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裕柱跟阎富贵打了声招呼后,推着自行车回了家。
由于敌特事件的影响,何大清主动做了饭。
虽然手艺不如何裕柱,但他毕竟是轧钢厂的厨师,比一般人强得多,再加上儿媳妇怀孕了,家里平时饮食就讲究营养搭配,现在更注重了。
一家人正吃饭时,听到柱子回来的声音,陈娟也主动过来,关切地看着柱子:“回来了,先去洗手,快来一起吃吧,今天单位累了吧。”
何裕柱简单收拾了一下,坐在八仙桌边,陈娟已为他准备好了筷子和白米饭。
旁边的谢颖琪也对他点点头。\"陈姨,没事,单位开了个会,耽搁了一会儿,大家一起吃吧。”
正值盛夏时节,这家人在狭小的屋内用餐,却丝毫不觉闷热,身旁的红星电风扇正呼呼作响,带来阵阵清凉,令一家人吃得其乐融融。
感受到这份温暖的气氛,何裕柱内心感慨万千,这正是他一直追求的生活目标——一家人和和睦睦地过日子。
因此,他对这几日遇到的敌特事件只字未提,没有让家人担忧,毕竟他们也帮不上什么忙。
三天转瞬即逝。
第四天清晨,何裕柱前往研究院上班时,敏锐地察觉到了两股异常的气息。
他目光扫向墙角的阴影处,随后先去门卫室登记汇报,然后将自行车停好,独自走出来。
他在研究院有自己的办公桌,平时工作较自由,只有会议或简单实验时才需要到场。
提前说明情况后,外出时间也很灵活。
这得益于他的职业特点以及过去的贡献。
离开研究院后,他左弯右拐,绕过两条街,才主动现身。
不久,两个气喘吁吁的身影也出现了。\"同志,有新情报了!”
“上级让我们汇报情况,并提供拿到的图纸资料。”
“什么时候?”
“今天上午,我们还没回去就来找您了。”
何裕柱没有多言,“走,先去一趟。”
何裕柱仍藏身于车后,这次却被蒙住了脸,不是防备他,而是因为这支小队中虽有两个头目,但难保其中没有外国间谍的卧底。
蒙上面具后,他们便无法得知他的真实身份。
很快,进入收发电报的小屋。
何裕柱看到译出的内容后,沉默片刻,便口述了一份电文。
令他意外的是,那个组长的助手竟也是一位人才,懂得发送电报。
当这份长长的电文发送完毕后,何裕柱坐在那里沉思起来。
刚才他让两人回复的是关于钢铁熔炉的部分资料,其中的关键数据都被他做了修改,对方无法从中获取任何有用的信息。
然而,仅凭一些零星线索,已足以引起那边的注意。
毕竟,何裕柱清楚他们感兴趣的是什么。
两人见何裕柱沉思的样子,互相看了看,面露犹豫,想开口又不知如何启齿。
何裕柱思考一番,目光扫过二人,嘴角微扬,从兜里掏出两颗青色药丸。\"吃了它,能保十天平安。”
两人赶忙接过服下,尽管离何裕柱所说的期限还有一段时间,但体内有这东西,谁能安心?
当然,吞下药丸后,两人心里又忐忑起来。\"同志,你说……那边会不会察觉到什么?我们的家人还在他们手里。”
“他们在境内还是境外?”
何裕柱突然问道。\"应该是境内。”
“那就简单了,这件事你们只需配合就好。
如果能将这些人绳之以法,我保证你们家人的安全。
至于你们两个,我不会为难你们,之后组织如何处理你们,就与我无关了。”
这句话说得直白,两人听后脸色微变,但随即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坚决。\"同志,只要您能救回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承担一切后果!”
走上这条道路并非他们的初衷,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
在何裕柱之前,肯定有许多同志被他们伤害过,犯错就要付出代价。
两人似乎早已厌倦这样的生活,只要能保住家人性命,即便认罪受罚也心甘情愿。
大约十分钟后,戴着耳机的人突然兴奋喊道:“收到回复了!”
他一边说话一边快速敲击键盘。
很快,一串密码被打出来,旁边的组长随即逐字翻译。
当敲击声停下,一段译文出现在何裕柱眼前。
看完内容,他的眼神变得明亮。\"同志,这……”
两人看向何裕柱。\"约好地点,确认时间,到时候我和你们一起去。”
何裕柱说完,心中计划逐渐明朗。
仅凭这段信息,他完全可以确定,这群外国人的据点就在四九城内!
他打算一网打尽这些人,或许还能揪出上次轧钢厂的内应!
