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并没有,虽然活动结束后客流稍微降了点,但老顾客还是不断上门,有些人甚至还带来了朋友。
张丹心里踏实了,再也不用整日愁着客源问题。
以前她常常凌晨睡不着,反复盘算今天有没有新顾客、明天会不会断单,现在完全不同了。
每天早晨开门前,总能看到有几个熟面孔已经在门口等着。
她们笑着说:“我们约好一起来做护理。”
这种自发形成的社群效应,比任何广告都来得有效。
就连一开始反对她加盟的老公,也不得不点头承认:“你这步棋,走得对。”
他曾担心投入太多资金会有风险,怕品牌热度只是短暂现象,更怕妻子把时间和精力白白浪费。
可看到连续三个月盈利报表后,他的态度彻底转变。
晚饭桌上,他主动提议:“要不要再开一家分店?我看东城区那个 mall就不错。”
张丹的成功一下子传开了。
她的案例被总部列入优秀加盟商榜单,在招商会上作为典型分享。
微信群里开始有人私聊她取经,朋友圈也陆续出现转发她门店照片并配文“这就是我想开的店”的动态。
那些原本还在犹豫要不要加入的人,也开始行动起来,交钱、签合同,一个个挤着要加盟。
林蔓那边负责招商的团队忙得不可开交,人手根本不够,只能不停地招新人。
原本只有三人的区域拓展组,一个月内扩充到了十一个人。
每天接到数十通咨询电话,邮件列表排到下周才能处理。
总部不得不临时增设客服专线,并开通夜间值班制度,确保每一位意向客户都能得到及时回应。
等到暑假开始,林蔓已经在各大城市陆续开设了直营店,门店数量稳步增长,如今已有二十余家加盟店相继开业,形成了覆盖多个重要城市的商业布局。
整个连锁体系的雏形已经显现,运营模式也日趋成熟。
根据不同城市的消费习惯和地域文化特色,每一家门店都会因地制宜地推出当地居民喜爱的限定产品——比如在成都推出麻辣风味的小吃,在杭州则主打清淡养生的汤品,在广州更是结合早茶文化,推出了广式点心系列。
这些本地化的调整不仅提升了顾客的好感度,也让品牌更具亲和力与辨识度。
离暑假结束还有十多天的时候,经过数月的磨合与优化,整个连锁运营体系终于走上了正轨,各项流程井然有序,供应链稳定高效,总部对各门店的数据监控和管理也实现了系统化。
随着门店越开越多,原本需要事事亲力亲为的林蔓,反而渐渐从繁重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
她只需定期查看报表、参与战略会议,偶尔巡视重点门店即可。
这样一来,她的工作量不增反减,生活节奏反倒比开店初期轻松了许多,甚至有了不少自由支配的时间。
闲下来之后,她坐在阳台上翻着旅游杂志,突然灵机一动,便走到厨房门口,靠在门框上看着正在忙碌的黎司泽,轻声提议道:“要不咱们全家一起出去玩一趟?反正现在店里运转顺利,我也不是非得天天盯着不可。”
黎司泽正在厨房里切菜,案板上的胡萝卜被他切成均匀细条,刀工利落而娴熟。
听到这句话,他抬眼瞥了她一眼,嘴角微微扬起,心里立刻明白了七八分——她这是闲不住了,想找点新乐趣。
“想去哪儿?”
他没有立刻回应去或不去,而是边继续手上的活计,边随口问道,语气平淡中带着几分宠溺。
“要不去羊城?”
林蔓走进厨房几步,双手撑在料理台边上,眼睛亮晶晶地说,“那边刚开业没多久,我一直没抽出时间过去看看实际运营情况。趁着这次机会,既能实地考察,也能顺便放松几天。而且……”
她顿了顿,脸上浮现出一丝期待的笑容,“还能约陆爻出来聚一聚。听说那边有家老字号的牛肉丸摊子特别地道,弹牙又有嚼劲,配一碗滚烫的老火靓汤,整个人都暖起来。”
黎司泽一边听着,一边把切好的菜倒入锅中,油星轻溅,香气随之弥漫开来。
他听得清楚,所谓“看看新店”,不过是顺带之举,真正的目的还是想见见老朋友,叙叙旧情。
不过他也理解,这些年林蔓为了事业奔波操劳,几乎没有真正歇下来喘口气。
他自己最近也接到了通知,即将跟随凌教授进入国家级科研所参与一项长期项目,这一走至少得两三个月,期间恐怕很难抽身回家。
与其让她独自留守,不如趁这段时间陪她出去散散心,调节一下情绪。
想到这里,他点了点头,语气平和地说:“行,你安排吧。孩子那边要是没问题,就一起去。”
既然他没反对,林蔓顿时心情大好,当晚就开始兴致勃勃地规划行程——订机票、挑酒店、查景点攻略,甚至还特意列了个美食清单,准备带家人好好品尝一次地道的粤菜。
她盘算着要不要把两个孩子都带上,毕竟难得全家人一起出游,孩子们也应该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然而计划尚未完全敲定,就在出发前两天的晚上,她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来电显示是母亲的名字。
她接通电话,听见母亲的声音有些低沉:“姣姣最近在家没事做,说是想去bJ住几天,见见你,也散散心。”
林蔓一听这话,眉头微微皱起,心里生出几分疑惑。
这半年来,父亲和母亲一直安心住在老家,由两个哥哥合力出资,在村子里盖起了一栋崭新的三层小楼,红砖白墙,带院子带阳台,装修得明亮整洁,在全村都是头一份。
家里甚至还装上了固定电话,方便彼此联系。
她每个月都会主动打几次电话回去,问问父母身体状况,聊聊家中近况。
她知道杨皎已经顺利入学,成绩稳定,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些,按理说日子过得挺安稳。
所以当母亲说出“杨皎想来京城”时,她第一反应便是不解:“怎么这时候要来?放暑假那会儿我不是专门问过家里吗?你们要不要过来玩一阵子,换个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