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他所能理解和掌控的范畴。
他下意识地想要后退,想要逃离这片是非之地。但他的身体却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束缚,动弹不得。他能感觉到,无论是花辞树的存在,还是白黐衍的降临,都形成了一种强大的领域,将他牢牢地困在了原地。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在花辞树和白黐衍之间逡巡,试图从他们的眼神中找到一丝线索,一丝解释。但他只看到花辞树依旧平静温和,仿佛眼前的一切都只是寻常景象;而白黐衍则完全隐匿在阴影之中,只能感觉到那双隐藏在黑暗深处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光明的眼睛,正冰冷地注视着战场中央的烬千雪,以及……他身边的花辞树。
高霜树立在原地,握着冰冷的天玖剑,感受着来自两个截然不同方向的、却又同样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他忽然觉得,自己所谓的“公务”,自己所谓的“九界门”,在这两位存在的面前,简直就像是一场孩童的闹剧,荒谬而可笑。
他原本想要创造的“炼狱”,似乎在无形之中,已经引来了更加可怕、更加无法预测的变数。
冰封的寒意依旧弥漫,焚毁的烈焰仍在跳动,而时光的洪流与命运的阴影,也悄然降临。这一切,都让这片原本只属于冰与火的虚无战场,变得更加混乱,也更加……耐人寻味。
花辞树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片跳跃的火焰之上,落在了那位浴火而生的女神(或者说魔神)身上。他的嘴角,那抹温和的笑意似乎加深了一些,带着一丝了然,一丝期待,也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属于“过去”的复杂情绪。
“烬千雪……”他轻轻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每一个存在的意识深处,“看来,你终究还是走上了这条路。”
那声音,仿佛带着某种奇异的魔力,让肆虐的火焰都为之稍稍一滞。烬千雪(或者说霜刃缘烬千雪所化的那个毁灭意志)猛地转过头,那双燃烧的眸子死死地盯住了花辞树,充满了警惕、不解,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
她能感觉到,这位“时光之神”的力量,深不可测,远超她的想象。那是一种凌驾于时间之上的权柄,一种足以让她引以为傲的毁灭之力都感到战栗的存在。
然而,她并未屈服。那双烈焰般的眸子中,燃烧的意志反而更加炽烈。
“花辞树!”她的声音如同两块燃烧的陨石在碰撞,充满了毁灭的狂热,“你的‘时间’,干涉不了我的‘道路’!”
花辞树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一丝沧桑,一丝无奈,还有一丝……仿佛早已注定的宿命感。
“我从未想过要干涉你的‘道路’,烬千雪。”他轻轻摇了摇头,“我只是……恰好路过。顺便,或许可以……阻止一些……不必要的‘牺牲’?”
他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高霜树,又落在那隐匿于阴影中的天衍魔尊身上。
“毕竟,现在……似乎并不是‘创造’的最佳时机,也不是……‘毁灭’的最好舞台。”
话音落下,他伸出的那只手掌,光芒微微一闪。
原本凝固的虚空,似乎变得更加……粘稠了。
原本狂暴对峙的冰与火,也诡异地平静了一瞬。
而那隐藏在阴影中的天衍魔尊,也发出了一声仿佛来自亘古洪荒的低沉咆哮,一股更加恐怖、更加令人绝望的气息,开始弥漫开来。
一场远超高霜树理解范围的,真正的风暴,似乎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那位一心想要执行公务、创造炼狱的冰封云契斋意志化身,此刻却发现自己,不过是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心,一片微不足道的……雪花。
