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1 > 第440章 对农场的规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既然刚好赶上跟道格谈到贷款的事儿,林晓就提前把事情说了。

之所以没有把超越电子抵押贷款,是因为李老告诉他,上面对于他94年的时候把深安电子抵押出去的事情,表达过不满。

因为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当时的深安电子,就很可能会变成外资企业。

当然,这种可能性不大,真要遇到那种情况,上头会收拾这个摊子,把深安电子接手过去。

这多少有些可惜,在国内倒也不是不能把超越电子抵押出去贷款,但是,国内对超越电子的估值,可达不到10-15亿美元,而且,贷款贷到的是人民币,而不是美元,想把这么多钱换成m元,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可不行。

94年墨国金融危机之前,他能带着7亿美元出来,那是因为他特意请示了上头,否则,按照规定,深安电子收到外汇,就需要结算成人民币的,采购的时候,再兑换成美元。

但这种事可一不可再,否则,上头会对他有意见的。

走其他渠道,倒也不是不行,但风险非常高,未来的黄老板,就是因为把人民币,非法转移到港城,进去踩了缝纫机。

当然,黄老板是三大罪状,可这条罪状是最大的一条。

……

贷款的事情,道格第二天就给了他具体消息。

像林晓如此庞大的资产,负债率又如此低,绝对是银行最优质的客户。

别说是有抵押了,就是没有抵押,直接贷款,以林晓的资产,贷款10亿美元左右的资金,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这种贷款,往往利息很高,林晓贷款的数额有很大。

就算30亿美元,没差1%的年息,利息就差出3000万美元,如果差出5%,那就是1.5亿美元!如果贷款二年,那就是3亿美元!

所以,如非必要,林晓是不要要这种贷款的,高利息,很容易就会把人压垮,一次两次,甚至十次二十次,可能都没问题,但一旦对这种贷款形成依赖,迟早有一天会出问题。

遍数那些破产的大公司,大企业,破产之前,都欠着银行大笔的贷款。

当然,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做事风格也不一样,林晓不是很喜欢贷款,但是,靠着贷款起家的,疯狂扩张的人,比比皆是。

很多人,能把贷款给玩出花来,就比如收购曼联的格雷格集团,玩的就很花,7.9亿英镑收购了曼联,实际上自己只出了2.5亿英镑,剩下的5.4亿英镑,是把还未收购到手的曼联抵押出去贷款收购来的,然后用曼联的资产来还贷。

十几年后,曼联市值四五十亿英镑,资产翻了接近20倍!

但是,在资本市场玩骚操作,把自己给玩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半个月后,农场正式到了林晓名下。

与此同时,林晓又通过道格的关系,把农场抵押给了一家银行,从这家银行贷款了2.8亿美元。

林晓之所以收购这个农场,一方面,是看到这个农场,确实挺有发展前景的,另一方面,就是要把农场抵押出去贷款。

只要农场所能产生的利润,超过两笔贷款的利息,这笔生意就没有风险。

林晓找了一个农场管理方面的专家,按照他的要求,帮他重新设计了一番。

其一,大量增加葡萄园的种植面积,按照林晓的要求,种植面积,要超过2000亩,只要超过2000亩,那么,未来二三十年,他的葡萄园,就有了一个最大的噱头,那就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葡萄园。

甭管怎么说,占着一个世界之最。

然后是果林,之前种植的8000亩苹果、水蜜桃、车厘子,经济效益只能说是一般,去掉人工成本,每年的利润仅仅只有二百万。

专家建议他种植牛油果,他的农场所处的地理位置合适,加上又有水源,正适合种植牛油果,而m国是牛油果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仅仅去年,m国就进口了35万吨牛油果。

虽然加州的种植的牛油果品质不如墨国的,但是,在m国同样不缺乏市场,林晓听从了专家的建议,决定种他个一万亩。

最后就是扩大农田区的面积,依然还是种植大豆,因为大豆是目前最适合广泛种植,经济效益最好的经济作物。

减少牧区的面积,增加牧区的养殖密度。

像弗兰克老爹那样放养牛羊,虽然养殖出来的牛羊的肉口感会更好,但挣不到几个钱。

尤其是还养了狼,危险不说,养殖的羊还有一部分会成为狼的口粮。

养羊的时候放几匹狼,两世为人,林晓都是第一次听说这种稀奇事。

不过,这样一来,需要的人工就大幅度增加。

在此之前,如此大的农场,算上葡萄园,其实雇工一共才79个人,其中还包括照顾弗兰克父母的庸人,做饭的厨师,以及平时在农场里巡逻的保安。

也就每年修剪果树,采摘葡萄等水果的时候,需要雇一些临时工。

林晓自然不会雇佣m国人,太贵,他已经让周玉在明县老家雇一批农民过来了,会开拖拉机的优先。

虽然都是种地,但在华夏农村,现在基本还靠人力呢,而在m国这边,高度机械化。

不过,只要会开拖拉机,学起其他机械,难度并不高,又不需要学的多精。

另外,林晓还打算去高卢请一个酿造红酒的老师傅。

弗兰克老爹储存的那批红酒,他都尝过了。

大部分是用木桶储存的,少部分已经装瓶了,全部算下来,有160万升,如果750ml一瓶的话,可以装210万瓶。

林晓对红酒也算略懂,虽然不喜欢喝,但能尝出红酒的优劣。

这160万升红酒中,只有两个年份产出的,一共13万升左右,能算得上中档的。

剩下的147万升,全部都是低档红酒,虽然都储存了一些年份,但红酒跟白酒不一样,白酒是年份越久远越好,而红酒却不是。

红酒看的是当年的阳光和雨水,是否恰到好处,葡萄的糖分、酸度是否平衡,这才是决定红酒品质好坏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