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1 > 第552章 网吧联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咱们公司已经投资了这么多互联网公司?”

对于m国这边的投资公司,林晓虽然一直都遥控指挥,但他做的只是大方向上的规划。

但公司具体投资了哪些公司,章莹没办法事无巨细的都向他汇报,主要是太多了。

多到就连章莹这个投资公司的总裁,都只是知道一个大概的数据,而具体到哪一家公司,她所知道的也不多。

“是啊,只要是稍微有点名气的互联网公司,都有咱们的投资,一开始,还要我们主动去找他们谈,现在,但凡是有人创业,都会主动找上咱们,因为咱们是出了名的狗大户,来者不拒。”

“嘶!”

大力投资互联网初创企业,这是林晓一开始就定下的原则,可即便他都没想到,投资公司竟然已经投资了1374家互联网公司。

很多说是公司,其实就是一两人的小工作室。

而这1374公司,现在已经有192家倒闭了。

剩下的1182家,有一半以上,是靠着投资公司投给他们的资金苟延残喘呢!

倒不是说章莹做的不好,天使投资就是如此,投资一百家公司,只要有一家公司能发展起来,就算成功。

而章莹投资的这1374家互联网公司,其中的184家,发展情况都不错,有41家,已经获得了b轮融资,这41家中,还有7家,已经获得了c轮的融资,以现在互联网行业的火爆,这7家公司大概率是能上市的,另外获得了b轮的34家中,少说有三分之一也能走到上市那一步。

这个概率,已经远超百分之一了。

仅仅用成功,都不足以形容了。

哪怕不算那几百家前景不明的,仅仅是这可以上市的近二十家公司,上市后,给投资公司带回来的回报,就至少能达到30-50亿美元,这还是按照现在的行情来计算。

要知道,互联网行业的火爆,明年,后年,才能达到巅峰。

而投资者1374家互联网公司,投资工资一共付出了9.65亿美元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投资50万美元或者100万美元,至少少数特别被看好的项目,投资才会超过100万美元。

突然,林晓瞪大了眼睛,因为他在这些公司中靠后的位置,看到了一个无比熟悉的名字。

正是他准备让章莹去寻找一下的谷歌!

“章莹,这家叫谷歌公司,是哪个项目组投的?”

“是互联网四组投的,这个项目我记得很清楚,是小雪介绍过来的,创始人是小雪在斯坦福的一个学长,之前在Icq技术部给吕娜担任副手来着,Icq的内部搜索,一直是他在负责,小雪挺看好他的,就把他介绍给我了,这个搜索引擎项目,是咱们投资公司和Icq一起入股的。”

林晓听完后,愣了许久。

这么一尊大神,竟然一直藏在Icq,他竟然今天才知道。

不过也好,省的他再去找了。

拉里佩奇要是真像上一世一样,在某个车库里创业,一时半会可找不到。

发现了谷歌这个惊喜后,林晓耐着性子,将其他的公司,也都一家一家的看完。

还别说,如此庞大的基数中,还真让他发现了几家上一世发展的还不错的公司,虽然肯定比不上雅虎、谷歌、脸书这种巨头,但在互联网细分赛道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其实,他的本意就是如此。

只要投的多,肯定就能网住鱼。

接着,他又看起了其他方面的投资。

除了互联网,其他方面,主要投资的是科技公司,在这一块,林晓的记忆不多,只在医疗板块,找到了一家上一世发展的还不错,后来被强生收购的医疗器械公司,至于其他的,他就真的不熟悉了。

而最让林晓苦笑不得的是,投资公司竟然投资了42家以经营网吧为主公司,这42家公司,旗下一共有2948家网吧,而全美的网吧数量,一共才3100家!

而这2948家网吧,规模最小的也有五六十台电脑,规模稍微大点的都在一百台电脑以上,全部加起来,超过30万台电脑。

不过,在网吧这一块的投资,倒是并不多,一共才投资了3亿多美元。

而这2948家网吧,都是靠着自身盈利,逐渐扩张起来的。

见林晓看到网吧板块,章莹开口道:“老板,前段时间,新闻集团的默克多找上门,想要收购我们所有的网吧业务,只不过,开价太低,被我拒绝了。”

“哦?传媒的默克多?他出价多少?”

“8.5亿美元,我私下里打听到,他想将我们的三千家网吧,打造成一个传媒平台。”

林晓点点头,“默克多挺有想法的。”

林晓也不是没想过利用这些网吧,组建个网吧联盟什么的,但他心里清楚,以m国的私人电脑拥有量,网吧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关键是,这42家网吧公司,老板大部分都是黑帮分子,甚至是黑榜老大,组织性纪律性比较差,其中不少老板在抢地盘的时候,都结过仇,想把他们整合到一起,太难了。

他毕竟只是股东,持有的只是小部分股份,平均在30%的股份左右,大部分股份都在那些黑帮分子手里握着呢。

如果弄一个网吧联盟,是肯定能产生不小的利益的,仅仅是广告这一块,一年营收几亿美元句轻轻松松。

别看只是30万台电脑,但这30万台电脑,面向的可是3000万网民。

而且,这3000万网民,群体很固定,都是有色人种。

虽然有色人种的消费能力不如白人,但是,群体固定啊,很适合一些广告的定向推广。

比如,高端手机,当然要向有钱的白人们推广,可低端手机,就比较适合定向的向这些有色人种推广。

再比如一些衣服,无论是小黑子,还是拉丁裔,穿着方面跟白人都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些面向小黑子和拉丁裔的服装公司,定向向他们投放广告,效果肯定比在电视台,报纸上的效果好的多。

消费能力差,这在一些商家看来,并非是不好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