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了半个时辰,当归生姜羊肉汤也炖好了。
砂锅盖刚挪开一条缝,乳白的蒸汽就裹着浓醇香气涌出来。
当归的清苦混着羊肉的鲜,还夹着生姜暖融融的辛气,直往鼻尖里钻。
夏沐用勺子舀起半碗,先吹了吹浮在表面的油花,指尖触到瓷碗壁,已觉温烫。
浅啜一口时,汤汁先在舌尖漫开鲜醇,落到喉咙却化作一股暖流,慢悠悠淌进胃里。
她忍不住夹起块羊肉,牙尖刚碰到肉皮就轻轻化开,肉汁在嘴里散开,半点膻气也无,只剩当归的回甘缠着生姜的温辣。
不过片刻,暖意从腹腔漫到四肢,指尖的凉意渐渐褪去,连后背都沁出细密薄汗,秋日的冷意像被这碗汤轻轻揉碎,全散了。
“太好了!这三个药膳都成了!”
夏沐兴奋地拍手,
“当归生姜羊肉汤和黄芪党参乌鸡汤可以当冬季限定菜品,定价高些也没问题。
山楂麦芽陈皮水就免费提供给客人,既能拉好感,又能让客人多吃些菜。”
夏国文也十分高兴:
“没想到药膳这么好做,还这么好吃。
这下,就算没了大闸蟹,咱们食肆的生意也能撑起来了。”
然而,当两人开始尝试制作琵琶川贝秋梨膏时,却遇到了难题。
夏沐看了不少的制作视频,然后按照黄御医的方子开始制作。
她将雪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放进锅里,加了些清水,慢慢熬煮。
待雪梨煮成泥状,她加入琵琶叶和川贝母粉,又加了些蜂蜜,继续熬煮。
可熬了一个时辰,梨泥依旧稀稀拉拉,不成膏状。
“怎么回事?”夏沐皱着眉,又看了看手机上的教程,
“教程上说,要熬到梨泥浓稠,能挂在勺子上才行。
咱们都熬了一个小时了,怎么还是这么稀?”
夏国文也凑过来看了看:
“是不是火太小了?要不,咱们把火调大些试试?”
夏沐点了点头,将火调大。
可又熬了半个时辰,梨泥依旧没有变浓稠,反而因为火太大,有些糊底了。
“不行,糊了!”夏沐连忙关火,看着锅里黑乎乎的梨泥,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可怎么办?”
两人不信邪,又换了几种不同的教程。
但无一例外,都不算成功。
夏沐看着砂锅里结着焦黑硬壳的梨泥,脸上全是无奈的神色。
方才还满是兴奋的劲头,此刻全被这接连的失败浇得透凉。
灶台上摊着好几张揉皱的纸,上面记着她从手机里抄来的教程,什么“小火慢熬至挂勺”“收汁时不停搅拌”,可到了手里,要么熬得太稀像糖水,要么稍不留神就糊了底。
“这玩意怎么这么难?”
夏国文也皱着眉,用铲子刮着锅底的焦渣,
“咱们炒了半辈子菜,煎炒烹炸哪样不行,偏生栽在这罐子里的膏上了。”
夏沐俯身将糊掉的梨泥倒进泔水桶,一股焦苦味飘过来,她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目光扫过案头那只陶罐,正是昨日从货郎那买来的秋梨膏罐子。
她忽然一拍脑门,先前只当秋梨膏是普通的菜品去制作。
但是现在冷静下来,仔细思考,这东西倒像是药房里熬制的药膏!
“爹,咱们错了!”
夏沐眼睛亮了些:
“这秋梨膏不是菜,是跟中药膏方一个路数的
!咱们俩是厨子,懂火候懂调味,可熬膏的门道咱不熟啊!”
夏国文愣了愣,随即点头:
“有道理!要不,明天你再找找那货郎问问?”
第二天,夏沐带着袁再次出门。
深秋的晨风裹着寒意,吹得街边的落叶打着旋儿跑,她紧了紧衣领,沿着昨天遇到护栏的那条街寻找。
刚走到街角,就看见那熟悉的竹担摆在老地方,货郎正低头给客人称山楂干。
夏沐快步走过去,笑着拱手:
“掌柜的,又见面了。”
货郎抬头见是她,连忙起身拱手:
“姑娘可是来买秋梨膏的?今日刚熬好的,还热乎着呢!”“
今日来,是想向掌柜的请教个事。”
夏沐开门见山,语气诚恳,
“昨日买了您的秋梨膏,想着在自家食肆也做些,可连着试了几次都没成功。
要么稀要么糊,实在没办法,才来叨扰您,想问问熬制秋梨膏可有什么诀窍?”
说着,她掏出两锭十两的银子。
“这两锭银子算是我的拜师费!”
货郎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烟消云散。
他撇了一眼夏沐手上的银子,轻轻摇头:
“恕难从命,这秋梨膏是我祖上传下来的秘方。
况且,这是我传家的本事以后还要传给子孙,你要是学去了我以后怎么做生意?”
夏沐连忙解释:
“掌柜放心,我这秋梨膏绝不在应天府售卖,肯定不会影响你生意的,要是·····”
没等她解释完,货郎就连连摆手,像是赶瘟神一样。
“走走走,若是不买,就别影响我的生意。”
夏沐见他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强求,只好收回银子,心里又沉了沉。
她想起黄御医,昨日给的方子详细,或许熬膏的法子他也懂?
于是转身往东华门的太医值房去。
可到了值房门口,那小太监却摇了摇头:
“夏大人来得不巧,黄御医今日告假了,说家中有长辈去世了,恐怕有好些日子没法回来当值。”
就在夏沐想着是否要找其他御医帮忙,她忽然想起昨日买药材的苏掌柜。
古代医药不分家,那位苏掌柜医术应该不差,而且很可能也懂熬制药膏。
她立刻转身往城西的药材铺赶,刚到门口就闻到熟悉的药香。
苏掌柜正坐在柜台后整理药材,见她进来,连忙起身:
“夏大人今日怎么来了?是要抓药还是……”
“苏掌柜,这次是来求您帮忙的!”
夏沐把熬秋梨膏失败的事说了,又拿出黄御医改的方子,
“我知道您懂熬膏的门道,能不能教教我,怎么才能把这梨膏熬得浓稠不糊?”
苏掌柜接过方子看了看,笑着捋了捋胡须:
“姑娘这是找对人了!熬秋梨膏不算难,就是得有耐心。
先把雪梨打成果泥,加枇杷叶煮一个时辰,去渣后再加川贝粉和蜂蜜再熬一个时辰。
然后用文火慢熬,每隔一炷香就搅拌一次,直到膏体能挂在竹筷上不滴下来才行。
整个过程下来,最少也得4个时辰以上。”
听到要足足8个小时才能做出来,夏沐顿时傻了眼。
她昨天查了不少的制作视频和资料,上面基本都说两三个小时就能弄出来。
不用想都知道,要么是苏掌柜说谎了,要么是那些所谓的美食博主说谎了。
从昨天的失败经历不难推测,大概率是那些美食博主说了慌。
很可能,连那些美食博主自己都没有亲自尝试。
难怪昨天看到的视频,都是剪辑拼接的,省去了其中的过程。