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天上白玉京 > 第二百六十七章 淮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雨宫轻衣给两人安排房间费了点时间,因为两人都不是道士,也没个正经身份,倒像是黑户,不过在金钱的力量下,还是都妥当了。

这也是老孙头在紫光卖场干护卫的原因,他们都是从圣廷那边偷渡回来的,早已被道门通缉,虽然有一身修为,但也不敢光明正大地行走世间,要时刻注意躲避北辰堂的缉捕。

虽然雨宫轻衣急于向郑夫人汇报,但面子功夫不能落下,还得先向名义上的领导李青霄汇报一声才行。

李青霄道了一声辛苦,示意雨宫轻衣不必再陪着他了。

这其实就是给了雨宫轻衣汇报的机会,李青霄对此心知肚明,他要的也是这个效果,孙天川和吴过两人并非秘密武器,而是一种威慑,无论怎么讲,大势在我,李青霄没必要以身犯险,也没必要来一个反杀。

两个六境之人充当李青霄的护卫,再加上李青霄本人的诸多保命手段,一个七境之人都未必能稳稳拿下,如果是两个七境之人,且不说郑夫人能否调动这样的力量,就算能,那么动静不会小了,必然惊动道府。

让李青霄死得无声无息,有个遮掩,事后还有说法,比如说李青霄走火入魔,或是其他原因,勉强说得过去。

若是搞成公然袭击,动静大到遮掩不住,那就是对抗道门,性质完全不同。这个时候就不需要证据了,陈大真人会直接派兵镇压,一个都逃不掉,那才是灭顶之灾。

所以,李青霄只要能保证自己不会死得无声无息,那就足够了。

雨宫轻衣退下的时候,忍不住又看了眼这位李监事,刚好看到一张似笑非笑的侧脸。

她估计这位年轻领导最多也就是二十岁出头,不会超过二十四岁,却让南婆罗洲公司上下人心惶惶。到底凭借的是什么?是李家女公子李青萍的背后撑腰?是陈家大小姐的从旁支持?还是父辈给他留下的秘密人脉?

雨宫轻衣长期从事迎来送往,见识并不浅,李青霄这类人在道门并不少见,雨宫轻衣愿意称其为一群草根野心家,绝不是个例。

这类人的特征就是童年不幸,出身寒门,比真正的底层高一点,比起中层又要低一点,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向往成功,脑子聪明,也颇有胆气,敢想敢干,心态稳定,精神坚韧,有道德感却不是很强,必要的时候可以不择手段。

这类人想要出头,其实是有固定路径的。

第一步先交血税——要么自己交,要么父辈交。

自己交血税就是进入道门的军队体系,渴望立功,也是第一次摆脱阶层的束缚,前往更大的舞台。

进入军队体系之后,肯定不是为了吃军饷,而是把这里当做跳板为以后铺路,利用道门的政策扶持,以及自己的努力,进入好的道宫深造学习——读书的确能改变人生,这是他们第二次摆脱阶层束缚的机会。

李青霄是不幸的,失去了父母,他又是幸运的,父母的遗泽让他跳过了这一步,直接进入万象道宫学习。

无论是自己交血税,还是父母交血税,两者在道宫毕业之后殊途同归,带着各种光环开始了他们的高速发展。

道门武德昌盛,甚至到了历代大掌教都要有领军经历的地步,个人的从军经历或者烈属遗孤的身份无疑是极大的加分项,体现在各个方面。

这么一群有脑子有胆气的年轻人,在高等道宫和军队光环的加持下,自然是无往不利,很容易就成为重点培养的对象——李青霄自绝前途的行为只是个例,如果他不执着于真相,其实也算北辰堂的重点培养对象,毕竟已经进了第九司。

这大概也是李青霄为数不多的任性,对于父母的各种情感竟然压过了进步的野心,换成是其他人,真没有这个待遇。

婚姻则是他们第三次摆脱阶层束缚的机会,榜下捉婿是自古以来的传统,这些没有根基的年轻人也渴望获取岳家的支持,双方一拍即合,一条青云之路就此展开。

在雨宫轻衣看来,李青霄就是严格按照这条路走的,烈属遗孤,万象道宫出身,又与陈家大小姐定亲,南婆罗洲公司不会是他的终点,只是青云之路上的一个短暂停留地。

想到这里,雨宫轻衣不由在心底轻叹一声。

郑夫人已经是到站的人,又何必争这一口气,何不后退一步,无非是失去权柄,却多半能平稳落地,后半生寄情于山水之间,总好过身陷囹圄。

深秋老气敌得过朝气勃勃的新冬到来吗?

可郑夫人强势了一辈子,就是要争这一口气,用她的话来说:我为什么要退一步?每进一步有多难,我凭什么要退一步?他真要有能耐,就把我送进去,踩着我的脑袋往上爬,若是没能耐,那就灰溜溜地滚出狮子城,或者干脆去海底喂鱼,总之我不退。

一个渴望进步,一个死活不退,那注定是无法化解了。

在这种情况下,雨宫轻衣也动了心思。

同乘一船,风浪一起,自然是谁先落水谁后落水都不能幸免。

可如果中途换船呢?那就是坐着看船翻。

不过想要跳船,风险却是不小,容易直接被沉水喂鱼,却是要好好谋划一番。

另一边,孙天川和吴过已经入住太平客栈,却是要了一间房。

不是雨宫轻衣小气,而是孙天川要求的。

吴过仍旧默然无语。

孙天川抽着长烟,吐出一个又一个烟圈:“咱们这位新上司,面相不算太好。”

吴过看了老孙头一眼,还是没有说话。

老孙头嘿然一声:“李副城主说什么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我是没有看出半点,那是大齐太宗皇帝的评语,这小子差远了。”

吴过闷闷道:“太宗皇帝是厉害,可到底死于非命,连六十岁都不到。”

“这倒是。”老孙头没有否认,“除了大齐皇帝,你知不知道还有一位齐王?”

吴过道:“大沛初年的那位?”

老孙头点头道:“我瞧这位李公子,倒是有几分淮阴面相,未必能够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