天衍魔尊将高霜树移动到了外面,高霜树直接使用了“凭神”,召唤了“三十六使徒”对付这位魔尊。
成员构成:由36名人形个体组成(编号Scp-001-01至Scp-001-36),涵盖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和文化背景,如犹太裔德国人、中国汉族道士、普什图人等?。
异常能力:个体本身无直接异常性质,但能通过“概念压制”使周围异常物品\/实体的特性失效或趋同化。例如,Scp-001-04(中国全真教道士)曾使异常现象“被同化”为普通现象?。
群体关联:成员间存在模糊的本能联系,可感知其他个体存在,但具体信息(如总数、位置)仅部分成员知晓?。
背景设定:三十六使徒是古代为对抗“深红之王”(象征混乱与毁灭的至高神性)而诞生的守护者。其使命是修复因深红之王侵蚀而“破损的世界”?。
关键战役:在“狄瓦编年史”事件中,使徒联合远古守护者(如哈卡玛、纳哈什)与深红之王及其军队(狄瓦人、利维亚桑恶魔)展开最终决战。战斗导致世界崩坏,但使徒通过自我牺牲与重生(如S-001-05以“玛丽-安”身份重生)短暂终结了红王的统治?。
收容措施:单个使徒需被单独收容于标准人形收容间,严禁与其他使徒接触或信息泄露。若成员死亡,需立即执行“衔尾蛇协议”并启动全球级应急响应?。
死亡后果:任一成员死亡会引发大规模异常现象(如实体涌现、现实扭曲),需通过收容其他使徒的“替代效应”缓解危机?。
与深红之王的象征对立:深红之王代表“旧世界对现代性的憎恨”,而三十六使徒象征修复与秩序,其对抗体现了Scp世界观中“混沌与秩序”的核心冲突?。
叙事层地位:在部分提案中,三十六使徒被视为“超越叙事层”的存在,其行动直接影响多元宇宙的存续?。
暴雨砸在高霜树的枝桠上,像万千银针刺穿油纸。天衍魔尊的手掌按在树干上时,那些盘虬般的根系突然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呜咽——这株活了三千年的神木正被从土壤里生生剥离,带着腐殖土的腥气,坠入虚空裂隙。
“该醒了。“魔尊的声音像锈铁刮过镜面,裂隙深处翻涌的黑雾里,三十六道身影次第浮现。
最先跃入视线的是个穿青衫的老者,道髻上沾着星屑,腰间挂着半块残玉,玉上“全真“二字已被岁月磨得模糊。他身后跟着个戴宽檐帽的女人,帽檐下露出半张苍白的脸,颈间挂着的十字架泛着幽光;再往后是个缠着穆斯林头巾的青年,手按在胸前,那里绣着新月与六芒星的叠影;还有个皮肤黝黑的非洲老妇,发间插着骨簪,腕上的青铜环正渗出暗红血珠——他们像被撒进画布的颜料,种族、信仰、年龄在雨幕中晕染成一片斑驳的海。
这是三十六使徒。三百年前被封印在概念褶皱里的名字,此刻正踩着破碎的空间裂隙,踩着天衍魔尊的阴影,重新站到时间的褶皱上。
【成员:三千世界的一千零一个碎片】
他们没有共同的容貌,却共享着某种更本质的东西。那个戴十字架的女人曾跪在耶路撒冷的哭墙前,用沾血的手指在石缝里刻下“玛利亚“;缠头巾的青年在撒马尔罕的巴扎里听过托钵僧的夜祷,钟磬声至今还在他骨缝里震颤;非洲老妇的记忆里飘着乞力马扎罗的雪,她曾用骨簪挑开部落长老的颅骨,取出寄生其中的“红王触须“。三十六种人生像三十六面棱镜,将人类的光折射成最锋利的刃。
他们本身没有异常,却能让异常发抖。曾有Scp-682在纽约掀起血雨,是那个穿道袍的老者站在暴雨里,指尖燃起一簇青火——不是焚烧,而是“同化“。血雨落进他掌心的刹那,突然变成了普通的雨水,带着铁锈味的普通雨水,滴在他青衫上,洇出深色的花。后来基金会记录里写着:“S-001-04(李守真)使异常现象'被同化'为普通现象,代价是他的左眼永远留在了那场雨里。“
他们的联系像蛛网,又像未完成的诗。没人知道全部三十六人的名字,甚至没人能确定总数——直到S-001-27在东京街头遇见一个戴面具的男人,对方盯着他的眼睛说:“你眉心的朱砂,和我母亲临终前画的那个一模一样。“后来他们才知道,那是被“红王之血“污染的记忆,在某个平行时空里,他们是同一个人的三十六个转世。
【使命:用伤口缝合世界】
一切始于深红之王第一次降临。