最终,双方约定在十天后的九月十五日见面。
何裕柱叮嘱这两人近几天别出岔子后,便原路返回304研究院。
对方轻易相信他传递的信息,他并未多疑。
他提供的钢铁熔炉资料虽有错误,但作为设计者,他知道其中玄机。
换了别的研究员,根本察觉不到埋伏的隐患,只会被高效炼化的图纸吸引。
回到研究院后,何裕柱如实告诉了张兰教授相关情况。
涉及敌特势力且与外界有关,即便他有信心应对,仍需组织派人协助。
得知这些情况后,张兰教授神色凝重。
作为34研究院的教授之一,张兰自然了解四九城内部分研究员失踪的情况,但由于没有留下任何线索,上级目前也无从下手,只是要求各研究院提高警惕。
让人意外的是,柱子竟然悄无声息地带来了如此重大的发现!张兰教授立刻做出了决定。\"柱子,如果这件事属实,你将立下大功。
不过,以后遇到类似情况,可别再这么冒险了。”
张兰教授说完,目光中带着几分告诫看着何裕柱。
尽管柱子的解释看似平常,但张兰并非愚蠢之人。
单是第一次被抓捕时的危险就足以想象,更不用说后来何裕柱亲自涉险与幕后的人确定会面的日子。
何裕柱点头表示理解。
就在这一刻,张兰突然想起一件事。\"对了柱子,红星电风扇的审批已经通过了,趁着夏天还没结束,第一批产品估计很快就要出现在国营商店里了。”
提起这件事,张兰难得露出笑容。
红星电风扇在工业部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民众生活。
因此,推广速度非常快。
预计这几天去供销社或百货商店就能看到它的身影。
对于这个消息,何裕柱点头回应。
他深知自己设计的产品有多优秀,在这个时代,他的红星电风扇无论是在外观、风力、能耗还是价格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
即便面对进口产品,也毫不逊色。
因此,他对红星电风扇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三天后,一切平静如常,何裕柱继续正常上下班。
妻子谢颖琪的肚子日渐隆起,现在连下床活动都有些困难。
幸好他们住在90号四合院,何裕柱上班期间还有陈姨帮忙照看家里。
一天晚上,后院的许家显得格外不安。
许大茂从床上起身,额头上满是汗水,拉了一下灯绳,屋内顿时明亮起来。
娄晓娥躺在床边,随手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被单,顺手扇了扇风:\"大茂,我听邻居说商场新到了一批电风扇,好像是咱们厂生产的,要不我们也买一台?天气这么热,没有电风扇,稍微活动一下就一身汗。\"
想到隔壁何家有两台电风扇,娄晓娥更觉得家里应该添置一台。
许大茂坐在客厅的木桌旁,目光无意间落在妻子的腹部。
他心里虽无他意,但看到那平坦的小腹,不免有些疑惑:为什么自己的妻子迟迟没有动静呢?
他和傻柱几乎是同一时间结婚的,仅相差十几天,可人家的孩子都已经几个月大了,自家的肚子却毫无反应。“喂,大茂,别发呆了,我在跟你说话呢。”娄晓娥的脸颊因刚结束的亲密行为仍带着一丝红晕,见丈夫心不在焉,便催促道。“哦,蛾子,你说得对,买台电风扇就买吧。”许大茂回过神来,又露出惯常的笑容,但心中却有些无奈。
娶了这位富家小姐确实风光,但真正过起日子来,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别的不说,看他俩的碗筷都还放在桌上没人收拾就知道,指望娄晓娥帮忙做家务?她是连家务都不会做,家里的下人都包办一切。
刚结婚时,他不敢表现得太强硬,只能自己默默承担起所有的家务。
第二天傍晚,许大茂骑着自行车,手里提着一台白色的电风扇,得意地走进院子。\"嘿,大茂,这是厂里的电风扇?你小子,手段挺厉害的啊!”
三大爷阎富贵照例出现在吃瓜群众中,一眼看到许大茂手中的小电风扇,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最近几天,随着红星电风扇入驻各大国营商场,名声迅速传开。
它凭借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极低的耗电量,掀起了一波抢购热潮。
但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价格。
在此之前,进口电风扇不仅笨重,耗电多,价格更是高达七八十元,有的甚至达到上百元。
这样的价格,就连工人阶级也难以承受。
而红星电风扇首批生产的定价仅为三十元,耗电量与灯泡相差无几,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可想而知。
以往那些觉得价格昂贵的人,如今也被三十元的价格吸引。
那些平日里觉得电费负担重的人,也因这相当于灯泡的价格动了心。
这个价位,普通的工人只需省下一个月的工资就能买到。
正值酷暑,各大商场的红星电风扇柜台一上架便被抢购一空,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儿弄来的工业票。
对三大爷而言,即便他有票,也不会买电风扇。
这笔钱还不如用来维持生活,毕竟家里还有几张嘴要养。
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电风扇的兴趣。
看到许大茂手中的红星电风扇后,他忍不住调侃起来。
然而,许大茂听后脸色一变。\"三大爷,请您说话注意点,这是我花三十元和一张工业票从供销社买的,跟厂里毫无关系。”
上次厂里派人到他家调查的事让他变得格外谨慎。
即使给他两个胆子,他也不敢再做这种占便宜的事。
当然,这笔钱是他自己掏的,票嘛,自然找人帮忙打了招呼。
如今红星电风扇非常紧俏,但这种小事并不算什么。\"你小子,行啊!三大爷不提这些了,等你在家安顿好了,记得叫我过去看看。”
阎富贵眼睛滴溜溜地转,盯着那台红星电风扇仔细打量。
要不是这东西还得用电,他都想让许大茂让他拿回家吹几天试试。
许大茂对此没多说什么,“三大爷,您先歇着,我还有别的事,借过啦。”
说完,他推着自行车径直进了院子,完全没理会阎富贵的话。\"嘿,这小子,不让吹就不让吹,真是急脾气。”
被许大茂推开后,阎富贵忍不住嘟囔了几句。\"还是柱子懂事,从不计较这些。”
何家有两台电风扇,谢颖琪房间的那台阎富贵没动心思,毕竟她是孕妇,而且是女人。
不过主屋的电风扇,何大清他们平时也舍得开。
有时晚上没事,阎富贵就会去何家那边,表面上说是聊天,实际上是蹭电风扇。
对此,何大清他们并不在意。
毕竟两家关系还不错,阎富贵只是顺便蹭点凉快,不是专门来让他们开电风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