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快穿:病娇师父在线撒娇 > 第258章 欧皇顶流爱豆VS高冷霸总猫猫3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8章 欧皇顶流爱豆VS高冷霸总猫猫32

司家想等华润研究出成果之后再去摘桃子。

抄袭与剽窃,或者换个外皮,这在道德感越来越低的现代社会很是常见。

所以越发体现了申请专利、版权保护与相关法律的重要性。

但如果朝竞争对手家派间谍,窃取商业机密,通常很难发现。

华润也不是傻子,不会任由对手渗透到内部。

华腾飞对正在研究的新型电池很重视,毕竟前期投入就已经高达数亿。

还依照司玉玄的要求对媒体放出了风声,几乎闹得人尽皆知。

到时候如果失败,面子上会过不去。

正因为如此,华腾飞对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员严格审核与监控,每个人都签署了保密协议,尽量减少于包括家人在内的其他人的接触。

甚至监控了研究员的通话记录与银行卡流水。

可以说将每个人的情况都握在掌中。

最大限度地防止其他家挖墙脚,及早发现被收买的员工。

好在研究虽然没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所有参与项目的研究员都坚守底线与原则,未被收买。

司家自然也出手过,并没有成功。

而除了华润,其他能源行业的大集团,举行了一次秘密会议,就华润新型汽车电池的研究交流看法。

如果华润真的成功了,必将改变市场格局,会对其他所有传统电池造成影响,所以大家不得不提前做准备。

“关于锂电池的专利多得不可数,镁电池真没听说过,就算想跟进,也不知道该从何着手。”

这正是大家困惑的点。

一件看起来不可能、困难重重的事。

华润要如何能做到?又为何如此自信?

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这架势,充满了迷惑性。

商议之后,有很多家不以为意,决定以不变应万变,等华润真的研究出来再说吧。

他们仍然选择继续深挖锂电池的潜能,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已经足够多,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实验数据,也就降低了研究成本。

司老爷子经过谨慎考虑,也没有再管华润,同样选择了锂电池的创新。

这一步在司玉玄意料之中。

他很了解自己的爷爷。

并且早在一开始,就在为对方布局。

这段时间华润虽然没有研究出什么东西,却时不时的在公众面前刷存在感,通报研究进度。

这样成功调起了业界一些人的好奇心。

过了几个月,华润的研究传出了好消息,据说在关键方向上有了突破进展。

司家有点慌,气氛凝重,但商议之后仍然决定,继续原有的研究。

可是没几天,情况突然反转了。

有媒体拍到华润老总神情难看的从实验基地出来,身后是忐忑而沮丧的下属。

随后曝出新闻,新汽车电池项目的总监承认,研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失败,他们之前的方向完全错误,正在思考新的计划……

吃瓜群众都震惊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自打脸?”

“不会吧,失败了也这么嚣张高调的吗……”

“好尴尬啊哈哈哈!太好笑了,前段时间那么能蹦哒,结果失败了。”

许多业界人士也是暗暗松了口气,正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

华润的失败实在太棒了,不然未来就会侵犯到他们的利益。

司家也很欣慰,仿佛卸下了千斤巨石,让他们心中的杠杆失衡,华润立刻重新渺小下去,不足为虑。

能源行业的很多人发表意见,假装好意的提醒华润:“华润的失败证明了,想要拥有更稳定更高效的镁电池,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总之他们都不看好。

能源市场平稳了,原本趋于保守的一些企业纷纷加大了对锂电池的研究投入。

司家也不例外。

……

华润的实验室里。

一场庆祝刚刚结束。

他们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终于在无数条分岔路口中确定了前进方向,可喜可贺。

但他们告诉媒体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消息,这是司玉玄的安排。

其他研究员之前有些不解,随后就无所谓了。

现在的虚名代表不了什么,革-命尚未成功。

等他们真的成功之后,该有的荣耀与财富自然都来的。

司玉玄每天都在关注司家的动向,尤其关注高层的决策。

虽然司家没能成功的在华润,安插眼线,可司玉玄在司家却有旧部,能够及时得知一些消息。

这是他能给成功司家下套的关键。

现在,司家已经如他所愿的,继续投入锂电池的研究了。

会越陷越深。

依照司玉玄的估计,再过三个月,他的新型镁电池就可以面世。

到时候,司家人脸上表情一定很精彩。

……

三个月后。

华润的实验室里。

几块组装好的镁电池成品,终于完美通过了最后一道测试。

这意味着它可以投进市场、送到消费者手里了!

“成功了!”所有研究员都激动,大喊大叫,互相击掌,乱成一团。

司玉玄神情淡淡,自信却又欣慰。

研究成功,目前为止的每件事都按照他的剧本在走。

但新产品并不会立刻投进市场,还有一系列流程和更多测试要走。

更重要的是,申请专利。

这些交给华腾飞去忙,司玉玄有其他的事。

经过他的一番安排。

几天之后。

一辆私家车,电池突然冒黑烟,然后起火。

层层调查,发现该汽车电池是司家集团的产品。

汽车冒烟着火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引起很多人的恐惧,自发的抵制电池厂家。

当厂商是司家的消息传出,很快就被骂上了热搜。

每一分钟,司家的声誉和公信力都在下跌。

事发突然,司家紧急组织公关人员应对,公开道歉安抚民众情绪,承诺会严肃调查,给大家一个满意的交代。

他们应对的还算及时,损失不算太大。

然而终究是产品出了问题,被公之于众了。

虽然基本市场还在,却还是有一部分消费者流失,还让自身多了一个污点。

以后如果再出事,那可就更艰难了。

怕什么来什么。

一周之后,另一个城市。

又发生了一起类似的事。

司家的声誉几乎算是彻底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