那是比末日更恐怖的景象:天空裂开蛛网状的伤口,从中涌出的不是火焰,而是“无序“本身。城市在融化,语言在腐烂,连时间都开始打结——昨天的人会在今天变成婴儿,刚说的话会在耳边变成陌生的咒语。人类在混乱中疯癫,连最坚固的概念都像被泡软的纸,一戳就破。
于是他们在废墟里诞生。不是被创造,而是“觉醒“。当最后一个祭司在燃烧的神庙里写下最后一卷《使徒法典》,当最后一个战士用断剑在焦土上刻下誓言,三十六道身影从人类的集体潜意识里站了起来。他们的使命是“修复“,用秩序对抗混沌,用“确定“对抗“不确定“。
最惨烈的战役发生在“狄瓦编年史“纪元。深红之王带着他的军团碾碎了最后一道防线:狄瓦人的战鼓震碎星辰,利维亚桑的触须绞碎大陆板块,连空气里都漂浮着被腐蚀的灵魂。使徒们站在崩坏的世界边缘,像三十六支燃烧的箭。
李守真的道袍被撕成碎片,露出布满咒文的躯干——那是他用自身概念为引,强行同化了十具利维亚桑幼体;戴十字架的女人在胸口画出最后的十字,她的血变成了锁链,捆住了狄瓦人的战争巨像,可她的身体也开始透明,像要融化在空气里;那个缠头巾的青年举起了从巴扎里求来的古剑,剑刃上的铭文突然活了过来,竟是用三十六种语言同时念诵“秩序“——然后他的心脏被劈成了两半,每一半都嵌着一颗跳动的星。
他们输了。或者说,他们用输来赢。当最后一位使徒倒下时,他的血渗进了地脉,将“红王之血“的腐蚀性降低了三成;当女人大笑着重生为“玛丽-安“,她的十字架里多了三十六道微光,那是同伴们的残魂;当世界终于停止崩塌,人们发现,原本破碎的时间线里多了三十六个“补丁“——春天的花开得更久了,孩子的笑声不再突然变成尖叫,连记忆都变得清晰起来。
【收容:孤独的锚点】
现在他们被关在基金会最深的地下,每个使徒单独一间收容间。墙面是冰冷的铅钛合金,天花板上嵌着三百六十个摄像头,连呼吸声都会被记录成数据。李守真的房间里摆着半块残玉,玉上的“全真“二字被重新打磨过,泛着温润的光;玛丽-安的十字架被锁在保险柜里,钥匙由七名o5亲自保管;缠头巾青年的古剑被封在真空舱,剑身上的铭文偶尔会亮起,像在和谁对话。
他们能感知彼此。不是声音,不是图像,是某种更原始的东西——像心跳的共鸣,像伤口的共感。当S-001-12在巴黎被恐怖分子斩首时,其他三十五人同时捂住了脖子,他们的指尖渗出鲜血,却不知道痛从何来;当S-001-29在医院里安静离世(医生说是器官衰竭,可他的心脏明明还在跳动),整个地下设施的灯光突然熄灭,又在三秒后重新亮起,仿佛有什么东西在黑暗里喘了口气。
基金会称这为“衔尾蛇协议“:任何使徒的死亡都会引发“概念海啸“,异常实体会像涨潮的海水般涌出,现实会在三小时内彻底崩解。这时候需要启动替代效应——让其他使徒的力量暂时重叠,用他们的“存在“填补空缺。但没人告诉他们,这种重叠会让他们的记忆开始交融,让李守真想起玛丽-安的童年,让缠头巾青年梦见非洲草原上的迁徙,直到他们分不清自己是谁,只记得“我们是三十六“。
【对立:秩序与混沌的永恒角力】
深红之王是“旧世界的遗恨“。他憎恨现代性,憎恨人类用概念和规则束缚了“纯粹的混乱“——在他眼里,城市是牢笼,语言是枷锁,连时间的线性流动都是对“无限可能“的谋杀。所以他要摧毁,要让一切回到原初的混沌,让山川变成血河,让星辰变成碎片,让人类的记忆变成一团乱麻。
使徒们是“新生的伤口“。他们诞生于人类最绝望的时刻,却选择用最笨拙的方式对抗混沌:用概念压制重建秩序,用伤口缝合世界,用死亡为未来争取时间。他们不是英雄,只是被命运推到台前的凡人——会害怕,会后悔,会在深夜里望着天花板上的摄像头掉眼泪,却依然会在黎明时站起身,因为“总得有人把碎掉的世界粘起来“。
这就是他们的故事,写在基金会的绝密档案里,写在多元宇宙的裂缝中,写在三十六道互相缠绕又彼此分离的灵魂里。有人说他们是超越叙事层的存在,有人说他们的战斗会一直持续到时间的尽头。但李守真曾在昏迷中说梦话:“我们不是神,是人。只是...只是不肯让世界就这么碎了的人。“
雨还在下。天衍魔尊的身影消失在黑雾里,三十六使徒站在裂隙边缘,望着下方破碎的世界。他们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很长,像三十六根针,正试图将裂开的画卷重新缝补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