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沐挤到货郎担前,目光落在陶瓮里琥珀色的膏体上。
秋梨膏盛在粗陶瓮中,表面泛着淡淡的光泽,凑近便能闻到梨肉的清甜混着些许草药香,倒比寻常蜜饯多了几分清爽。
“掌柜的,这秋梨膏怎么卖?”她指着陶瓮问道。
货郎见是位衣着体面的姑娘,语气不由得恭敬了几分:
“这位姑娘好眼光!
这秋梨膏是用西山的雪梨熬的,还加了蜂蜜、川贝母、百合、麦冬。
可以润肺生津、清热化痰,若是小便多或者夜里容易睡不着,也能多喝。
这么小小一罐,能吃两三个月!”
说着,货郎就将一罐秋梨膏递到夏沐面前。
“这位姑娘可以闻闻我们的秋梨膏,用的都是上好的药材。”
夏沐把头凑了过去,轻轻闻了闻。
果然,一股浓郁的药香味,就从秋梨膏上飘了出来。
“掌柜,这一罐多少钱我要了!”
货郎连忙比出一根手指:
“不贵不贵,只需100纹就有一罐。”
夏沐点头,让袁武付了银子,她接过货郎递来的小陶罐。
罐口用一种软木塞封着,揭开后夏沐用指尖蘸了点膏体送进嘴里。
入口是浓郁的梨香和药香,接着是淡淡的甜意,只是那甜味带着些粗糖的涩感,不够纯粹,甚至还带点微苦。
可咽下没片刻,她忽然察觉喉咙里泛起一阵清凉,先前因秋风干燥引发的痒意竟消散了大半,连呼吸都顺畅了些。
她眼睛微亮,又问道:
“这膏子除了冲水,还能怎么吃?”
“直接含着也成!”
货郎笑得热情,
“不少妇人给孩子含一小块,治咳嗽顶管用。
前儿个城西的王大娘还来买,说她孙儿咳了半宿,含了两块就不咳了!”
“味道倒是还行,就是这糖……”她轻声嘀咕,心里瞬间有了计较。
前段时间,她才帮掌醢署改良了制糖工艺,将原本赤糖提纯出了雪白的砂糖。
短时间内,白糖肯定是不可能普及到普通人手里。
而且在明代,糖的价格非常高,普通百姓吃的最多的就是饴糖和黑糖。
这就意味着在制作食物的时候,大概率用的也是饴糖或者黑糖。
货郎听见她的话,叹了口气:
“姑娘是懂行的!可不是嘛,好糖都供着上面,咱们小老百姓哪用得起?
能有黑糖调味,让这秋梨膏不那么酸,就已经不错了。”
夏沐没再多说,捧着陶罐往回走,脚步却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方才那一口秋梨膏,倒让她想起了一件要紧事。
明朝的药材全是野生的,不管是山参、当归,还是川贝、甘草,药效都比现代人工种植的强上数倍。
既然秋梨膏能润肺,那她为何不用这些好药材,做些更精致的药膳?
大闸蟹停售了,可药膳若是能做起来,既能填补营业额的空缺,又能打出新的招牌。
而且药膳温补养生,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适合吃,受众可比大闸蟹广多了。
越想越觉得可行,夏沐当即改变主意,对袁武说:
“走!先回食肆换套衣服!”
夏沐可没有自己闷头摸索的想法。
她对药膳的理解,还停留在煲不同的汤,该用什么药材。
具体什么药膳比较合适,她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光禄寺掌管宫廷膳食,对药膳的门道定然熟悉,要做药膳,完全可以咨询他们的意见。
对此,她完全不会感觉不好意思。
她这个采买虽然是散官,没有实权,但她自问为明朝做的事情可一点都不比普通的六品官要少。
不提前不久,夏沐才给沐英提供了不少压缩饼干,前段时间又帮忙改进了制糖的技术。
再过段时间,她可是要把土豆这种神仙作物送给朱标。
别说他只是去光禄寺白嫖点药膳方子,就算把整个光禄寺翻个底朝天,朱标和朱元璋都要在旁边拍手说翻的好。
当然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夏沐表面功夫还是做得很足的。
换好衣服,两人快步走到光禄寺门口,守卫见夏沐穿着六品官服,又认得她是前些日子帮掌醢署改良工艺的女官,连忙放行。
夏沐熟门熟路地找到典簿陆巡山的办公房,刚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算盘声。
“陆典簿,忙着呢?”她轻轻敲门。
陆巡山抬头见是她,眼睛顿时亮了。
上次白糖改进技术,他这个导游可是沾了光。
虽然级别上并没有出现调动,但是得到了不少上官的口头嘉奖。
这些嘉奖别看没什么实际的好处,但是一旦到了关键时候那可是能决定一个官员是否升迁,或者是否调动到更好的部门的。
见到是自己的贵人上门,陆巡山自然是打心底里高兴。
“夏大人来了!快请坐!”
“不知夏大人今日过来,是有什么地方需要用到下官的吗?”
夏沐笑着坐下,接过小吏递来的茶:
“陆典簿客气了,今日来,是有件事想请教你。”
她把手里的秋梨膏陶罐递过去:
“陆典簿见过这个吗?
民间熬的秋梨膏,说是能润肺止咳,我尝了尝,药效倒是有,就是味道差了些。
我想着,光禄寺掌管着御膳,应该也涉及药膳方面。
所以我想过来了解一下,看看光禄寺这边都有什么药膳。”
陆巡山接过陶罐,揭开软木塞低头闻了闻,眉头轻轻蹙起:
“这秋梨膏倒是常见,民间不少人家秋冬都会熬些,只是这味道······确实糙了些。”
他将陶罐还给夏沐,语气带着几分坦诚:
“夏大人有所不知,我通常是负责光禄寺文书工作。”
“具体到有什么药膳,下官实在不知。”
“想要具体了解恐怕要去尚药局,那边是专门负责宫廷药膳的。”
“宫内所有需要用到药材的菜品,都要通过尚药局制作,里面还配备了御医和医士。”
夏沐眼睛一亮,连忙追问:
“那尚药局如今有人当值吗?我能否去请教一二?”
陆巡山闻言却面露难色:
“尚药局在宫内,掌着御医和御用药材,规矩严得很。
我只是光禄寺的典簿,属外臣,没旨意可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