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思忖过后,她去了趟鹿鹤堂,跪在元老夫人面前低语半晌。
此时,姜绾正在屋中看书。
碧螺顶着寒风跑进门来:“玲珑阁来报,说姬久先生准备在京中散布关于钰少爷的传言。”
姬久从前帮顾玉容做事,得罪了玲珑阁,因此这回行事,特意先跟时序透了风。
若是时序表现出任何反对的意味,他便提前收手。
也能顺便探探玲珑阁与将军府的关系。
“他准备做什么?”
碧螺答:“钰少爷近来结交了不少公子,应酬颇多,经常出入酒楼之地,他们准备买通一位女子,嫁祸钰少爷辱人清白,再将这事传遍大街小巷,毁了他的名声。”
姜绾沉吟片刻。
宋麟过几日要回家,必定是顾玉容坐不住了。
还未等说话,门外彩蝶来报:“夫人,元老夫人身边的嬷嬷来了。”
古嬷嬷进门,对着姜绾行了一礼,随后打开怀中的箱笼。
里面装着厚厚一摞佛经。
“每年除夕,老夫人都要去祠堂拜祭宋家先祖,烧经祭奠,经书需要宋家女眷亲手抄录,老夫人的意思是,您诰命在身,身负圣宠,今年由您抄录经文,定能安忌祖先亡灵。”
姜绾眸光轻转:“祖母看重我,是我的荣幸。”
古嬷嬷满意地点了点头。
“抄经期间每日需沐浴焚香,素食斋戒,且不可能踏出房门半路,以免沾染浊气。”
姜绾瞥了眼佛经的数量,心中冷笑。
原来,元老夫人想将她困在院中。
她问:“何时开始抄录?”
古嬷嬷答:“明日。”
姜绾点头,亲自将人送了出去。
碧螺清点了一番,气愤道:“夫人,这可怎么办?这么多经文,恐怕抄到过年也完不成!”
“无妨,等不到那时候。”
因为三日后,就是雪灾席卷京城的时候。
到时将军府忙乱一片,谁还顾得上什么经文。
而元老夫人困住她,不是冲着宋钰,便是要盘算季府。
“托人去季家传信,钰儿这两日可能犯罪或入狱,让舅舅照应他。”
“另外,请舅舅舅母静候,宋庭月按耐不住,表妹的婚约在除夕前必有转机。”
元老夫人出手,若与姬久先生谋害宋钰有关,雪灾将至,也许是个助他立功的好机会。
姜绾闭门抄经的第二日。
宋麟回了将军府。
跟着南山居士学习十数日,他筋骨日渐健壮,身形挺拔了不少。
只是面色微微发白,眉眼中多了股阴邪之气。
顾玉容十分开心,备了一桌的好酒好菜,让他等着看宋钰的好戏。
宋麟听后也很兴奋,只是吃完饭后,要早早回房。
“师父教了我一种功法,现在是最后的破关阶段,这两日我不能运气动武,需要好好休养。”
顾玉容见他如此上进,乐得点头。
“姜氏那贱人如今出不了门,你这两日安心住在家中,没有需要动武的地方,安生得很。”
宋麟应了声,转身离去。
顾玉容目光划过他的背影,隐隐看见有个长条的东西从他袖中探出头来。
像蛇,又像蜈蚣。
眨眼就不见了。
顾玉容揉揉眼睛,只以为眼花了。
翌日,按着姬久先生的谋划,宋钰调戏良家少女,玷污清白的事情传回了将军府。
那女子是位良民,哭声响动了整个酒楼,跑了三条街去报了官。
证据不足,刑部只能将二人暂时收押。
三人成虎,京中流言传播得极快。
一夜间,宋钰便背上了骂名,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
只是这桩风流韵事没被谈论太久,百姓们就被突如其来的雪灾,打了个措手不及。
茫茫大雪席卷而来,雪势严重,京中房屋倒塌无数,流民遍地。
城外情况更为严重,数十山民被积雪所困,景元帝派宋家军出兵救援。
宋子豫亲自请命带兵,本以为可以借此立功。
不想在山中停留半日后,便被冻僵抬了出来。
太医查看时,竟发现他的冬衣里没有棉絮,填充的尽是杂草,粉灰。
穿起来沉甸甸,但保暖性极差,遇雪浸湿后更是要人命。
“岂有此理!竟敢在军需上造假,玲珑阁是不是不要命了!”
宋子豫缓过一口气来,两眼瞪得通红。
“本将军要禀明陛下,将青芜下天牢!”
慕风冷眼瞧着。
姜绾吩咐他调取一批顾家的冬衣,他不忍兄弟受苦,果断选择让宋子豫遭这个罪。
事情没发酵前,他不会告诉宋子豫真相。
“将军,带给山的物资都是这一批,咱们习武之人尚且受不了,要是发给百姓,这不是害人么!”
宋子豫也脸色铁青。
他在御前亲自请命,若是救不了山民的性命,圣上一定会降罪将军府!
危机时刻,他想起了宋麟。
“快!让麟儿带一批物资前来!”
宋麟近日刻苦习武,本事渐长,一定能拯救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