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学子们盼这一场甘霖盼的太久了,若不是斩杀了贪官污吏的镇国长公主燕无赦主持,他们还不敢参加呢。

就是因为这样的放心跟公平的保障,他们哪怕是断了腿,爬也要爬来。

谁知道错过了这一届,过后换了人主持,还会不会有这样的公平。

无人知道,所以才更加珍惜这次的机会。

开考这天,贡院门口贴着二十五名学子的画像,上面写着姓名籍贯以及因何死亡,又如何翻供。

旁边的墙上,还张贴着二十五名学子存档的文章,誊抄版,原版,就放在贡院的考场之内,供所有学子们提醒警戒。

提醒他们,今日考试,是二十五名学子用性命换来的,来之不易。

警醒以后,他们入朝为官,绝对不能忘了初衷。

排队检查入场的学子们,每人到了二十五名学子的画像前,都要虔诚的鞠上一躬,有的还会说些感谢的话。

在征询过学子家人的同意后,一行人拿着朝廷的补偿,悄悄的被送去黄河。

或许他们若干年后会回到江南,但是现在这里对他们来说,是个伤心地,也是害怕会被人报复。

燕无赦主持,却不主考,她的作用,是威慑,是镇压,是安抚。

报名的学子太多,所以不按照以往的考试模式进行,而是几位先生商量过后的淘汰制。

考卷统一,一篇杂学,一篇策论。

交卷过后,立即由考官当堂批复,交叉审核,成绩出色者留,策论新颖者留,两样都不合格者,才淘汰。

大大的提高了偏科学子的登榜率。

张羡一边批复,一边感叹:“这样的试卷,我若是考,肯定也能过。”

陶西章等人不知道张羡是什么来头,只是从他跟燕无赦的谈话中,知道两人非常熟悉。

但是他们认定,张羡不是燕无赦的谋士,一来,他们在上京的时候,从未见过张羡。

二来,张羡,太年轻了。

三,他有点不着调。

真不知道燕无赦为什么要找他做主考。

“陶先生,您给看看,这个学子写的策论,写的是真好啊,跟甘州方济怀差不多的路子,都是先养田富民,我觉得很好。”

陶西章一愣,随即双手接过考卷。

江南学子大多是风雅之士,风花雪月、词曲流华,文章用词非常考究,多数上来就是带着傲气的治国之论,偶尔还有些吹捧,打官腔。

陶西章看过以后,递给一旁的郑不缺。

“这个学生,倒是朴实无华,一步一步,非常扎实。”

郑不缺以前是看不上这等粗鄙文章的,几年洗华,让他脚踏实地在人间走了一遭,这才觉得柴米油盐才是真,默默耕耘,才是道。

“好,是个踏实肯干的人才,放在江南,可惜了。”

江南乃是鱼米之乡,这样人才,应该派去黄河。

陶西章:“留下?”

郑不缺:“留用。”

几人又开始阅卷,之后几次留用,让陶西章等人又对张羡有了新的了解。

此人看似不着调,内里却是个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人。

考试结果,当天批多少,就张贴多少,决不让学子多等,过考留用的,进行第二次考试,同时也会有人去调查他们的风评。

第二次考试过了,学子们直接被送到燕无赦跟前。

“你们的考卷,本宫已经看过,都很好。”

“本宫通过你们的才能,给你们安排了合适的去处。”

“高功明,任苏州府县令。”

“王启,任红枫县县令。”

“孙侃,任旬阳县县令。”

“张焕,任邵阳县县令。”

……

长长的一段任命说完,燕无赦道:“你们对任命,可有异议?”

他们都懵了,哪会儿有异议。

就算是考上了举人,等任命候职,有的人还要等上十几年呢。

他们都没等,刚下考场第二天,任命就来了。

就是感觉跟做梦一样,不真实。

“回禀长公主,我等只是太高兴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了。”高功明赶忙道。

燕无赦扫向其余人。

“你们可有异议?”

做梦都梦不到这样的好事,哪敢有异议。

“回禀长公主,我们没有异议。”

燕无赦解下腰间的镇国印,哐哐哐在任命书上盖章。

那是龙头印章啊?

是玉玺吗?

学子们瞠目结舌,内心胡乱猜测。

不可能,陛下不可能把玉玺交给长公主,更不会让她带出上京。

所以,这是镇国印吗?

大燕王朝,传说中能与玉玺比肩的镇国印?

任命书一张张签发下去,随后还有吩咐。

“江南学子一案,虽然已经破案,但是后续还未审理,本宫把审理的事,交给你们。”

“这是你们上任以后的第一个任务,判罪、追讨赃银、查访被他们所害的学子,根据情况,给予补偿。”

新任县令们,吃惊的睁大眼睛。

那些抄没来的金银,不用充去国库?

要下发补偿?

真要下发的话,他们搞不好也有呢。

燕无赦:“之前衙门留下的人,本宫已经下命令弃用,若是你们觉得有哪个可用,可召回。也可自行招募。”

他们当然选自行招募了,一朝天子一朝臣,贪官污吏用过的吏员,手上干净的不多,且他们已经听惯了阿谀奉承,习惯了鱼肉乡里,这样人,他们可不要。

“微臣等,自行招募。”

燕无赦:“你们去吧,过程本宫不管,本宫只要结果。”

新上任的县令们明白了。

燕无赦江南开科举的消息传回上京,燕无恙面色漆黑。

谁给皇姐的胆子?

之前他当着百官的面,只答应生杀大权,还有调任,可不包括科举。

“传旨给江南,科举加考,朝廷不认。”

左右相对视了一眼,他们不站出来,下面没有一个官员站出来。

诸王爷不动,韩荆山,也不动。

燕无恙有种一拳打到棉被上的感觉,虽然无人反对,却也不好受。

“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臣等并无异议,陛下英明。”

燕无赦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她什么身份?

她首先是一个女子,之后是公主。

她这样的身份,开科举?

别让人笑掉大牙了?她敢开,朝廷认吗?

这次就算是陛下纵容,也不会容忍她试探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