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厂区后门时,她瞥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在废料堆旁晃动。
“谁在那儿?”许知梨停下脚步,握紧了手中的饭盒。
人影明显顿了一下,随即从阴影里走出来。
“是我,老陈。”
设备科的陈工程师拍了拍手上的灰,“早啊,小许同志,昨天有台机器出了点毛病,我来找找有没有能用的零件。”
许知梨点点头,没再多问。
但走过去几步后,她忽然觉得不对劲——老陈穿着干净的皮鞋和裤子,不像是在废料堆里翻找过的样子。
接下来的几天,许知梨多了个心眼。
她注意到老陈总是提前到岗,却很少真正在维修设备。
他经常在厂区偏僻处转悠,尤其靠近厂后那排废弃的旧厂房。
有两次,许知梨看见他在下班后与一个卖烟的小贩交谈,而那个小贩的眼神过于警惕,不像寻常商贩。
最让她起疑的是,有次老陈“维修”设备时,她瞥见他实际上在纸上画着什么。
当发现被看见时,他急忙将纸塞进了口袋,但那瞬间许知梨看见了类似厂区布局的线条。
许知梨想起了厂里贴的反特宣传画,心里咯噔一下。
但她没有声张,只是悄悄观察记录。
她注意到老陈每周三下午会请假两小时,说是带老母亲看病,但有一次许知梨恰巧在医院照顾母亲,却根本没见到老陈的身影。
又一个周三,许知梨提前跟班长说了家里有事,请了半天假。
她躲在厂区对面的茶馆二楼,盯着厂门口。
下午两点,老陈果然匆匆走出厂门,却不是往医院方向去,而是拐向了城西的老城区。
许知梨远远跟着,心跳如鼓。
老陈在一处僻静的胡同里停下,左右张望后,迅速在墙角做了个什么动作,然后快步离开。
许知梨等了一会儿才走过去,发现墙砖有一块是松动的,轻轻一推就能取出。
里面是空的。
许知梨没有动那个秘密信箱,而是直奔县公安局。
接待她的年轻的公安局起初不以为意,直到她详细说出了自己的观察和推断。
最终,负责接待许知梨的是叶组长。
叶组长脸上带着和蔼的微笑。
许知梨把那些她知道的事儿,一桩桩、一件件,毫无遗漏地细细道来。
老陈如何在机器旁假装维修实则测量,如何与卖烟小贩交接,还有那个墙洞。
“小姑娘,这些可不能乱说啊。”叶组长皱起眉头。
“我没乱说。”
许知梨从兜里掏出几张纸,上面是她凭记忆画下的厂区平面图,标注了老常出没的地点和时间。
“我还注意到,他每次画图用的是一种特殊的铅笔,我们厂里根本领不到那种笔。”
叶组长的神情严肃起来。
三天后,公安机关联合厂保卫科采取了行动。
他们在老陈准备取走墙洞里的情报时当场抓获了他,顺藤摸瓜抓获了包括卖烟小贩在内的五名特务组织成员。
经查,老陈真名李俊哲,是潜伏多年的敌特,正在搜集机械厂周边军事设施的情报。
因为许知梨的细心与勇敢,成功破获了这起重大敌特案件,避免了国家机密的泄露,保障了当地军事设施的安全。
消息传回机械厂,整个厂子都沸腾了。
大家对许知梨投来敬佩的目光。
而叶组长也代表公安机关对许知梨表示了诚挚的感谢,“许知梨同志,这次多亏了你,凭借你提供的详细线索,我们才能顺利将这伙敌特一网打尽。”
“你的行为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此后,许知梨在几月厂成为了大家口中的英雄,许多年轻的女工以她为榜样,更加关注身边的异常情况,整个厂区的安全防范意识都提高了不少。
随着这件事的传播,许知梨的事迹在县里也引起了轰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个勇敢细心的机械厂女技术顾问。
她的故事被写成报道刊登在县报上,激励着更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守护国家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许知梨并未因之沾沾自喜、骄傲自满。
她一如既往,有机器需要检修时便投入工作,若无事务,便留在向阳大队的村子里,专心致志地绘制设计图。
只是,在她心中,多了一份对国家安全更深的责任感。
或许,这场反特斗争远未结束。
而她,刚刚从荣誉中走出的“反特先锋”,恐怕已经成为敌特下一个目标。
周厂长与张主任找到许知梨时,周厂长拍拍她的肩膀:“小许啊,今天是你光荣的日子,晚上厂里准备了你的庆功宴,可一定要来。”
许知梨点头应下,目光却仍不由自主地飘向侧门。
记忆回到受表扬大会那天。
许知梨记得瞥见礼堂最靠前排的一个身影——那人戴着鸭舌帽,半张脸藏在阴影里,正缓缓地抬起手。
那不是鼓掌的姿势。
许知梨的心脏猛地一跳。
几乎出于本能,她向侧前方迈了一步,恰好挡在县领导身前。
同时她的目光死死锁住那个身影,看清了那人手中黑色物体的形状。
不是枪。
是一部相机。
戴鸭舌帽的人似乎意识到自己被发现了,迅速压低帽檐,转身消失在礼堂侧门的光影中。
“怎么了,许知梨同志?”县领导关切地问。
许知梨回过神来,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刚才有点晃眼。”
表彰大会在雄壮的进行曲中结束。
许知梨被团团围住,工友们争相与她握手,记者追着提问。
她应付着这一切,心思却全在那个戴鸭舌帽的人身上。
为什么有人要在表彰大会上偷偷观察她?为什么发现被注意就匆忙离开?
她轻轻摩挲着钢笔,将它小心地别在上衣口袋里。
这件突如其来的插曲,该向谁报告?
那个鸭舌帽的男人是偷拍她?
是敌特同伙的报复,还是另有隐情?
无数疑问在许知梨脑中盘旋。
她缓步走出机械厂,午后的阳光明媚得刺眼,她却感到一丝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